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浙江省 > 舟山 > 定海区人物

王国祚


[]

王国祚(1386年前后在世),元末明初昌国紫微岙(今双桥镇狭门村)人,后移居小沙。他忧国忧民,仗义执言,为乡邻敬重。

明洪武十九年(1386),汤和奉命整治东南沿海防务。说舟山“悬居海岛,易生寇盗”,主张“清野之策,而墟其地”。奏请遣徙昌国46岛居民入内地。朝廷准其奏。

动迁开始,民逃兵追,抗拒者遭打或杀,抓人焚屋。国祚见此惨状,心急如焚,便进京告御状,力陈居民内迁之弊。说:“昌国乃内陆之屏障,守昌国,内陆安,不如留居民且耕且守,团练自保”。次日,太祖批札:“看得尔处有好田好地,许尔等搭屋居住,看守犁耙,有盗贼来,自备刀枪,杀了来说”。恩准未迁者不再内迁。

国祚得太祖批札,日夜兼程返回昌国,将喜讯告知乡人。可是,官府说其造谣惑众,绑押应天(今南京)。太祖得知,赐食慰勉国祚,派使者携“太祖批札”护送国祚回昌国。是时,外岛内迁已毕,唯舟山岛尚存8805人未迁,就不再内迁,遂置二里四村。国祚为乡里办此常人难以理解之大事,乡人甚感激,尊为“复翁先生”,送“复翁堂”匾悬其中堂。清人胡邦器在《赠复翁堂》诗中称“丈夫功绩应难泯,特匾高堂永岁华”。

传说,明洪武十八年(1385),王国祚在野鸭山嘴海边救起一位落水青年,当时此人已不省人事,生死难料,经国祚救回精心护理,恢复健康,遂称国祚为“救命恩人”,离去时,留一金色小折子,说:“恩公有事,可凭此折子来京找吾”。“内迁”发生后,国祚就拿“折子”去找这年轻人,才知是明太祖义子。因国祚是皇帝义子“救命恩人”,太祖故以“尊翁”相称。在“太祖批札”封套上 书有“复翁”二字,意为“答复尊翁”。王国祚敢告御状,一个普通农民能见皇帝,一定有特殊原因,而这一传说较合情理。

来源:定海史志网


下一名人: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