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字肃卿,别号东玉,固安人。嘉靖八年(1529)登进士第,出使琉球,会其国王,0完成使命。晋升尚宝司丞,历任光禄少卿,太仆少卿,光禄卿。革除积弊,卓有成效。晋升右副都御使,奉玺书巡抚河南。当时宗藩益盛,赋役繁重,民多逃亡。高澄压缩国库开支以调节财政匮乏,免除过重之赋役以召集-百姓,终使凋弊局面有所改观。59岁病逝于任上。……[详细] |
蒋鸿遇(约1884~1929),字静庵,南房上村人,西北军将领。他出身官佐世家,少年聪颖,崇文尚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就学于保定“北洋协和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攻读第一期骑兵科。毕业后留校任军事教官。民国元年(1912)南下云南投奔蔡锷,任骑兵营长,与蔡以棋交友,过往甚密。“民元革命”后,经人介绍参加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因其机警干练,足智多谋,韬略尤远在一般人之上,授参谋长之职,……[详细] |
贾廷琳(1882~1932),字君玉,南赵各庄人。清光绪丙午(1906)科优贡生,祖父为儒医兼精的贾光明。廷琳敏而好学,才识渊博,家中藏书颇多,喜著述史志诗文,世称贾明经,为清末民初县内著名文士。光绪三十年(1904)夏,永定河道毛庆蕃(字实君)来固就任,遍询人才,以廷琳性近好学善读,结为师友之交。后随毛公至保定、移江苏、转甘肃,历经数省附随陪任,逾十年之久,路行万里,视野大开,学识广进。民国6年……[详细] |
刘树勋(1848~1920),字子猷,沙河口人。幼年应童子试入塾学习,后因家贫辍学事耕,仍坚持自学,常于农暇在垄上诵读诗书。不久奉父母之命先赴新城,再至保定莲池就学于王仲三。三年后返归故里开设学堂,收徒施教达数百人。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专攻程朱之学。庚子年八国联军入犯北京后国势渐微,树勋忧国虑民,伏案疾书陈述利害,但对于衰落的满清王朝丝毫无补。民国9年抱憾去世,时年73岁。著有《诗经评释解……[详细] |
李芳园(1848~1919),字香圃,李外河村人。少年从学私塾、县学。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拔贡生,世称李明经。品德严整,行合礼法,待人谦诚,推崇义理、心理之学,精通子平星相诸术。早年,在本村开设塾馆,传授蒙学、经史等,后终成名冠全县的塾师。光绪二十九年,负责县内地方学务。在康梁变法的影响下,改革旧学制,创办新学堂。因陋就简,勤俭办学,求实育人。光绪三十二年出任固安劝学所总董。宣统元年(19……[详细] |
墨光明(1815~1889),字月塘,南赵各庄人。幼读诗书,18岁入霸州州学,专心攻读明、清各名家文章,精选评识,抄录成册,文学造诣颇深。他性格刚直,心地善良,处事严谨,然屡试不胄。23岁后遂放弃仕途,以教书为业。1840年京南诸县霍乱肆行,至使数万人丧命,他很受震动,乃利用教书闲暇潜心钻研医术,遍访名医,广集民间秘方,治愈大量病人。1865年后开始集毕生所学和从医经验,编纂完成《医学精要》十册,……[详细] |
杨承湛,字阆仙,固安人。幼年家贫,发奋读书。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中进士,任江苏南江知县。南江滨海,西连申江,干河要工为闸港,潮汐往来,岁久淤垫成灾。杨承湛到任后,筹资兴工,历50余日疏浚干河三千数百丈,深广逾昔,使当地居民免遭梅雨漂泊之苦。庚寅年(1830)升海门同知,因父丧北归。乡人思之,绘鹤南飞图,赋诗赓和,承湛和之韵,有“北向哀鸿方戢影,南飞孤鹤尚祈年”句。后调苏州府海防同知,……[详细] |
王普(1727—1799),字德辉,小集人。自幼习拳练武,粗读兵书。清乾隆六年(1741)任永定河外委,不久补把总。因河决堤而落职。投江南营;代理天妃闸闸官事务。历任江南副总河、山东总河左营把总、中营把总、济宁卫南汛河常印千总、黄运河营守备、济宁城守营都司、河标右营游击、山东抚标参将、文登营副将。后山东王伦起义,连续攻古寿张、临清等地,守军无一能战,皆败退而去。九月初,山东巡抚徐绩自东昌发六百里檄……[详细] |
