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安徽省人物

安徽省名人录

  •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详细]
  •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别名朱重八、朱国瑞、朱洪武、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制度,恢复民族平等,统一中国;废丞相、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1398年,朱元璋驾崩,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详细]
  • 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他本人也被封为南华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详细]
  • 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说他是“东海上人”。但这些说法都很笼统……[详细]
  • 徐达
  徐达 (1332~1385), 明朝开-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 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详细]
  • 管仲
  (前723—前645)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齐桓公即位后,任用为卿,以主持政务,尊称“仲父”。他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将国都分为十五士乡、六工商乡,分野为五属,设置各级官吏。并按士乡之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训练士卒。建立选拔人材的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富强。助桓公以“尊王攘夷”号召诸侯, 成为五霸之……[详细]
  • 戴安澜
  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国内抗战1925年,戴安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2年冬,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详细]
  •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详细]
  • 曹操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出身不明,《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详细]
  • 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别名胡光墉、红顶商人,晚清徽商、从二品-。作为晚清著名商人,胡雪岩曾协助创办福州船政局、上海采运局,开创胡庆馀堂雪记药号等。胡雪岩经商讲究“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红极一时的胡雪岩最终以破产告终,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入度过余生。从历史大背景看,胡雪岩的衰败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详细]
  • 李克强
  李克强,男,汉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1974-1976年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知青1976-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校……[详细]
  • 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大……[详细]
  • 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 明代开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师事金华范祖乾、胡翰,通晓经义、能诗善歌,恂恂若儒者。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池州市),初建战功。继又……[详细]
  • 后梁太祖朱温
  后梁朱温(852年-912年),别名朱全忠、朱晃、朱三,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曾参加黄巢之乱,多有武功;据中原四战之地,创建强盛一时的后梁王朝;废除重税,鼓励农业发展等;还结束289年大唐,翻开五代十国乱世;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大肆-。朱温最后于乾化二年(912)六月被亲子友珪所害,终年61岁,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宣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朱温,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详细]
  •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详细]
  • 杨行密
  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少时孤贫,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据说能手举300斤,日行300里。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经过庐州,杨行密应召入伍,后被唐兵俘获。庐州刺使郑棨“奇其状貌”而释放了他,遂被庐州府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升为队长。期满回到庐州,都将要他再次出戍。行前问其还缺什么,杨行密愤然说:“惟少公头尔!”……[详细]
  • 程元凤
  【程元凤】(1199-1268)南宋大臣。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程元凤出生于书香门弟,精通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理宗绍定二年(1228年),程元凤考中进士,被子任江陵府教授,以后历任太学博士、宗学博士、秘书丞、著作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忠诚正直著称。程元凤宝祐四年(1256年),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提出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12字方针作为施政纲领……[详细]
  • 鲁肃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详细]
蓝玉 [] (?~1393)
  • 蓝玉
  蓝玉(?~1393),定远(今属安徽)人,汉族,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四年封永昌侯。二十年拜为大将军,屯蓟州。 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今中国内蒙古与蒙古交界贝尔湖)之战,杀北元太尉蛮子等,降其众,获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甚多。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比之为卫青、李靖,封为凉国公。但蓝……[详细]
  • 吴谦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1689~1848年),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吴谦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且奏效甚……[详细]



全部安徽省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