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瑞安市人物

杨景衡


[][公元1359年-1444年]

杨景衡

杨景衡(1359年~1444年)名南,字曲江外史,人称“杨大参”,瑞安二十都人(现仙降镇周苌人)。杨景衡的曾祖父杨龙桂在南宋绍兴年间,因要拜瑞安名儒陈止斋先生为师,便从福建长溪搬至瑞安。杨景衡从小聪明好学,并跟随其伯父沧州先生学习《春秋》,精通经史。

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荐浙江乡试,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会试中副榜进士“时郎署官”,永乐元年(1403年)调任福建左参政,主管财政、民政(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

在历史上,杨景衡几乎全程参与了郑和下西洋行动和明成祖抗击蒙古漠西瓦刺首领进犯边境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时,他的从政廉明、体恤民情、秉公执法的为官之道,以及待人处世、风流文才均得到当时民众的赞赏和传颂。

史记载,郑和率船七次下西洋,时间自永乐三年(1405年)始,至宣德(1434年)止,杨景衡于永乐十年,已为郑和下西洋筹划了三次下西洋的财力和物力。后因对兴建“天妃行官”(供出海祭祀用)提出异议,竟遭贬官,“谪居滦河”。但他离任前,已经为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做好一切筹切,确保了郑和顺利出航。永乐十四年(1416年)杨景衡复任福建左参政。次年,又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继之第六次,接踵“遣中贵偕公卿大臣,率海艘、奉敕、往劳供输之费动以亿万计,公从容筹划适中肯事,集而民而不废业菅”。

宣德三年(1428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诏命已达,杨景衡为策划修船的树林从应筹备方案,多次亲临长乐等实地巡视检查,曾几次夜宿天妃行官,与住持杨一初道人促膝长谈,并建议立碑记志。此建议得以采纳,终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揭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天妃灵应之记》(俗称“郑和碑”),碑文1177字,详细记录了前六次下西洋的时间、到达地及与各国贸易交流的史实。此碑几经磨砺,沉沦荒山野林之中,至1930年才被农民挖土时发现,一直保存至今。由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于成化年间销毁贻尽,研究这一段历史几乎空白,仅凭稗官野史,这一碑文重见天日,即成为郑和下西洋的史料和实物依据。

杨景衡在闽施政30年,历经六次下西洋,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供给方案付清实施后才被恩准告老还乡,时年高龄73岁。临行时,杨一初道人将一座曾随第六次航队漂洋过海的船模赠给杨景衡,表达其敬意。回乡后杨景衡将该船模供奉在瑞安镇海门(南门)天宫。船模抵瑞入宫时,地方轰动,一路鞭炮迎送,香案接迭,仪式十分隆重。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队起航后,杨一初又将《天妃灵应之记》碑刻拓片,派人专程送给杨景衡,杨十分欣慰,作《壬子春·接圣碑拓墨、借季兰坡清韵答正一一初道长》诗,以表谢意,诗云:“天临闽水奎光近,云涌南山圣位高。清庙新碑宜作颂,丹书旧迹有留毫。安涛镇浪天妃在,盼见舟师凯雁毛”。

由于杨景衡与航队交往非凡,又与漕运、海运往来密切,因此为官时,每年三月廿三和九月必到当地妈祖庙祭祀天妃娘娘,以求航海顺利、逢凶化吉、遇险求安。回乡后,他每年此日亦划舟到天后宫拜拜,并将天后宫的龙舟命名为“金龙”,此名一直延续至今。

杨景衡在闽任官30年,不仅政绩卓著,以其廉政和爱民为福建百姓所爱戴,同时他的对朋友的仁义、对父母的孝心以及在文才上都被当时百姓及后人所津津乐道。

杨景衡在福建任职时,对朋友十分仁义,甚至对古代大儒的后代子孙也十分关注。当时宋代大理学家杨时(杨龟山,其尊师重道“程门立雪”的佳话传于后世)的后代人丁凋零,惟一一个子孙生活潦倒,只得出家为僧。杨景衡获知此事后,感到十分同情和惋惜,就命令此人蓄发,送其衣物,鼓励其信心,并找来女子与其成婚。

杨景衡父亲早亡,而他数十年都远赴外地为官,无法长伴在家乡瑞安的老母亲身旁尽孝,时常感到颇为内疚。友人评价他“父早亡风木之悲常见于词色”。他告老还乡时,有感于“慈母寸草心”,遂在瑞安城东(现公园路)建筑“草心堂”,服侍母亲,颐养天年。他的故居被当地百姓尊称为“杨衙里”。

杨景衡自小跟随伯父沧州先生学习《春秋》,精通经史,在诗词上有一定的造诣,曾著有《草心堂诗集》(诗集里的具

  同年(公元1359年)出生的名人:

孛儿只斤·也速迭儿 (13591392) 北元第四位皇帝 内蒙古


  同年(公元1444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杨希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