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人物

榆林市名人录

杨业 [] (?~986)
  • 杨业
  杨业(?—986),一作邺,本名重贵,宋朝名将。 父杨信,“麟州土豪”,当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后汉时,“自为刺史”,臣附于后汉、后周。杨信二子,长子重贵,次子重训(勋)。杨重贵事北汉世祖刘崇,北汉帝刘承钧时赐姓刘改名继业,“比于诸子”,任保卫指挥使,升至领建雄军(晋州,时属后周,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屡建战功,号为“无敌”。 宋开宝元年(968),宋太祖赵匡胤攻北汉时,刘继业以侍卫……[详细]
  • 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1606年-1645年),别名李鸿基、李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1629年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随后南征北战,并于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进紫禁城,大肆搜刮钱财,却在1645年被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1645年,李自成被地方民兵杀死,尸首不知何处。人物生平家世背景李自成1606年(万……[详细]
  • 韩世忠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一说绥德)人,南宋名将。 18岁时应募为本州敢勇乡兵。崇宁四年(1105),延州乡兵奉调为党万部属,参与进攻西夏银州(今陕西米脂西北),后从党万战于嵩平岭,以功补一资。后又从刘延庆征战有功,“始补守缺进义副尉”,开始成为无品的小军官。 宣和二年(1120),浙西方腊起义,宋朝廷调集西北军前往镇压,韩世忠率所部敢勇士50人随征。宣和三年二月,随……[详细]
  • 杨延昭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号杨六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因避宋真宗所臆造的圣祖赵玄朗讳名改,杨业之子,宋朝名将。 太平兴国四年杨业归宋后,杨延昭以父荫补为供奉官,从杨业征战疆场。雍熙三年(986)宋军大举攻辽,杨业任西路军副统帅,进攻应州、朔州,杨延昭任先锋,在围攻朔州的战斗中,“流矢贯臂”而“斗益急”。同年,杨业殉节,杨延昭升为崇仪副使任景州知州;后因江、淮地区凶年……[详细]
  • 西夏太祖李继迁
  李继迁(963—1004),党项夏州政权统治者,夏国创建人。银州防御史李光俨之子。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南)无定河边一山寨(今称李继迁寨)。智勇善骑射。开宝七年(974),任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族兄李继捧率族人入宋献所属五州地,他拒诏,不从赴阙,与弟继冲,亲信张浦等诈言乳母死出葬,置兵甲于棺,率族众数十人出奔夏州东北三百里之地斤泽,出其祖拓跋思忠像示族人,号召部族……[详细]
  • 张献忠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640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占山为王;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1647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亡,时年仅四十岁。至今民间仍流传他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故事。……[详细]
  • 杜聿明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详细]
  • 杨文广
  杨文广(?—1074),字仲容,杨业之孙、杨延昭次子,宋朝名将。杨文广以父荫入官。庆历三年(1043),陕南张海起义,杨文广从征有功,升殿直。四年六月,范仲淹宣抚陕西,杨文广隶属范仲淹麾下。皇祐四年(1052)九月,狄青讨伐侬智高,选陕西兵赴广南,德顺军(今宁夏隆德)知军杨文广从征,历任广西钤辖,宜州(今广西宜山)、邕州(今南宁)知州,累迁左藏库使、带御器械。英宗时,英宗以杨文广为“名……[详细]
  • 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锋指向长沙。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腊病逝,时年42岁。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详细]
  • 韩彦直
   韩彦直(生卒年不详),字子温。南宋大臣。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他出生于将门,是民族英雄、抗金名将韩世忠与梁红玉之子,也是韩世忠的长子。初以其父官爵补为右承奉郎,寻直秘阁。十二岁,被赐三品服。绍兴十七年(1147),中两浙转运司试。次年进士登第,调太社令。世忠死后,秦桧忌恨世忠当年不肯依附于他,便把彦直调往浙东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秦桧死后,彦直拜为光禄寺丞。绍兴二十九年(1159),……[详细]
  • 路遥
  路遥(1949~1992) 当代著名作家。本名王卫国,乳名卫儿,笔名路遥、鲁元、王天笑、桃依红等。1949年12月1日,诞生于王家堡一个贫苦农民之家。父亲担任过农村基层干部,母亲是位聪明能干的家庭妇女。路遥及弟妹共7人,其排行老大。1957年冬,因生活维艰,过继于婚后不育的伯父。伯父客居延川郭家沟,这里便成了路遥的第二故乡。路遥自幼颖悟、懂事、吃苦、勤学,初读于村小和延川城关小学,19……[详细]
  • 西夏景宗李元昊
