王春(1909~1989)霍邱桥店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红军,民国2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任副连长、连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大二队二中队副队长、苏嘉支队营长。解放战争中任豫皖苏军区副团长。建国后,历任团长、师长、中南荣军疗养院院长。特等残废革命军人。……[详细] |
张滔(1910~)霍邱乌龙人。民国19 年(1930 年)参加革命、中-员。历任中共霍邱特支委员,徽州、安庆地委书记,离休前在安徽省政府视察室任职。……[详细] |
任怀俊(1904~1931)霍邱河口集人,因家贫仅上学一年。14 岁起在本地一家盐粮行当学徒工,20 岁时,帮乌龙庙樊义兴杂货粮行管帐。民国15 年(1926 年)春,店东樊贯之次子樊逸仙受组织派遣自上海东吴大学回乡建党,怀俊首先被介绍入党,旋任乌龙总支第二支部书记,被派往河口、陡岗做地下工作,发展一批农民党员,建立河口党支部和工会、农会组织,发展农会会员600 多人。民国17 年参加“文字-”,次年底任中共霍邱县委组织部长。民国19 ……[详细] |
刘宇堂(1901~1927)霍邱朱港乡松林村人。早年毕业于安徽法政学校。民国17 年(1923 年)参加反曹锟贿选斗争。民国15 年春,参与组建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北伐中任皖军第三路军司令、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六军独立第二旅旅长。后被暂编第六军军长石德纯杀害于河口集。……[详细] |
胡寅旭(1872~1925)霍邱大顾店人。16 岁中秀才,肄业于安徽省敬敷书院、求实学堂,后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参加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 年)回国,历任安徽省都督府参事、徽州地方审判厅厅长、云南高等审判厅推事、昆明检察厅厅长、湖南长沙检察厅厅长、安徽法政学校校长等职。民国10 年(1921 年)安庆“六·一二”惨案发生后,代表惨案后援会赴京控诉,归途中在开封被暗杀。1990 年9 月1 日,经安徽省民政厅批复,追认其为革命烈士。……[详细] |
李华封(1916~1985),生于霍邱众兴集一个小商家庭。民国19 年(1930 年)2 月参加了儿童团。同年参加少共,先后到河湾乡、杜家圩子、窦家楼等地任少共支部书记。红军取得苏家埠大捷后,李华封参加了红二十五军,不久调县政治保卫局工作,由少共转为中-员。是年,红二十五军北上攻正阳关,霍邱县随之解放。政治保卫局一部迁到城内办公,他任主审科员。当时红二十五军军部驻扎霍邱城内,军部下辖部队只有一个教导团。是年7 月,国民党军徐庭瑶部进攻霍……[详细] |
宋孟邻(1913~1976),又名孟兆祥,生于霍邱县长集乡余老庄一个贫农家庭。宋孟邻少年时代读过2 年私塾,因家贫辍学,到河口集刘松盛药店及袜厂当学徒。民国18 年(1929 年)秋返乡参加农会活动。是年大旱,粮食歉收,农民挨饿,霍邱党组织引导群众开展了向富豪借粮、扒粮的斗争。宋孟邻积极参与。同年11 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交通员。次年4 月河口-后,成立了第五区苏维埃政府和区游击大队,宋孟邻担任游击大队共青团书记。同年冬……[详细] |
王冶秋(1907~1987),原名之纮,字冶秋,曾用名野秋、高山,笔名有汪洋、野囚、老外、外山等,出生于霍邱城关一个官僚地主家庭。民国10 年(1921 年),在县城高小读书时,因参加“闹-”,被记大过一次。高小毕业后曾到南京美术专科学校附中、成城中学读书。民国12 年随哥哥王青士到北京考入志城中学,并结识韦素园、瞿云白(-之弟),参加李大钊领导下的国民党左派,加入反帝大同盟。民国14 年在北京西山学校上学时加入共青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
王青士(1907~1931),原名王之绾,化名王青士、汪秋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在霍邱城关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王人鹏,字友梅。民国初年曾任秋浦(今东至县)、亳县、来安等县知事。王青士自幼爱好绘画,就读于城内高等小学堂,民国8 年高小毕业。次年春,年仅13 岁的王青士带领弟弟王冶秋离家到北京求学,他把弟弟安排到北京西山中学读书,自己在北京美术研究会旁听,学习绘画和摄影,开始参加进步活动。民国12 年,王青士考入北京东总布胡同……[详细] |
李特(1902~1938),原名徐克勋,号希侠,曾用名徐李特。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生于霍邱县白庙乡刘庙村徐家老楼(今牛庙村)。随父赴湘后,在长沙读中学。民国10 年(1921 年)李特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班。次年5 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以后,他积极投入声援唐山铁路大-的斗争,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 年中央决定从唐山交大选派斗争中积极分子李特、曾涌泉等5 人前往苏联留学,同年秋到达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详细] |
郑赞丞(1877~1914),名培育,字芳荪,霍邱城关人。他自幼好学,在霍邱书院读书时常独到东门外王家祠堂攻读,孜孜不倦。一次,在月考作文中诘难挟击清廷,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之句,因此而获罪。县衙欲拿办,幸友人报信,才逃到安庆,就读于安徽大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安徽留日学生-、潘赞化在安庆藏书楼召开演说会,抨击清政府与帝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郑赞丞在会上悲愤陈词。后来与-、潘赞化、柏文蔚等,在安庆组织青年……[详细] |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去世。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从曹操时代打到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到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早年经历丁奉年轻时就因骁……[详细] |
张敬尧(1880~1933),字勋臣,幼年绰号黑虎,出生于霍邱临水桑郢子一个贫苦家庭。父张锦轩以教书为业,母常氏,生子4 人,张敬尧居长,其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人称二、三、四大人。张敬尧幼无所依,寄居族父张德行家。幼年当过粮坊学徒,后流落山东,因犯杀人罪潜逃京津地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随营学堂,结业后任排长,又到保定军官学校受训。宣统三年(1911 年),任第三镇十一协二十二标标统。辛亥革命爆发,张……[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