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安徽省 > 合肥市人物

合肥市名人录

  •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详细]
  • 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大……[详细]
  •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详细]
  • 杨行密
  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少时孤贫,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据说能手举300斤,日行300里。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经过庐州,杨行密应召入伍,后被唐兵俘获。庐州刺使郑棨“奇其状貌”而释放了他,遂被庐州府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升为队长。期满回到庐州,都将要他再次出戍。行前问其还缺什么,杨行密愤然说:“惟少公头尔!”……[详细]
  • 张治中
  张治中(1890-1969)安徽省巢县人,1890年10月27日出生于一个清苦家庭。读过私塾,当过学徒、备补兵、警察。1911年武昌起义后到上海参加学生军。1912年入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期满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1916年毕业后分派到安徽“安武军”中当见习生,后去广州投奔孙中山,参加了0运动。后任川军第三独立旅参谋长,协助桂军建立桂军军官学校。1924年底起,任黄埔军官……[详细]
  •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生于安徽合肥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祖上世代以农为业,在兄弟中最小,排行老六。刘铭传幼年曾染天花,脸上留有“陷斑”,同乡人叫他“六麻子”或“幺麻子”。他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刘惠人……[详细]
  • 李克农
  李克农,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29年,李克农受党派遣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进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任特……[详细]
  • 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巢湖,生于河北青县兴济镇,清光绪十年(1884)随父到保定,自幼在保定东郊西康各庄村长大。少时家贫,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保定五营当兵,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投武卫右军,历任哨长、队官、管带等职。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后,曾与王金铭、施从云等在滦州举兵响应,失败后被革职,褫解保定。后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详细]
  • 陈瑄
  陈瑄(1365年-1433年),字彦纯,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代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陈瑄早年曾参与明军平定西南的战争,历任成都右卫指挥同知、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等职。靖难之役时率水师归附明成祖,被授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平江伯。陈瑄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自永乐元年(1403年)起担任漕运总兵官,后期还兼管淮安地方事务。他督理漕运……[详细]
  • 丁汝昌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别名丁先达、丁禹廷,清末北洋海军提督,是抗击日本的民族英雄。丁汝昌任职期间曾参与镇压捻军;出兵朝鲜,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之战中,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舰内的过道中鼓励士气,“镇远”舰入港时触礁受伤,旅顺陷落后,丁汝昌又被革职,后被诬陷“通敌误国”,威海战败后,丁汝昌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详细]
  • 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汉族,安徽合肥人,生于1865年3月6日(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为民国时期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六安县太平集(今肥西县金桥乡)人。1865年3月6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生于六安县太平集迤北三里祖居,祖父段佩(字韫山)早年曾与刘铭传贩过私盐、办过团练,镇压捻军有功,官淮军统领,领兵在外,父段从文在家务农,以租地耕种为生,母……[详细]
  • 孙立人
  孙立人(1899~1990),字仲伦,出生于庐江县金牛乡山南村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民国元年(1912 年)随父母旅居北平就学。民国7 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民国13年官费赴美留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孙立人留学期间,目睹欧美各国在军事上竞相坚甲利兵,争夺霸权,而中国备受列强蹂躏的情形,深感报国之道在于强兵,遂放弃学习土木工程,考入著名的西点军校,接受严格的西方军事教育。由……[详细]
  • 廖永安
  廖永安(1320年—1365年),字彦敬,巢(今安徽巢湖)人,元末巢湖水军将领,朱元璋麾下早期将领,郧国公。庆国公廖永忠之兄。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廖永安率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此后屡立战功。至正十七年(1357年),随徐达收复宜兴,深入太湖时为吴将吕珍所败,被俘。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在囚牢中逝世,死后,朱元璋为之痛哭,并亲自写文祭奠,配祭功臣庙。至正二十七年(136……[详细]
  • 卫立煌
   卫立煌(1897~1960)又名辉珊,字俊如。安徽庐州义兴(今属合肥市郊区)人。1916年到广州,投入以朱庆澜为省长的广东省防军,后任孙中山广州大本营警卫团排长;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后任第九军副军长兼第十四师师长、第十师师长、第十四军军长、鄂豫皖边区“剿匪”总指挥兼三省边区督办。参与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和对长征红军的“追剿”。1935年……[详细]
  • 段芝贵
  段芝贵(1869~1925),字香岩,合肥县(今合肥市)人。出身寒门,少时充李鸿章侍童,得李赏识。光绪十二年(1886 年)保送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又赴日本学习,光绪十八年冬回国,任职于军械局。光绪二十三年以候补同知投身于袁世凯新建陆军,任督操营务处提调兼讲武堂练习。他拜袁世凯为义父,不几年即为天津南段警察局总办、陆军第三镇统制。光绪三十三年,在袁授意下,以重金购歌女梁翠喜赠给庆亲王……[详细]
  • 张树声
   张树声(1824~1884) 字振轩。清合肥(今属肥西县)人。咸丰年间在籍办团练,1862年率部 参加李鸿章组建的淮军,编“树字营”,赴上海,在-一带镇压太平军。1865年随曾国藩 “剿念”,翌年复归李鸿章节制,历署按察使、布政使。1871年起任漕运总督、江苏巡抚, 署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1879年授贵州巡抚,不久任两广总督,1882年署直隶总督,次年署 北洋通商大臣,旋复任肉广总督……[详细]
  • 胡允恭
  胡允恭(1900~1991),原名胡亮枝,曾用名胡萍舟、胡克波、胡邦宪,长丰县杨庙镇豸铺村人,1900年11月4日出生,兄弟3人,排行第三。少时勤奋好学,因家穷无钱读书,由其大哥教些《三字经》等。无钱买笔就用猪毛绑在木棒上代笔,用烟囱灰代墨,在白铁皮上练字。14岁进私塾读书一年,因其父病逝便辍学种田。后本家一塾师愿免费教学,便又利用农闲时进本家私塾续读。18岁考入宣城省立蚕桑讲习所。1……[详细]
  • 廖永忠
  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朝开国将领,爵至德庆侯,后因逾制被明太祖赐死,明安宗追封庆国公。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朱元璋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赏赐给……[详细]
  • 李经羲
  李经羲(1860—1925),安徽合肥人。字仲山,又仲仙,号悔庵,又有仲宣、仲轩、宓生等称,晚号蜕叟。晚年在苏州筑宅,室名蜕庐。晚清末年至民国时期官僚,政治人物,太傅李鸿章之侄,光禄大夫李鹤章第三子。李经羲于光绪五年(1879)以优贡捐奖道员,1887年6月,任四川永宁道,后任湖南盐粮道、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等职。光绪二十七年(1901)升为广西巡抚,旋调云南巡抚。1902年……[详细]
  • 李道增
  李道增,建筑学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安徽省合肥市,1930年1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师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1952年毕业。曾任首届建筑学院院长兼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学术上坚持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入研究理论,形成他“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文革后国门初开即依任务所需出国调查访问,与美、欧、港台、日、利比亚等有关单位建立友好关系、传播中国建筑……[详细]



全部合肥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