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8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8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6、周祥千 (?~1852)
  周祥千(?—1852),鄞县周韩村(今属姜山镇)人。业裁缝,性亢直,好打不平。清咸丰二年(1852),鄞县田赋分红、白两封,白封征赋重于红封,知县下令除官户外均征以白封,民愤怨。他与周维友、翁烈松等联结乡民,赴县-,求平粮赋。知县冯翊不准,诬他结党煽乱,笞责下狱。四月一日(5月19日),乡民大哗,拥入县城,见冯翊兵械守门,遂怒毁其门,捣毁器物,冯逾墙逃。巡道罗镛闻变,急请提督发兵弹压,途遇乡民,轿……[详细]
  熊攀桂(1802~1852年),字圣期,号云台,将乐县上衢都增源村人。他幼年进私塾读书,18岁操觚笔墨,颇通文理,19岁开始习武,22岁在武举乡试中案元(第一名)。清道光二年(1822年),科中式第四名守府经魁。清道光四年,熊攀桂遵祖父遗嘱,学习中医,为人治病,但仍坚持习练武艺。他臂力过人,使用的铁制长柄大刀,长3.1米,重80公斤(现保存县博物馆)。道光六年,熊任督标。道光九年,补授泉州陆路提标……[详细]
18、乌兰泰 (?~1852)
  乌兰泰(?-1852)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索佳氏,字远芳。初由火器营护军升蓝翎长、护军参领、营翼长。 1847年(宣宗道光二十七年)擢广州副都统。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春,奉命帮办广西军务,领兵五百人入桂。5月,先后在武宣(今广西武宣县,位象州南)、象州(位武宣县北)、独鳌山、梁山村、马鞍山一带溃败。旋同广西提督向荣败太平军于武宣、东乡,分路进向桂平(位武宣东南),他任南路军务,在新圩、莫……[详细]
  洪大全(1823-1852)清末湖南天地会首领。湖南兴宁(今资兴县,位郴州市东北)人。原名焦亮或称焦大。早年以屡试未人学。愤而为僧。不久还俗。再试亦未中。参加“天地会”创立招军堂。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太平军起义后,赴广西,投效钦差大臣李星沅不成。在镇安(今德保县,位桂西靖西县东北)山区,自开“天地会”山堂,称 “天德王”。旋至永安(今蒙山县,位昭平县西)加入太平军,因形势危机,曾于夜间潜逃。……[详细]
20、尤渤 (?~1852)
  尤渤(?-1852)清朝将领。清朝甘肃武威(今甘肃省武威县,位金昌市东南)人。行伍出身,为清代将领。 1826年(宣宗道光六年)随甘肃提督齐慎平定张格尔叛乱。1841年升任安徽省寿春(今安徽省寿田,位淮南市西南)镇总兵。次年六月,英军侵犯浙江沿海,两江总督牛鉴派他赴上海支援,因江苏势急,复由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驰赴苏州(今苏州市)。英军攻陷宝山(今上海市属宝山县,位上海市北)、上海后,分舰进犯松……[详细]
  刘家谋(1813~1852年)字仲为、苞川,侯官县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年40岁,卒于府署。著有《东海纪程》1卷,《东海小草》、《观海集》各4卷,《开天宫词》2卷,《操风琐录》4卷,《怀藤吟馆随笔》1卷,《揽环集……[详细]
  【戚维礼】(1807—1852)字履白,清靖远县大芦塘(今白银市景泰县)人。清道咸年间水利官员。道光15年(1835年)乙未科第2甲第81名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再授中宪大夫,任工部主事。10后升任员外郎、督水司等职。任期内曾两次来甘肃视察水利。维礼事亲至孝,在京为官迎老母到京侍奉左右,并亲绘《娱乐图》以解老母思乡之情。道光30年(1850年)辞官归里。咸丰2年(1852年)病逝。……[详细]
  肖朝贵(约1820一1852)生于清嘉庆末年,武宣县河马乡下武兰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加入由冯云山组织的紫荆山拜上帝会。道光二十八年(1848),紫荆山拜上帝会从秘密活动转入公开斗争,地方官吏和土豪劣绅十分恐惧,相互勾结逮捕冯云山,逼走洪秀全。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肖朝贵与杨秀清挺身而出,组织群众捐钱疏通官府,营救冯云山出狱。金田起义前夕,肖朝贵回武宣东乡招-众,动员同族兄弟参加起义,……[详细]
24、彭舒萼 (?~1852)
  彭舒萼(?~1852)字棣楼,长沙人,清道光九年(1829)进士。选庶吉士,由编修授永昌知府。适保山吏役以苛敛激变,奉命前往处理。尽除陋规,民变平息,杀会党首领黄赞,镇压起义军,升道员。后调梧州知府。咸丰元年(1851)署广东高廉道,解灵山城围。次年授湖北汉黄德道,适太平军逼湖南,檄赴韶州设防,不久病卒。……[详细]
25、张家彪 (?~1852)
  张家彪(?~1852),字晓耘,今临湘市人。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考取国子监学正;十三年,补诚心堂学正;十八年,升修道堂助教,兼管俄罗斯学。咸丰二年(1852)授云南马龙州知州,仅数月而卒。他性质朴,博通经史,兼工书法,善诗文。著有《辰厅半学草》、《时艺》。……[详细]
  王兆琛(1786—1852)原名王兆玺,字西舶。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江南道监察御使,江西、安徽、甘肃等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职。1846年擢升山西巡抚。1849年被革职查办。1852年卒于新疆。……[详细]
  许乔林(1775-1852) 字贞仲,号石华。祖籍安徽,生于四川乐山县其父的任所。清雍正末年,其高祖许洪中、许德中兄弟俩弃文经商来板浦;其父许介亭做过乾隆年间的运河通判,著有《河防秘要》和《位卑言高录》等书。许乔林排行第二,与其胞弟许桂林被时人誉为“东海二宝”、“板浦才子二许”。乾隆四十一年(1776),许乔林随生母吴氏回板浦。乔林少年时即崭露头角,诗词歌赋无有不通。嘉庆五年(1800),仅25……[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