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市人物

金华市名人录

  • 骆宾王
  骆宾王(约626或627~684后) 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详细]
  • 宗泽
  宗泽(1060~1128) 中国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宋金战争爆发后,奉命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兼河北义军都总管。靖康元年(1126) 闰十一月,金军包围东京(今开封)。宗泽为断其退路,率兵攻黄河渡口李固渡(今河北魏县西),以轻兵夜袭,破金营30余座。随即就任兵马副元帅,反对康王赵构东逃,毅然孤军南……[详细]
  • 张志和
  张志和(约730~约810 )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兰溪人。十六岁游大学,以明经耀第,献策肃宗,深蒙赏重,任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并赐名“志和”。后因事贬为南浦尉,未到任,还本籍,亲丧不复仕。扁舟垂纶,祭三江,泛五湖,自称“烟波钧徒”,著《玄真子》十二卷三万言,因以为号。兄鹤龄,恐志和遁世不归,为之在越州(今绍兴)城东筑茅屋一所。志和居之,尝有吏人派志和为淘河夫,即亲自执蕾……[详细]
  • 吴晗
  吴晗,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县人。193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历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吴晗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以研究明史见长。他一生著述甚丰,成绩卓著,发表过学术论文、札记、杂文等60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读史札记》、《朱元璋传》、历史剧《海瑞罢官》等。1937年,云南大学熊庆来校长破格聘请吴晗先生作为云南大学文史系教授,那时吴晗先生大学毕业刚3年、年仅28岁。……[详细]
  • 玄朗
  玄朗(673—754),俗姓傅,字惠明,法号玄朗。唐咸亨四年生于义乌县上傅村(今义乌市塔山乡上傅村)。善慧大士傅翁六世孙。唐代高僧,天台宗第八教祖,人称左溪尊者。玄朗祖籍河南宜阳,祖上在汉魏时是北方大族。晋朝时有一位祖先出任东阳郡乌伤县令,遂举家南迁,定居乌伤县今塔山乡。玄朗小时心静体安,9岁那年离家求学。唐如意元年(692),玄朗刚满20岁,就在义乌县清泰寺出家剃度为僧,取法号玄朗。……[详细]
  • 黄溍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 他的门人金涓、王袆、宋濂、傅藻等皆有名于世。黄溍之父黄铸,母童氏。先祖黄中辅,传承其舅父宗泽的精神,刚正耿直,正气凛然,为南宋有口……[详细]
  • 赵一荻
  人称赵四小姐的赵一荻(1912—2000),别名香笙、绮霞,是张学良将军的第二任妻子,陪伴张学良72载,在台湾幽禁的日子里与少帅二人相依相亲。赵四小姐也曾出版过《好消息》《新生命》《真自由》《大使命》《毅荻见证集》等书籍。1964年7月4日,赵一荻等待近半个世纪终于和张学良正式结婚、名正言顺,最终与张学良合葬在美国,也算死生挈阔,不枉此生。人物生平如果说20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玫瑰……[详细]
  • 金佛庄
  金佛庄,学名金灿,号辉卿,1897年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横店良渡村一个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的乡村中医之家,家境清贫。金佛庄6岁入私塾启蒙,1915年,考入东阳县立中学,同班同学中有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的严济慈,俩人同窗三载,毕业后还保持了真挚的同学友谊。严济慈在南京上学后曾在暑期到上海闸北军营访晤任见习排长的金佛庄。1923年夏,严济慈赴法留学前还与他相叙于杭州。晚年严济慈回忆家乡时……[详细]
  • 朱壬葆
  朱壬葆(1909—1987),金华岭下朱人。1932年,浙江大学心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36年,考取公费留学,入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院研究动物生理学。朱壬葆,英文名Chu Jen-pao。1909年2月8日生于浙江金华岭下朱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在农村生活,经常帮助家里做些农活和家务。幼时家庭经济并不富裕,农业生产的年收入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生活,遇有天灾或其他特殊情况,即须告贷度日。后来其……[详细]
  • 严济慈
  严济慈(1901年1月23日—1996年11月2日),字慕光。出生于浙江东阳。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8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严济慈,其父严树培,依靠种田养活一家人。严济慈从小聪明好学,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上学。他7岁入本村私塾,13岁在县城宏……[详细]
  • 黄文虎
  黄文虎(1926.07.22- )机械动力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永康市。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曾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黑龙江省科协主席、名誉主席;《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振动与冲击》主编。长期致力于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结合生产实际的需求……[详细]
  • 汤恩伯
  汤恩伯(1898年9月20日——1954年6月29日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浙江金华人,黄埔系骨干将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指挥所部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10月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团长。翌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大捷。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总司令,先后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详细]
  • 徐更光
  徐更光(1932.11.18-2015.01.07)0理论与0应用技术专家。浙江东阳市人。1956年毕业于原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0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爆理论及0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先后研制成功新型混合0十余种,发展了多种装药新工艺。为较大幅度地提高0威力、解决0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详细]
  • 何新贵
  何新贵(1938.10.26.-) 浙江省浦江县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 1955年毕业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0年毕业。1964年考取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师从徐献瑜教授,1967年毕业。大学毕业后相继在原-第五研究院、国防科委、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详细]
  • 潘德炉
  潘德炉(1945.12.26-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海洋遥感专家、《海洋学报》主编、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海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海洋水色遥感专家组成员、历任国际亚太遥感大会总主席。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一等奖5次,国家科技部863项目重要贡献奖一次,国际光学工程学……[详细]
  • 龚晓南
  龚晓南(1944.10.12- )岩土工程专家。浙江省金华市人。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1984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1986年获洪堡奖学金赴德留学,1988年春回国。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岩土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和工程教育等领域业绩突出。创建广义复合地基理论,促进形成复合地基工程应用体系。出版《复合地基》、《土……[详细]
  • 冯泽芳
  冯泽芳(1899年2月20日—1959年9月22日),字馥堂。出生于浙江义乌。农学家、农业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冯泽芳于1899年2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赤岸乡一个农民家庭。家里除经营土地之外,还开设一个小药店,家庭经济还算富裕。冯泽芳童年在本乡读私塾和小学。14岁时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18岁中学毕业。中学毕业后,家中无力……[详细]
  • 方豪
  方豪(1894-1955),浙江金华人。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及其后的全国学生联合会的首任主席,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领袖之一。1919年,《巴黎和约》签订后,其秘密联络一部分北大同学,发动了以“内除-、外抗强权”为口号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同年5月中旬,同天津学联会代表杨兴亚、上海学联会代表何葆仁,见孙中山先生于其上海寓所。后又会同天津学联会总代表杨兴亚、上海学联会总代表何葆……[详细]
  • 楼阳生
  楼阳生,男,汉族,1959年10月生,浙江浦江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6.08—1978.03 浙江省浦江县知青1978.03—1982.01 浙江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专业学习1982.01—1984.02 浙江省龙游县龙游中学教师1984.02—1986.01 共青团浙江省龙游县委书记(其间:1984.12—1……[详细]
  • 詹蒙
  詹蒙(1892—1911),乳名炳昌,字仰高,宣平溪口(今属武义)人。少时就读新民塾,继入县立高等小学,转入浙江陆军小学。受同盟会会员王卓等人影响,加入同盟会外围组织襄义社。毕业回乡,与潘静观在湖山小学增设高小班,担任义务教员。继就读南京陆军第四中学。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蒙大喜过望,以为壮志可酬,立修家书告以许身革命大义。原拟谋划光复南京,闻武汉吃紧,即偕数同学奔赴武汉……[详细]



全部金华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