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 > 清涧县人物

李显忠


[][公元1109年-1177年]

李显忠

李显忠(1109—1177),南宋将领。初名世辅,后赐名显忠。党项族。李永奇之子。自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

假效金齐

李显忠出身将门,17岁时即随其父李永奇出入战阵。宋高宗绍兴年间,金人攻陷延安(今属陕西),李显忠和他的父亲被金人抓住。金人为了拢络宋军民心,授李显忠父子为官。恰在此时,刘豫伪齐政权征调中原民兵,想大举攻宋,于是就命令李显忠率延安军马赶赴东京(今河南开封)。李显忠将行时,李永奇告诫他说:“此次东行,若有机会即南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而改其志。若南归事成,我也将名留后世。”李显忠到了东京,授官以南路钤辖。李显忠却密派其心腹雷灿带蜡书赴临安,告以南归之事。不久,金人废刘豫伪齐政权。

金兀术以李显忠艺高形伟而授以承宣使,治管同州(今陕西大荔)。李显忠赴同州后,随即派黄士成等人持密书信由四川转至浙江,向宋廷呈报南归之事。

金元帅撒里喝来同州,李显忠用计谋抓住了他,驰马出城。至洛河,舟船误期无法渡过,金兵闻讯追来。李显忠知道难以抓撒里喝归宋,于是在高坡之上与撒里喝折箭为誓:李显忠不杀撒里喝,放其归金;撒里喝归金后,不伤害同州百姓。待撒里喝同意后,李显忠将其推下山崖,并派人告知其父此事。李永奇带家人等出城而走,被金兵赶上,二百余口皆遇害。

遵训南归

李显忠带26人奔走西夏。当时金、夏不和,李显忠生擒久为西夏之患的金将“青面夜叉”而归。夏主十分高兴,即派出20万骑兵,以文臣王枢、武将嘭讹为陕西招抚使,李显忠为延安招抚使,出兵攻金。时在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九年)二月间。

夏人因李显忠心向宋朝,产生矛盾,就以铁鹞子军进攻李显忠军。李显忠带所部人马拒之,手舞双刀驰入敌阵,英勇奋战,夏兵大溃,被杀死、践踏的夏兵约有一万余人。李显忠获夏人战马约400匹。于是李显忠出榜招兵,十几日内竟招募万余人。

李显忠带所募军投奔四川宋军,一路走来已有四万人马。宋四川宣抚吴玠派人抚慰李显忠,并给以奖赏,封指挥使、承宣使。李显忠至临安,受到高宗赵构的接见,赵构抚劳再三后,赐名显忠,并赐田镇江,以崔皋等人充任其将佐。

绍兴抗金

金和议后,但金人并未守盟,金兀术连续两次发兵南侵。公元1140年(绍兴九年),兀术兵犯河南,朝廷命李显忠为招抚司前军都统制,与宋将李贵同破金兵于灵壁县(今属安徽)。公元1142年(绍兴十一年),兀术又率大军攻宋,攻占合肥。高宗诏令各路军马共同抗击金兵,命李显忠军与张俊军会合。李显忠军先至孔城镇,与金兵作战,杀退金兵。

公元1160年(绍兴二十九年),金人又破坏和议盟约,发兵南侵,宋廷诏令李照忠以本部军马抵御敌人。李显忠派统制官韦永寿带二百骑兵杀退五千金军,又与万余金军大战。李显忠亲率骑军出战,从早上大战至中午,宋军越战越勇,以大刀冲杀敌阵,金兵抵挡不住,败溃而走。此次大战,杀敌甚众。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统大兵进犯淮西一带。宋将王权畏敌弃守,宋廷罢其官,以李显忠代之。李显忠带军渡江,奋力杀敌,将淮西州郡全部收复。此次战役关系甚大,宋廷转危为安,李显忠也因此名声日盛。宋廷诏赐李显忠五子金带,授淮西制置使、宁国军节度使等职,擢升为太尉。

隆兴北伐

宋孝宗继位后积极准备北伐中原。张浚主持都督府事宜,都督江淮军马,派李显忠和邵宏渊出师北伐,李显忠进取灵壁县(今属安徽),邵宏渊进取虹县(今安徽泗县)。李显忠率宋军奋勇杀敌,大败灵壁金军。邵宏渊率军攻打虹县,却久围不下。李显忠派灵壁降者劝降虹县的金朝贵戚,虹县举城而降。但邵宏渊心胸狭窄,因虹县的收复非己之功,因此对李显忠心怀不满。

六月,李、邵二军会合,收复宿州(今安徽宿县)。中原震动,宋孝宗亲书御诏嘉奖将士:“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授封李显忠开府仪同三司、殿前都指挥使职。攻克宿州后,邵宏渊打算开仓犒赏将士,李显忠不同意,只以现钞奖励士兵,并移军出城而屯。士卒颇为不满,李显忠与邵宏渊的矛盾也愈深。

后金帅纥石烈志宁率大军-,李显忠率军与之激战,先打退金兵的第一次进攻。第二天,金人又增兵至宿州。李显忠让邵宏渊出兵两路夹击金军,但邵宏渊按兵不动。李显忠孤军奋战,终因敌众我寡而败退。此战宿州城收而复失,宋军损失惨重。至此,“隆兴北伐”宣告失败。

“隆兴北伐”失败后,李显忠先被贬为果州团练副使,后朝廷知这件事的原委,又派他移镇抚州。两年后又复官防御使、观察使,浙东副总管。此后又封威武军节度使,左金吾上将军,赐住所于京城,复太尉职。

公元1177年(孝宗淳熙四年)七月,李显忠去世,终年69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襄”。


  李显忠相关


  经历历史事件:
隆兴北伐 (公元1163年)
宋金采石之战 (公元1161年)


  同年(公元11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177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李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