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喜(1910—1995),定边县樊学乡赵塔坬村人,出生在贫苦农家,两岁丧父,小时其母带他乞讨为生,13岁开始给人家拉长工,定边解放前夕参加革命工作,由乡主席逐级升任至省级领导干部。
1935年10月报名参军,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至1940年12月先后担任中共定边县第八、第九区区委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功劳卓著,屡受嘉奖。1941年到1942年,党中央发起大生产运动,他带领百余名队员披星戴月将本县生产的食盐驮运外地出售,为部队换回急需的棉花、布匹、药材等物资,受到中共三边地委嘉奖。1943年1月至1946年6月,先后担任中共定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曾选为定边县第二届第三次参议会常驻议员,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1947年5月至1948年春任定边县委副书记兼定边县工作委员会书记。1949年9月调任宁夏中卫县委书记兼县长。1952年担任宁夏省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省人事厅副厅长。1954年至1958年8月任银川地委副书记、-书记、专署副专员。1958年9月出任宁夏自治区工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银北协作区主任、工委书记。1963年12月至1966年5月任石嘴山市委书记兼政协主席。“文革”中受破孩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任自治区党委委员、-部部长、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1984年离休。
杨正喜在中卫当县长时,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剿灭匪患,巩固人民政权。他在各区建立了武装工作队和民兵游击队剿灭土匪180多人,收缴了散兵的0弹药,狠抓了社会治安,还配合主力部队把投诚起义的马鸿宾八十一军改编为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二军。二是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他身着粗布衣,光脚穿布鞋,腰系灰毛绳,身背铺盖卷,奔赴到农村,带领群众春耕、夏种、秋收、冬积肥,又同群众挖渠改道浇灌良田,大搞农业生产建设。
杨正喜在银川任地委副书记时,亦干了3件实事。一是大搞合作化运动,到1956年3月,全专区95%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社,89%的农户加入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二是狠抓川区的排灌工程,带领群众挖通排水沟渠3条。三是推广水稻育苗插秧,使亩产由150公斤上升到300公斤。老百姓夸他是:“主管农业的好书记。”
杨正喜1995年2月20日在银川病逝,享年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