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祥(1907~1943﹒5),原名彭海,曾用名彭巨川,化名海瑞祥,河北迁安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10月,海瑞祥受滦东办事处高敬之的派遣,带领一支武装工作队到伪满洲国统治区的大核桃沟、木头凳、山东、干沟、凤凰山、邱杖子、三星口等地开辟新区。他们每到一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政权,并注意做敌伪上层人士的-工作,使伪甲长兼伪自卫团团长周子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3年,青龙抗日政权由秘密转为公开或半公开。海……[详细] |
焦守健(1912―1941)又名焦建国等用名,化名苏一华、肖实。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屯里村人。191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屯里村。父亲是乡间的郎中,在他9岁那年,因救治霍乱病人,被传染而死。在母亲教诲下,他从小立志做父亲那样高尚无私的人。1925年,焦守健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立第一高小,在这里结识了担任教师的共产党员王耀郁。在王老师的安排下,他联络了一批进步学生,以组织篮球队为名进行有益的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详细] |
阎锡九(1905—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供给部部长原名阎广勋,化名王继先,祖籍河北省丰润县大岭沟村。他弟兄三个,姊妹两个,排行第三。他的家乡大岭沟坐落在丰润腰带山下,是一个贫困的山村。阎家祖祖辈辈以种几亩贫瘠的山地为主,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以糠菜度日。1895年,阎锡九的父亲用筐挑着儿女,携全家老小到口外平泉一带谋生。1905年,阎锡九出生在异地他乡,六七岁时,全家又回到大岭沟定居下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东北……[详细] |
史钦琛(1912—1940)八路军第129师新编8旅22团政治委员。原名史序书。河北成安县亦村人。兄弟5人,他最年幼。家境富裕,幼时在本村读私塾,后到成安县高级小学学习。1932年秋,考入保定民生中学初中部。积极参加-,曾为校刊《晨霞》创刊写序,谴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号召国人-,抗击侵略。1934年到北平读高中,改名史钦琛。1935年,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二·九”-的参加者。他经常去清华大学,带回《学联报》,到处散发。19……[详细] |
李曦晨(1907—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独立团政治委员铁成,学名杨成刚,曾用名杨毅民。1907年出生于河北深县双井乡马官屯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上小学时显露出了他的多才多艺,后来上了师范,接触到了艺术,他酷爱国画和篆刻,业余时间常为人作画、-。同时开始接触革命思想,他自费订阅了许多进步刊物,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不久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信奉共产主义的进步青年,立志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幸福。毕业后就出外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结交了……[详细] |
许佩坚(1908―1939)河北饶阳寺岗村人人。1928年到北平求学,后入国民党陆军第八十四师三团任连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返饶阳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3年,投察绥抗日同盟军,参加抗战。后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抗日宣传和兵运工作。1934年10月北方局同志转移,突围中为掩护黄敬脱险而被捕,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保释出狱。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饶阳组建饶阳县抗日义勇军。同年冬,所部改编为河北游击军第一路……[详细] |
赵振威(1910—1938),河北省丰润县(今唐山市丰润区)包家坎人。小学毕业后到辽宁铁岭某书店当学徒。后参加杨虎城部卫队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入国民党洛阳军官分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1936年西安事变后离职回乡。1937年在《唐山日报》社任职。1938年7月25日牺牲。1938年杨十三与之取得联系,暴-动时组建冀东抗联第一总队,任总队长。英勇善战。7月25日攻取玉田县城后,洪麟阁部准备乘胜攻打遵化县城,部队行至龙山时,遭日伪……[详细] |
武伦佩(1900—1938)八路军第129师先遣纵队独立大队大队长字玉吾,乳名培成,1900年生,河北省武安县龙泉村人。幼读私塾,稍长入武安公立学堂,后考入北京成达中学。1925年北京大学肄业,后入东北奉军讲武学堂,毕业不久任奉军中校骑兵营营长。“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愤然辞职回乡。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起抗日队伍,队伍发展到300余人,成立抗敌自卫大队。后与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多次接触,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策有……[详细] |
李润民(1910—1938),冀东抗日联军第3梯队梯队长。1919年出生,河北省饶阳县人,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指导员、教导员等职。1945年,时任冀东抗日联军第3梯队梯队的李润民绥远战役中牺牲。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
吕晓韬(1893—1938),河北河间人,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四师五二一团上校团长。汉族,1893年出生于河北河间,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八十四师五二一团上校团长。1938年4月8日,日军由山西安泽县进犯沁源县,奉命率步兵两个营袭击敌后。当行至安泽县上、下宝盆村时,与敌陆空军联合增援部队千余人遭遇……[详细] |
张倬甫(1898—1937)北宁铁路局总工程师教授,号润田,河北滦县人,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的土木工程师,渊思理尔大学工学博士。曾任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土木系主任、教授,天津市政府工程顾问,山东省政府工程顾问等职。于1936年8月来青岛山大任教,任山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张氏为人正直严肃,学识渊博,视学生如子女,培育人才,非常认真,既注意丰富学生的实践,又重视充实学生的理论,是同学们最尊敬的师长,也是国内闻名的土木工程教授。1934……[详细] |
张树桢(1898-1937年),字启大,又名树一、峙轩。河北省河间市南留路人。他家是明、清两代的乡村富户。他幼时在家念私塾,后到沧县天主教会办的学堂读书。1919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3年8月毕业后到晋军服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1937年,任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二师四一六团上校团长。“七七”事变后,奉命率部开赴怀来县镇边城、横岭城、骡子圈一线,阻击日军。同年8月22日,骡子圈阵地失守。为夺回阵地,他当即率部驰援,……[详细] |
周志开(1919—1943),出生于河北省滦县,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七期毕业,曾任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的上空,周志开是胆识过人、技术出众的中国“空战英豪”,在短短五年的战斗生涯中,他驾驶的飞机曾被敌机射中九十九颗子弹,再加上一发炮弹,而他却创造了击落6架敌机的辉煌战绩。1943年12月14日,在湖北长阳县牺牲,时年24岁。[1-5]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出身……[详细] |
杨汝维,河北沧县人,民国24年7月17日,因在陆军第一零七师第六一九团某迫击炮连任上,于长城抗战御敌有功,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详细] |
熊正平,原名熊飞,河北定县人。早年投身警界,因工作能力突出逐步晋升为辽宁省警务处督察长。“九一八”事变后,熊飞随黄显声将军抗日救国,1931年9月27日被推举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副部长。1931年10月至11月,率领部下的公安总队,先后在辽西剿灭日本人扶植的凌印清、张学成(张学良堂弟)两支伪军,使日本帝国主义在辽西两次组织伪军的阴谋皆告失败。灭凌除张之举,使张学良身为感动,特别是熊飞能明晓张学良之意,为张学良大义灭亲,不徇私情,张……[详细] |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粤ICP备13001937号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