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宁都县人物

黄思珍


[公元1915年-1948年]

  黄思珍(1915~1948),江西宁都县人。烈士。家境贫寒,早年靠给地主放牛放羊生活。民国21年(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讯员、警卫员、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团参谋长等职。
  黄思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足迹遍及十余省。在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先后五次负重伤。在抗日战争中,一次被敌人炮弹炸伤面颊,掉下几个牙齿,不能吃饭,驻地有几个大嫂挤下自己的奶喂他。伤口刚愈,他又重返前线继续战斗。为了做到既有效地打击敌人,又尽量减少弹药消耗,他不怕吃苦,不避艰险,和战士们一起扛,一起抬,将平射炮尽量向敌工事靠近,缩短射程,用炮筒对着敌人工事或火力点直接瞄准,做到弹无虚发,百发百中。一次在海安附近,上级要求他把部队和群众迅速撤到一条大河北岸。成千上万人,只靠一座浮桥渡河,形势十分危急。他当机立断,先让妇女、小孩过河,部队继后。轮到自己最后过河时,浮桥却断了。他只好泅水渡河,而此时他身上的伤口还在发炎流血。
  民国37年5月24日,解放军截击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在盐城便仓附近打响,形成我包敌、敌围我的错综局面,夜黑时敌我阵地更难分清。黄思珍时任十一纵队九十六团参谋长。为了正确指挥,他带领一个营长和一个警卫员到前线侦察,不料敌人机枪猛射过来。他身中三弹,跌入敌军战壕。次日凌晨,身负重伤的黄思珍落入敌手,惨遭杀害,时年33岁。当时黄思珍的遗体被安葬在台北县南阳镇公墓,建国后迁葬于大丰县烈士陵园。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潘琰 (19151945) “一二·一”四烈士 江苏省徐州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植品三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妤冨垝閺冨牊鍊婚柤鎭掑劚閸撶懓鈹戞幊閸婃捇鎳楅崼鏇熷仧闁割偅娲橀悡鐔镐繆閵堝倸浜鹃梺缁橆殔閿曨亪鏁愰悙鐑樻櫢闁跨噦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鎲搁悧鍫濈瑲闁稿鍠愰妵鍕冀椤愵澀绮堕柣鐔哥懕缁犳捇寮诲☉銏╂晝闁挎繂娲ㄩ悡鍌滅磽娴e壊鍎滈柟鍑ゆ嫹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