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1716——1794),字汉三,号云岩。生于贵州黔西县隐者坝(今城关镇黎明村)。李世杰自幼聪颖好学,喜欢骑马射箭,广交朋友,为人豪侠仗义,爱打抱不平。由于其个性放荡不羁,对四书五经没兴趣,以至多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二十多岁时,他作诗讽刺州官而惹祸上身,为了避祸,父亲李植为他捐了一个小官,让他到江苏富安做事,由于他办事认真,于乾隆九年(1744年)升任江苏常熟黄浦泗巡检。他果断又能……[详细] |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道光二十五年迁往平远州进修,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后任翰林院编修。丁宝桢是洋务运动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曾诛杀骄纵不法的大太监安德海。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谥文诚,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详细] |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家族启蒙郑珍于清嘉庆十……[详细] |
赵以炯,又字鹤林,贵阳花溪青岩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十二年(1886年)成进士,参加廷试(殿试)获第一甲第一名,成为贵州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十四年(1888年)充四川乡试副考官。十七年(1891年)年任广西提督学政。二十一年(1895年)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六年(1900年)丁母忧回籍,主讲贵阳学古书院。服阕入京,旋归青岩讲学。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病卒,葬……[详细] |
夏同龢(1874-1925),字用卿(用清),又字季平,号狮山山人。贵州省麻江县人。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夏同龢一生经历丰富,他是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身份出国留学的留学生;编著出版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行政法学书籍 ——《行政法》;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法政学堂之一——广东官立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前身)并出任监督(校长);当选为……[详细] |
王伯群(1885—1944),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 1906年,在兴义笔山书院(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宏文学院政治经济科、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深造,适逢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年,参与护国运动,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等职,1920年,跟随孙中山回广东恢复军政府,在广州任大-参议兼军政府交通部长。19……[详细] |
邓恩铭(1901.1.5~1931.4.5)原名邓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佑民、又铭、尧钦、建勋等。贵州荔波人。水族。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靠亲友资助求学。1917年秋,-离家到山东济南投奔过继给黄家的二叔黄泽沛(曾在益都、淄川、沂水等地当县官),继续上学。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与王尽美组织学生-,反对-条约,积极参加宣传、演讲……[详细] |
何腾蛟(1592-1649) 明总督。明贵州黎平卫人。字云从。万历二十年(1592)生。天启元年(1621)举于乡。历知南阳、大兴,擢巩昌兵备副使。以善抚兵将,为洪承畴所推荐。崇祯十六年,何腾蛟拜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翌年,福王立,加兵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学士。旋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明年四月,左良玉举兵反,腾蛟不从,被挟持以去,后投水得脱,从宁州转浏阳,抵长沙。腾蛟召堵……[详细] |
杨至成(1903.11.30-1967.2.3),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木界村人,侗族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军部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军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革军委先谴工作团主任、军委采办处主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详细] |
黎庶昌(1837—1896),男,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同治元年(1862),慈禧太后下诏求言。黎庶昌以廪贡生上《-》,痛陈时弊,尽言改良主张。朝廷降旨以知县补用……[详细] |
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一说字冲然),贵州贵阳人,明末大臣,官至内阁首辅,相传本姓李,过继马氏,祖籍广西梧州(一说江苏仪征)。明万历己未(1619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历官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庐凤总督等职。甲申变后,马士英与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等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因“拥兵迎福王于江上”有功,升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成……[详细] |
吴绍周(1902-1966),派名吴见登,字子斌。苗族。贵州天柱县瓮洞镇客寨村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五期学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兵团中将副司令官兼第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之父吴开佑务农,生营伙铺,家境日趋小康。吴8岁丧母,在继母娘家启蒙入学。民国六年(1917)腊月毕业,名列榜首。吴在中学就读时,受“五四”运动影响,立志经武报国。民国十一年(1922)春投笔从戎,考入贵州学兵营学习军……[详细] |
平刚(1878-1951),字少璜,贵州贵阳青岩镇歪脚村人。1905,赴日本学习法律,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时,任大元帅府秘书。平刚自幼聪敏伶利,性格倔强。八岁读私塾,十九岁考取秀才。戊戌变法后,平刚结识了具有变法维新思想的乐嘉藻,彭述文,蒲藏锋等人。他们常在一起谈论国事,切磋新学,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产阶级民主思想。不久,张忞、平刚等创办寻常小学,以学校为基地,“明宣排满……[详细] |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晚年号蠖公,人们称他桂老。祖籍贵州开州(今开阳),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享年92岁,几乎长达一个世纪。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国、日伪、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中国北洋政府官员,工艺美术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光绪举人。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路北段总办……[详细]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杨序清。1903年11月30日生于贵州省三穗县木界村一个富裕大户人家。7岁开始读私塾。1921年毕业于省立农业中学。1923年在重庆入川滇黔联军,任军需官。1926年春随联军到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正当蒋介石发动-政变时,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后被派……[详细] |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08日)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说:“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意思?”1896年10月11日生于贵州省安顺县城北街。早年随舅父黄齐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1917年冬,王若飞考取官费留日生,后入东京明治大学读书。为抗议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侵略中国的强盗行径,他愤而归国。1919年10……[详细] |
沈德忠(1940.6.13-2014.04.05)人工晶体专家。贵州省贵阳市人。196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中材科技集团总公司人工晶体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晶体材料的生长、应用及探索研究。先后生长出铌酸钾(KN)、磷酸氧钛钾(KTP)等10多种晶体;研制成功高光学质量的大单畴KN晶体,使该晶体的批量生产和实际应用成为可能;首次在掺铁KN晶体上实现了室温自……[详细] |
何凤生(1932.06.26-2004.11.16)(女)职业神经病学专家。贵州省贵定县人。1955年毕业于原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及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合作中心(北京)主任。在30余年的科学研究中,对多种毒物及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应用职业流行病学、神经行为学、神经病理、电生理、生化及神经放射学等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神……[详细] |
丁道衡,字仲良。出生书香门第,生活在一个世代以读书进取为荣的环境里,从私塾课读经书,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和熏陶,天资聪慧,勤奋读书,少年得志。17岁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 1919年中学毕业后,矢志深造,于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甲部预科,后经严格甄别,升入正科,名列前茅,获得贵州省公费津贴。在北平求学六年,他半工半读,兢兢业业,1926年毕业于北大地质系,以优异成绩中选为母校助教,专门研究……[详细] |
旷继勋,号吉臣,生于1897年,贵州省思南县人。少年读私塾3年。16岁时入川参加反清保路同志军。1912年投川军赖心辉部当兵,1920年升连长,1923年升营长,因受《向导》刊物影响,在自己的队伍中传播革命理论。1925年部队编入邓锡侯江防军黄隐部,任过团长、旅长等职。当他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时,便与好友王文鼎在军营中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