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韶关市 > 乐昌市历史人物介绍2

乐昌市历史人物介绍2

  李传楷 (1871-1926),字式如,坪石镇皈塘村人。性格刚毅,勤奋好学,坚决拥护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发展乐昌的工农组织和推动国民革命运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李传楷年青时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光绪三十三年 (1907) 秋,攻读于广东法政学堂行政专科。宣统二年 (1910) 毕业,后任南雄县专审员。民国 10 年 (1921), 李传楷出任民选乐昌县长。他遵从民意,严禁烟赌,惩办盗匪要犯,深受民众的拥护。民国 12 年,李传楷重任乐……[详细]
  李延大,字四余,生卒年无考,为李渤之后。家住城南玉井 ( 今乐城官井 ) 。明万历二十年 (1592) 进士。任柳州推官时,修镇江,除旧弊,办学校,减赋役,救济贫民,声名远震。不久,他被调入朝廷内作工部主事,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向皇帝上 书,斥宦官马谦侵夺城建工程财物,被提升为史部稽勳司郎,其中还有请求任用贤能等奏章,为时人称道。不久,他请求辞职回乡,将家里财产分给族人,建学校,修路建桥,兴修水利,大力倡办公益事业。后补任……[详细]
  廖贤思 (1924-1950), 又名廖又生,乐昌梅花镇大富岗村人。 民国 31年 , 廖贤思在乳源县立中学就读初中。在中共党员教师及进步同学的教育帮助下,廖贤思提高了觉悟,立志改造旧社会。民国 33 年 10 月,三青团韶关分团干事长叶颖基来乳源中学动员学生参军,乳中师生 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从军的斗争,廖贤思与进步师生积极参加了这场斗争,他在斗争中逐步接受革命思想,锻炼成长。民国 35 年 6 月,廖贤思与邓国宝等人加入了……[详细]
  李英杰 (1918-1950), 坪石镇京口大岭下村人,父母早丧。民国 20 年,李英杰高小毕业,次年随叔父做小生意。民国 27 年,李英杰就读广州培正中学。当时,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大片国土沦陷。是年秋,广州培正、培道中学迁至坪石,两校合并易名“培联中学”。李英杰就读于培联中学。民国 29 年冬,国立中山大学从云南澄江迁到乐昌坪石。李英杰经常到中大文学院、理学院阅读抗日救国内容的墙报,听形势报告,到书店购阅进步报刊及书籍,深受爱国抗日 ……[详细]
  徐锡勋 (1880-1951)又名徐整,字公整、军雁,两江凰乐人,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留学日本东洋大学教育系。宣统三年 (1911) ,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民国 2 年 (1913),授陆军炮兵上校。同年授三等白鹰勋章一枚。民国 6年,段祺瑞用武力解散国会,各省组军声讨,徐充任第十五军统领,与蒋介石、许崇智、吴忠信、仲元等克复闽、汀、漳、龙 30 余县,奉委理署上杭、同安、长泰等县县长。民国 9 年回粤任总部参……[详细]
  李秉中,明末遗臣,生卒年及籍贯无考。官至钦差总督南赣都御史。清兵入关后,李秉中隐居现乐昌县云岩乡之青莲山,静观变态,期望东山再起。传其初在云岩时作诗:“龙鳞灿灿虎斑斑,龙困五湖虎困山,有日龙虎睁开眼,惊阪五湖奔破山。”后李秉中见出山无期,又不愿屈膝清廷,遂下山执教于现云岩乡出水岩一带。因教育有方,弟子颇多,学有所成者不少,乡人尊之为“李大人”。李秉中文武兼备,文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可操 70 斤大刀。他和明翰林院编修罗洪先 (念庵)……[详细]
  李家泉 (1898-1929),字镜川,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 五月出生于坪石镇皈塘村。自小天资聪颖,七岁入本村私塾,后入乐昌高等小学读书。民国 7 年 (1918) 以优异成绩考入韶州高等中学校。民国 10 年,李家泉被招入乐昌县政府工作,后任科长。民国 13 年,李家泉任县联团局副局长兼坪石分局局长。民国 14 年春,李家泉受乐昌农民协会筹委会主 任陈德钊委任,担任坪石区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他深入农村,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成立了全……[详细]
