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万幼楠的《赣南围屋研究》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春节期间他还向前来赣南考察客家围屋的外国学者作了专题讲座。
为何与赣南客家古建筑结下不解之缘?他对记者表明心迹:“说起围屋研究,除了众所周知的艰辛和曲折外,还有我心中的一段情结。”
万幼楠现任赣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是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古建筑专家,并兼任赣南师院客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赣南客家古建筑研究。(图片由万幼楠提供给中国江西新闻网发布)
从小着迷客家民居
万幼楠出生前,他父母已从省城南昌到宁都县城就业,小时候他又随父母下放到农村。他当时觉得农村比县城好玩多了:村后有山,可砍柴、打猎、采蘑菇;屋前的小水沟,可洗涤、还可捞鱼;家里养鸡、养猪又 。那时候上学,书是不怎么读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农村的生活阅历为他后来的生活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万幼楠在与记者交流时常沉浸在往事回忆之中。他家下放的那个村子叫坪布脑,村子没有围屋,但村里有很多‘九井十八厅’这样的大宅子(这是客家民居的基本型,赣南围屋也是从中而生)。一栋接一栋的屋子几乎将大半个村庄连成一片,每栋房子中都建有公共建筑性质的祠堂。
“祠堂幽暗深处摆放的那些神牌、神案、神器,儿时感到阴森森的,神秘莫测,平时一个人害怕踏入,但又想探个究竟。”万幼楠说,那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后来会对乡土建筑有兴趣,只记得很喜欢去祠堂里玩,祠堂是他最早接触到的巨大建筑空间,也是他和小伙伴-做游戏、捉迷藏的乐园。
“小时候所见的祠堂建筑,总觉得比现在所见的更宽阔、更雄伟。这是我最早对赣南客家古建筑留下的朦胧印象。”
万幼楠出版了《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桥牌坊》等5本专著,并发表了《赣南民居试析》等学术论著30多篇。《赣南围屋研究》就赣南围屋的历史文化背景、围屋的发生发展、围屋的构造特点等,作了全面的介绍。
万幼楠青年时期就定下事业的目标,钻研中国传统建筑,破解心中对客家古建筑的谜团。
20世纪80年代末期,客家文化热首先在广东、福建兴起。也就是在那时,万幼楠知道了闽西、粤东、赣南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知道了乡下说的话原来就是客家话,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就是客家人。
不久,赣州成立了赣南客家研究会,这是赣南客家组织活动和研究的开始。万幼楠也成为研究这领域的活跃分子。
当时,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屋在与客家热的互动中,已闻名海内外。万幼楠走进了土楼和围拢屋,观赏之后确实感到惊叹不已、羡慕不已,同时心里着急:闽西、粤东都有代表自己客家文化特色的民居,赣南有什么?当时赣南围屋尚“养在深闺人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