  李元昊(1003年-1048年),别名曩霄、赵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李元吴在完成一系列立国准备后,正式在兴庆称帝。李元昊在位期间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双方进行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损失惨重。此外,李元昊还开凿“李王渠”,创蕃学,创建西夏文。李元昊于1048年为子宁林格所弑,享年46岁,庙号景宗,谥号武烈皇帝,葬于泰陵。人物生平……[详细]
  • 李显忠
  李显忠(1109—1177),南宋将领。初名世辅,后赐名显忠。党项族。李永奇之子。自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 假效金齐李显忠出身将门,17岁时即随其父李永奇出入战阵。宋高宗绍兴年间,金人攻陷延安(今属陕西),李显忠和他的父亲被金人抓住。金人为了拢络宋军民心,授李显忠父子为官。恰在此时,刘豫伪齐政权征调中原民兵,想大举攻宋,于是就命令李显忠率延安军马赶赴东京(今河南开……[详细]
  • 张达志
  张达志(1911~1992),原名锦瑞,代号老郑,店镇南坬村人。1926年参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党。1927年2月考入绥德师范,同年3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共党员。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发展党、团员,建立农村党、团基层组织。期间,历任中共葭县特区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陕北特委特派员、特委委员。参与组织了木头峪-,协助组建了中国工农……[详细]
  • 胡启恒
  胡启恒(女)(1934.6.15- )自动控制技术专家。生于北京,原籍陕西省榆林。1963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研究生部,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科技文献中心副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我国……[详细]
  • 张季鸾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字季鸾;笔名少白、一苇、榆民、一老兵。祖籍陕西榆林(今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生于山东邹平。其父张楚林清光绪三年(18 77)考取进士,光绪二十七年(1901)初病逝济南。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妹妹扶柩回籍,困窘异常,几不能举火。延榆绥道道员陈兆璜见其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即能撰文赋诗,便让他到道署与自己的儿子共同读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张在陈兆璜资助……[详细]
  • 高波
  高波1913~1948),原名高如化,别号连峰,1913年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少时先后在小学和米脂三民二中读书。1930年,投奔参议陕政的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当过勤务员、警卫员、副官。1934年考入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翌年参加杨虎城第十七路军,并任班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不久,奔赴延安,被分配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高波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详细]
  • 崔田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崔逢吉。1912年3月2日生于陕西省绥德县南区铁笳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入私塾读书,15岁考入绥德第一高等小学。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绥德南区委委员兼区团委书记,中共陕北特委委员,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参与创建陕北苏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调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第78师政治委员。率部参……[详细]
  • 阎揆要
  阎揆要(1904-1994)陕西省佳县人。一九二四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第三军骑兵团营长。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参加陕北清涧起义。曾在西北军杨虎城部队任警卫团副团长、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科长、参谋处处长、军政处处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局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野战军参谋长……[详细]
  • 乔国桢
   乔国桢(1907~1945)原名乔如桢,化名王拯民、高鹤龄、乔干卿、乔胶治、贺凝、蒙子学、焦复生、高子香。陕西葭州(今佳县)人。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底转为中共党员,旋赴开封,在国民军第二军学兵队任排长、中共支部干事。1926年5月赴广州第六届农-动讲习所学习。同年秋毕业回陕,在三原、富平等县从事农-动,组织农民协会,被誉为“农运……[详细]



全部榆林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