  张兹闿 (1900-1983), 字丽门,系清末举人张昭芹之子,乐城镇人。民国初,先入高等小学堂读书,随后就读广州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后随家移居北方,就读天津南开中学,继而升入南开大学,于民国 14 年 (1925) 毕业。民国 17 年,经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介绍,入 北平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任会计。民国 20 年 9 月,由基金会派赴美国纽约花旗银行实习,研究证券市场,兼入纽约大学进修工商管理。民国 21年获硕士学位。随即去英国伦敦,入 ……[详细]
  余席福 (1963-1985) ,廊田嶂下村人。中学时期是“三好”( 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 ) 学生。回乡后,任村农业科研组长,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1983 年 1月,应征入伍,后任五四二五六部队九十一分队二班班长,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先后 7 次受到营、连嘉奖。1985 年 12 月 28 日,中越边境科甲地区发生战斗,余席福所在连队的二排担负清剿残敌的任务。激烈战斗中,余席福冲锋在前,歼敌一名,伤敌两名。在掩护机-抢占阵……[详细]
  何建怀 (1966 一 1986),大源乡新秦人。学生时期,勤奋好学,尊师守纪,上进心强,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5 年 11月 28 日被招聘到珠海拱北海关当见习查私干部。1986 年 7 月 6 日凌晨,何建怀所在的“702”号缉私艇在担杆岛海面巡逻任务时,发现可疑船只。“702”号缉私艇高速追击,当缉私艇逼近可疑船只时,何建怀奋不顾身向对方船上跃去。该船突然急打左舵,其后弦与“702”艇头……[详细]
  黄昌儒 (1904-1980),字石震,河南塔头人,先后毕业于乐昌师范讲习所、广东陆军测量学校、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民国 14 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底参加海南岛讨伐军阀邓本殷的战役。此后先后任陆 军第四军李济深部师长、参谋长、陆军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总部副参谋长、陆军第四编练司令部欧震部办公厅主任和海南防卫总部监察组长等职。民国 15 至 16 年,黄昌儒追随张发奎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在汀泗桥、贺胜桥、武汉诸战役……[详细]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昭芹于庚子、辛丑并科乡试中式,第五十二名举人。为清末乐昌县最后的一位举人。张昭琴,字鲁恂,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晚年号卷葹老人,其父张学谦,辛卯贡生。家居乐城张家巷,即今人民医院儿科、病房附近,尚存旧宅庭院、围墙,清代传统建筑。1901年至 1911年期间,张昭芹先后任广东省阳春县学训导,乐昌县昌山书院主讲,高等小学堂、高级小学校 ( 乐昌县一中前身建制)校长。 1911年,任四川省德阳县知县,时……[详细]
  谭必,字子思,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出生于粤北九峰山区的茶料村谭家,尔后“必公始迁五汪”,为长来镇五汪村谭氏始祖。谭必少时,聪颖好学,智力过人。据民国二十年《乐昌县志》记载:“六岁遍诵九经,能属文,明年试韶州童子科,口谬谬诵方言,州牧(知府)王益奇之,荐至京试。”这位粤北奇才,引起了知府王益的器重。至今材料村谭家祠内仍有“神童”匾额。祥符五年(1012年)知府破格荐于京师应考,然而谭必毕竟是一位儒童,未能如愿,应举落第。嗣后“试不……[详细]
  张仁,祖父张宝生,南朝·梁天监元年(502)任始兴郡刺史,卒于任。梁天监十三年(514),其父张文志迁居灵溪县(今乐昌)贝兴(背坑)村。文志生三子:张偲、张仁、张偕。仁与兄偲、弟偕,智勇超群。梁末侯景叛乱,郡守陈霸先起兵平叛,张仁兄弟3人与乳源人侯安都,率领千余人投陈霸先,北上与侯景战于建康(南京)城外(地名叫石头西落星山),张仁等帅铁骑冲其中坚,打败侯景、王僧辩,平息叛乱。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建立陈朝,称陈武帝,封张仁为护国将……[详细]
  邓亨甫,祖籍湖南衡阳,父邓平直,南朝时任庐阳(今汝城)县令,生五子:东甫、南甫、德甫、元甫、亨甫。邓氏繁衍于古庐阳白泉等地,成为汝城县的大姓之一,有“泉水邓”之美誉。东甫、南甫、德甫后裔先后迁徙乐昌县黄圃、庆云、天堂以及湖南宜章县等地。隋初(581~591),邓亨甫作宰梁化(今乐昌)县尉,其时梁化属东衡州(今韶关),任满寓居今廊田镇楼下村,为楼下村邓姓始祖,建宅构祠,其后裔于东乡平原开垦良田千亩,使东乡成为乐昌县的“粮仓”之一。楼下村邓……[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