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泰安市 > 东平县人物

尹沺


[公元1882年-1958年]

尹沺(1882-1958)

男,字渔村,东平街道尚庄村人,祖籍山东平阴。他家世业儒,6岁启蒙,受业于其长兄序浩(清痒生),由东平州书院高等小学堂、省优级师范学堂而考取清京师临第一师范学堂(原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在清京师临第一师范学堂,他秘密阅读大量宣传反清、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步书籍,逐步认识到:要强国,就必须推翻满清政府,建立共和,实行新政。后来,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发表《校友泪》和《山东东平县的佃户》两篇文章文章中充分体现他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的革命思想。在师范学堂学习期间,他结识了汪精卫,经常听汪精卫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道理,并经汪介绍加入同盟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1912年8月,民国政府在东平设劝学所,举尹沺为理事长,杨安亭、贾方范、孙同甫、张瑞农等为理事。尹沺在家乡期间,积极倡导剪辫子,妇女放缠足、创办实业。1920年,他动员其姐姐家(马代村吕姓)捐献城宅一处,扩大了东平县高等小学堂(今东平一中)校址。后又捐款、捐地、捐树,在尚庄村创办有6个年级的东平县立尚庄小学,招收周围二三十里的青年128人,后扩建为县第二高小学堂。这所学校为革命事业培养大批干部,如原中共东平县委书记刘仲羽烈士、王相臣烈士,原贵州省农委主任王虎文等都毕业于该校。后来尹沺又任直隶任邱县和束鹿县县知事(县长)。在任期间,他竭力推行新政,为百姓做了一些兴利除弊的好事,推行平民教育,深受百姓拥戴,离任时百姓送万民旗、万民伞以表赞颂。

1925年后,尹沺先后在山东省济南农林事务所(隶属农林部)、青岛市李村师范、东平县立初级中学任职。

尹沺热衷于民族解放事业,对办教育一往情深,但决不与卖- 汪精卫同流合污。汪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后,得知尹沺在济南,曾诱劝尹沺去南京任职,被尹沺断然拒绝。此时,山东省日伪教育厅长郝书暄与尹沺既是同乡、又是好友,交往甚厚,闻尹沺至济,便请他到伪教育厅任职,尹沺婉言谢绝。后郝闻尹沺生活拮据,派人送去大米、白面各一袋及伪钞若干,并附信敦请尹沺出任伪职,言辞相当恳切,其中又暗含威胁之意。尹沺复信说:“鉴于昔日情谊,米面颜收下,钱退回;至于任职一事,弟才疏学浅,不堪重任,实难从命。”从此主动与郝断绝来往。后来,尹沺五弟尹济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尹沺三弟尹浦托郝营救,郝说:“只要渔村前来,此事好办,否则五弟性命难保。”尹沺知郝的用心,始终未出面求情,尹济最终被敌人杀害。此事充分显示尹沺崇高的民族气节。

1941年,尹沺出任山东省临沂专区参议员,尹沺在任省参议员期间,曾在山东潍坊昌乐县主持过教育工作,推行晏阳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兴办平民学校,实行生活教育,为昌乐的教育发展作出很大贡献,涌现出象李西贵这样的教育大家,这与尹沺为教育所作的奠基有一定渊源。1946年春,他随参议会回济南,仍任省参议员,兼任成通纱厂厂办平民小学校长,直至济南解放。尹沺在国民党政府从政数十年,始终是居官清廉、刚正不阿,被誉为“出污泥而不染”的一支清莲。

尹沺推崇晏阳初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不能与生产生活脱节,教育应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该为大众服务,不是为了将来做官而接受教育。他这种教育思想也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对子女要求严格,经常教育他(她)们要自食其力,尤戒勿入仕途。他常对子女们说:“为人在世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他的子女初中毕业后皆考入职业学校,学有专长。长子学汽车驾驶,次子学染织,三子学机械。小女儿最受疼爱,初中毕业后,尹沺要她报考卫生学校。女儿不满意地说:“以你的资历、地位,就不能在省政府给我找个好工作吗?”尹教导她说:“当医生或是护士,是救死扶伤的高尚事业,受人们的尊敬。”女儿从命,考入济南护士学校。尹沺子女4人皆未涉身政界,安心做一名普通劳动者。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臧在新 (18821916)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


  同年(公元1958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宫慕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