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别名朱重八、朱国瑞、朱洪武、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制度,恢复民族平等,统一中国;废丞相、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1398年,朱元璋驾崩,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详细] |
徐达 (1332~1385), 明朝开-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 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详细] |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详细] |
李克强,男,汉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1974-1976年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知青1976-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校……[详细] |
李文忠(1339~1384) 明代开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师事金华范祖乾、胡翰,通晓经义、能诗善歌,恂恂若儒者。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池州市),初建战功。继又……[详细] |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详细] |
蓝玉(?~1393),定远(今属安徽)人,汉族,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四年封永昌侯。二十年拜为大将军,屯蓟州。 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今中国内蒙古与蒙古交界贝尔湖)之战,杀北元太尉蛮子等,降其众,获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甚多。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比之为卫青、李靖,封为凉国公。但蓝……[详细] |
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将。字文英。回族(一说苗族)。安徽定远人。 少孤、被朱元璋收为养子,从朱姓。深受器重,年十八,授帐前都尉,守镇江。后随军征福建,略崇安,破闵溪十八寨,洪武元年(1368),复姓沐。迁大都督府佥事,进同知。十年(1377),充征西副将军,从邓愈讨吐蕃,西略川、藏,封西平侯。十一年,拜征西将军,讨西番。十三年(1380),奉朱元璋命总领陕西兵出塞,略亦集乃……[详细] |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在朱元璋最势微的时候投奔而来,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成为前线将士风扫残云的“发动机”。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明太祖朱元璋将李善……[详细] |
冯国用(1323年-1358年),中国明朝开国大将。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 自幼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末与弟冯胜武装起义,长于计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靠朱元璋,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镇江、丹阳、宁国等地,屡建战功。后从征金华、绍兴。擢升亲军都指挥使。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四月十五日,在攻打浙江绍兴之役中,以暴疾死于军中。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郢……[详细] |
冯胜(?—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农民纷纷起义,他与兄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附朱元璋义军,从破滁州、和州,拔采石;取太平、镇江、宜兴、绍兴、晋大元帅。兄卒,袭职,为亲军都指挥使,从战鄱阳,下武昌,庐州,取江西诸路。与诸将收淮东、取泰州、湖州、平江,功仅次常遇春,迁右都督。从大将军徐达北征,下山东诸州郡。明洪武元年(1368……[详细] |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54岁。幼即颖异,善记诵。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生平简介故乡岁月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我国伟大的……[详细] |
(1326—1395年),字鼎臣,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汤和幼孤,和朱元璋是好友,后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升千户;写信邀请朱元璋参加义军,后随朱元璋下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太平(今安徽当涂),功升统兵元帅。其后又下金坛、常州,以功晋升御史大夫。洪武元年(1367年,亦为元至正二十八年)十月任征南将军,与吴祯讨方国珍,方国珍率部下乘海船逃跑,廖永忠自海道……[详细] |
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皇太子朱标次子,洪武三十一(1398)年登基,次年改号为“建文”。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推行削藩政策遭到-,经过4年战争,燕王……[详细] |
张洎(934~997),字师黯、偕仁,全椒县草庵乡沿河村人(今名)。他行止洒脱,文采清丽,博览佛道书籍。张洎中南唐进士后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起草诏书,参予机密,深得后主李煜的信任。后担任中书舍人,拜清辉殿大学士。宋开宝八年(975),太祖赵匡胤灭南唐,张洎跟随李煜作阶下囚。金陵被围时,张洎曾劝李煜拒降,并起草蜡书调遣救兵,被捕后宋太祖责问张洎,并取出缴获的蜡书对证。张洎毫不惧怕,从容……[详细] |
德清(1546—1623),字澄印,别号憨山,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全椒(今属安徽省)人。12岁,投南京报恩寺出家为行童。主持西林命法孙俊公教他读《法华经》,4月即能背诵。西林见其聪颖,为其延师教读《四书》、《易经》及古文诗赋。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谒云谷(法会)于摄山栖霞寺,阅读《中峰广录》,大为感动,因此决意学禅。并于同年冬受具足戒。几年后,被延为报恩寺义学教师。隆庆五……[详细] |
仁孝徐皇后(1362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嫡后,濠州人,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母谢氏(谢再兴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被册封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早年经历成祖仁孝皇后徐氏,……[详细] |
李庆龙,男,安徽定远人,1963年出生,大校军衔,中国最早的两名航天员之一,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教练。李庆龙980年从定远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安空军 学院,1984年成为空军首批本科飞行员。1995年10月,历经重重严格选拔,李庆龙与来自河南的吴杰,成为我国首批两名航天员,并被派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主攻“太空行走”,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国际航天员”证书。2010年1月被清华大学……[详细] |
樊邦奎(1958.09.15- )无人机侦察技术专家。安徽省滁州市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总参某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兼职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光电子技术专业组组长,国家“973”计划项目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 我军无人机侦察技术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先后主持多型无人机侦察装备的研制,……[详细] |
凌永顺(1937.4.2- )中国电子对抗技术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安徽省定远。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在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子伪装和雷达红外复合干扰技术的研究上获得突破性成果。199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96年、19……[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