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 > 义乌市人物

刘仕龙


[][公元1196年-1264年]

刘仕龙(1196—1264),字时甫,南宋抗元将领。刘仕龙登进士做官后,多数时间都处在抗击蒙古军的前线。他力主抗战,刚正不阿,敢于同主和派权臣作抗争。他忠于职守,身先士卒,最后战死沙场。

  刘仕龙出身于官宦世家。仕龙曾祖刘豪曾在宋仁宗天圣年间担任平昌州知州。刘仕龙在家中排行第五,父亲是刘祖尹。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刘仕龙被选为太学生员,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

  刘仕龙中进士后,先在史嵩之手下做事。史嵩之是奸相史弥远的侄子,是著名的主和派。当时史任京湖制置使,掌管京湖路军事,官署设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刘仕龙即驻守鄂州。不久,仕龙被任命为江陵府御前诸军统制,任期届满后又改任京西路副兵马都监,负责驻守军事重镇郢州(今湖北钟祥)。

  在刘仕龙守卫郢州之前,荆州襄阳曾被蒙古军占领。嘉熙二年(1238),宋朝任命孟珙为荆湖制置使,责成他收复荆襄地区。孟珙为保证军需物资供应畅通,首先攻占了郢州。淳祐十年(1242),蒙古军进攻庐州(今安徽合肥),孟哄命王令驻军江陵和郢州,抵抗蒙古军。刘仕龙受命驻守郢州时,这场战役尚未结束。淳祐四年(1244),孟珙在荆襄地区兴置屯田,以供军需。刘仕龙积极响应,并且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割草开荒,锄地种粮,为长期抗战作准备。后来太傅魏公到过襄阳,发现刘仕龙具有杰出才干,守卫襄阳很有成绩,他向朝廷推荐了刘仕龙。皇帝接受了太傅的推荐,召仕龙进京,授予阁门舍人职务。

  在古代宦海中,做京官安逸,做地方官辛苦,特别是战争年代,守卫疆土责任重大,而且危险。但是在大敌压境的形势下,刘仕龙报国心切,无意贪恋安逸。同时,他极力主张抗战,与主和派头子史嵩之政见不合,而当时史嵩之正为皇帝所倚重。因此他请求朝廷给他外放做官,重回抗元前线。于是,朝廷任命他为荆湖北路复州知州。宝祐五年(1257),蒙哥汗下诏大举侵宋,蒙古军兀良合召部由云南入广西,从南方进攻南宋。当时负责南方军事的李曾伯看中刘仕龙的才干,任命他赴广西南路宾州布置防务。此时,刘仕龙向朝廷建言:“敌人狡诈多谋,以后他们肯定又会用攻克坪坷时用过的计谋进攻南方诸郡。”可是当时奸相贾似道独揽朝政,一意粉饰升平,隐匿军情不报,根本听不进刘仕龙的意见。结果,果然不出刘仕龙所料,蒙古军乘宋军官兵不备,越过要塞,长驱直入,宋军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值此危急关头,刘仕龙在自己的防区内修补关隘,整顿武器,且战且守,蒙古军无隙可乘,终于退走。由于刘仕龙措施得当,防守严密,廉州和宾州终于得以保全。

  为了南方的防务事宜,刘仕龙向朝廷上了几个奏折,奏报边关战事,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奏折都落到了贾似道手中,贾似道对此不予理睬。刘仕龙讨论抗元大计的金玉良言均石沉大海。景定年间,蒙古军南侵岭海,刘仕龙奉诏任雷州(今广东海康境)知州。当蒙击军进攻雷州时,刘仕龙当即亲率部队出战。当地人劝他:“与敌人作战,是将士们的事,大人是文人,不必亲自上阵。”刘仕龙说:“守卫疆土,是地方官的职责,文人也应守卫疆土。如果自己偷一日之安,百姓将受无穷之祸。”他义无反顾地带领官兵上阵作战,奋勇杀敌,不幸为流矢所中,壮烈牺牲,是年景定五年(1264)。咸淳六年(1270)12月,刘仕龙遗骨运回义乌故土,葬于明义乡来峰(今倍磊乡境内)。

  刘仕龙在民族存亡之际,将国家安危系于一身,誓死抗战矢志不移,守卫疆土多有功绩。他以文弱之躯,临危不惧,以年近古稀高龄,慷慨赴阵,以致血溅沙场,为国捐躯。他的英雄行为,得到了当时世人的普遍崇敬。祥兴二年(1279),户部侍郎季镛上奏折,对刘仕龙的居官功绩和战死沙场的英勇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南宋最后一个皇帝下诏,赠谥刘仕龙为武节侯。为纪念这位忠贞爱国的一代忠良,乡人在青岩银树园建立了刘武节候祠。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韦庆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嘉庆]义乌县志》,义乌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1997年10月



  同年(公元11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264年)去世的名人:
饶鲁 (11931264) 南宋著名理学家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
宋理宗赵昀 (12051264) 南宋的第五位皇帝 浙江省绍兴越城区

下一名人: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