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1159~1223),字安卿。宋龙溪县游仙乡龙州里(今步文乡蓬洲社)人,居北溪,世称北溪先生。为人恬静,略有口吃,不善交游,初专攻科举,后受林宗臣劝导,崇奉朱熹理学。
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陈淳以《自警诗》拜见,两人一见如故,交谈极欢。朱熹晓之以德义透彻了解并身体力行的“上达”之理。从此,陈淳常与朱熹论理终日,有时竟至深夜。朱熹常称赞陈淳善于提问和钻研精神。多次对人夸耀说:”我此次到漳州来,乐为吾道得一安卿。”
陈淳对朱熹非常尊崇,认为朱熹品德高尚,学问博大精深,超越群哲,为此,他终身捍卫师门,坚斥异说,不遗余力。
陈淳遵从师教,身体力行,孝顺双亲,友爱弟妹,和睦宗族。为弟妹办婚嫁,让他们行室有家;为宗族中贫寒者办丧事,让死者归土,行者无憾。他关心社会和政治,敢于为民呼吁。在上傅寺丞《论民俗书》中,呼吁必须禁绝淫戏,因其费财废业,玩物丧志,有助于淫奔、抢夺,狱讼,甚至仇杀等事件发生。这些言论,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
赵汝谠调任郡守时,常请教他有关郡政,他分析详尽。关于漳州盐政,陈宓说:“食盐营运政策偏颇,是危害漳州最大的一件事,这件事只有安卿闸述,制定得合理,完备。按他说的做,必然受万家百姓欢迎,惠及后世。”
庆元五年(1199年)冬,陈淳往建阳拜谒朱熹,朱熹教诫他“下学”之理,要他博览群书,打牢学问基础。陈淳回龙溪后,认真阅读书籍,推究各种事物原理,终于达到义理贯通的境界。
朱熹死后,陆学益张,陈淳结合讲学竭力予以抨击。他着力疏释、宣扬程朱学说,在《似道之辨》、《似毕之辨》中,集中贬斥佛学与陆学;著述《严陵讲义》、《北溪字义》以阐释、宣扬朱熹学派的主张。晚年居家讲学,从学人数很多。
嘉定十年(1217年),陈淳赴杭州考试,归途中遇严陵郡守郑之悌。郑率僚属请他到郡庠讲学。听讲的数百人。第二年,陈淳以特奏名恩授迪功郎、安溪主簿,但未到任。嘉定十六年(1223年)四月一日病逝。葬于瑞泉里石鼓之原(今属步文乡崎岭村)。
陈淳能诗工画,著作有《北溪大全集》50卷,《论孟学庸义》、《字义详讲》、《礼解》、《女学》等书。《宋史·道学》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