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 > 定边县人物

郑思诚


[公元1890年-1945年]

郑思诚(1890—1945),又名痒、玉玺,字兴田。出身于农商兼业的殷实之家,定边砖井镇下蔡渠村人。其父郑重德,有妻三,思诚为三房杜氏生。

郑思诚10岁入学,喜动好斗,“顽愚不雕。”其父视思诚终不可为儒门弟子,着其弃文习武。数年后练成飞檐走壁,平步墙屋之技,乐为善良无辜打抱不平。13岁时痛打邻村董新庄“董无赖”,小有名声。

思诚喜交朋结友,少年入哥老会,常与兄弟们一起品评时局,辱贬官吏。他也因此倍受皮肉之苦。光绪末年,定边县知县吴命新任满调离时,思诚在大街上烧纸送行,当面辱骂。新任知县林有余到职后,思诚登门拜谒,敬告林知县不得贪赃枉法。宣统三年初(1911),林知县因思诚与他人财产纠纷事,提拿问罪,拴在石锁上。据传,郑挨打从不求恕告饶,先后被责打万余大板,因而人称林知县为“林一万”。思诚在狱中伤稍愈,贿通看守,越狱逃往西安,加入同盟会,参于张凤翙领导的西安辛亥起义。很快被陕西军政府调迁兵马都督张云山委任为三边统领,并受哥老会贺兰山坐堂大爷高志清之命,携带0数条,返回定边。同张廷兰、芦老九、任和亭、高世秀、韩瑞林、何万明、杨峻岭、张万举、郭正藩、张满银、冯有明、高登云等18弟兄谋划,于是年十一月上旬举义,在县城与清兵激战三个多小时,推翻了清朝在定边的统治。不久,清廷陕甘总督允升从甘肃举兵向西安反扑,郑率700余众南下援助西安。翌年三月,陕西军政府复派思诚率兵北上榆林,任榆林驻军中营管带。

数年后,郑思诚率兵南下,经渭北关中到河南,一路招募了一批乡勇。此时正值北伐战幕拉开,于是他所率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思诚任旅长。北进山西、河北,与直系军残部打过几次小仗。后升任副军长。

九一八”事变后,思诚以一般市民身份旅居天津英国租界内。“七七”事变后又迁居日本租界。时沦陷区严禁中国民间藏匿武器,而思诚却将手枪挂在床头,入门触目。同时,与日本人往来频繁,家中常有日本人进出。他向亲友透露:“名义是日本海军情报员,并持有日军颁发的 件,实则有-重任。”国民党密留天津的特工人员王若熹亦与思诚过从甚密。但还有人说,思诚此时实为日本汉奸。民国34年(1945)春,思诚的秘密身份被日本人识破,仓促中将家眷托挚友贺善培照应,只身逃往绥远。

是年十月,思诚带几名亲随人员,从包头动身赴西安,意欲过路省亲。行至内蒙陶力民家夜宿,被随从孙学良刺杀。消息传出,国民党中统头目之一朱家骅发电固原十七军军长高桂滋,表示对思诚吊唁,电文表明思诚在天津时“曾为-”做了许多工作。



  同年(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高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