杜之秩,字振衡,固安县马庄人。自幼入官为太监。明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白成率农民军自山西进逼北京,宁远总兵唐通入援居庸关,明帝命杜之秩为监军共同守关。闯王军长驱关下,之秩首议投附,唐通遂开关迎降,农民军不折一兵占据险关,直叩京门。闯王命杜之秩与杜勋入城游说明帝。内监王承恩欲杀杜之秩,以坚定守城将士之心,被明帝制止。杜之秩又与守城太监曹化淳密谋,献彰义门迎农民军人城,城因此而破。杜之秩死后葬……[详细] |
萧海波(1863~1954),独流村人。自幼酷爱武术,终生研习八卦掌,武功精纯,世称铁掌,成为八卦掌的一个分支。 萧海波幼年时与同乡郭允一同从师习武。1876年在屈家营拜“燕子李”李振清(霸县人)为师,专习八卦掌。1881年,奉师命赴河南寻找李的师父,未果,辗转至北京,偶遇温县陈仆,引荐至热河红莲寺,受业于红莲长老,学艺8年,练成了上乘的朱砂掌。1888年艺成下山,进清庄王府任拳师,将八卦掌由民……[详细] |
傅好礼(?~1613),字伯恭,固安县马庆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泾县知县。提升云南、山东等道御史。万历十四年入朝为监察御史。上疏提出六条意见:通上下,诛奸欺,节宫宴,停内操,止山林行幸,罢外戚世封。语颇剀切,为人所不敢言。巡按浙江时,自行决定发放库银漕米赈济饥民,百姓一致称颂。改按山东时,弹劾不法官吏,朝野为之震动。后以病归,迁光禄寺少卿,再迁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升太常寺卿。此时税使四出……[详细] |
万执枢(1866~1928),字襄宸,万家庄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以后不再参加会试,从天津直隶书局购得几千卷经史文集,闭门读书,不问世事。万执枢自幼聪颖,性情爽快,说古今,话家常,谈笑风生,文近韩、欧,诗似商隐,乡人称其为“风流才子”。他的生活年代正值清末,国势衰危,列强蚕食,蒿目时艰,常写诗寄愤,抒发情怀。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下令选派地方优秀人员赴日本考察新政,其弟万执机(镜愚)……[详细] |
王复(1416年-1485年),字初阳。顺天府固安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沙垡屯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年间官至工部尚书。王复之父王骐,官至裕州同知。王复天性宽厚,沈静寡言。三岁丧母,侍奉继母亦十分孝顺。王复少年时即博闻强记,得到知县刘敬赏识,入县学。正统六年(1441年)中举人,七年(1442年)成进士。九年(1444年),授刑科给事中。史称其“声容宏伟,善敷奏” 。升任通政参议。土木之变后,瓦剌……[详细] |
宁鉴(?~1104),字晦之,固安人。举进士,历任著作佐郎、顺州军事判官、大理评事、中京内省判官、秘书郎、秦州乐康令、平州掌书记、朔州观察判官、敦睦弘义延昌宫判官、加太子洗马。因上奏深得辽道宗(1055~1100);器重,任枢密院令史、加尚书户部郎中。天祚帝(1101~1125)中,奉诏覆张孝杰狱。授枢密户房主事,迁左司郎中,又转兵房承旨、加少府少监。后因接待宋朝使臣,出任忠顺军节度副使,深得民心……[详细] |
张知謇(634~713),字匪躬,固安人。兄弟五人,知玄、知晦、知泰、知默,皆明经高第,通晓吏治,清高耿介有操守,公卿争相引重。调露年间,张知謇任监察御史。查询经历十一州刺史,所到极有威严。武则天降玺书慰问。武则天万岁通天(696~697)年中,张知謇自德州刺史入朝廷人事登记。武后因其相貌堂堂而惊异,称知謇兄弟的相貌和才能堪称两绝。中宗复位,拜知謇左卫将军加云麾将军,封范阳郡公。历任东都副留守,……[详细] |
释靖嵩《537~6l4),固安人,隋朝高僧,俗姓张。15岁出家,神气俊越,抱负不凡,屡投名师,解难质疑,探求深奥玄学。深得琅玡王器重,但因河东摒弃释教,于是南下江左,隋开皇十年(590)北还。撰写了《摄论疏》6卷、《杂心疏》5卷,以及《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元义并传于世。释靖嵩生平酷爱文史,喜诗颂,工篆隶。大业十年(614)卒于彭城,年78岁。……[详细] |
张绾,字孝卿,张缵四弟。以才高口辩驰名。初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并掌管记。后又迁国子博士,北中郎长史,兰陵太守,员外郎散骑常侍,御史中丞,豫章内史。安成人刘敬官依仗妖道叛乱,犯豫章,张绾修城设防,旬月间平复叛乱。复为御史中丞,又为宪司,弹劾人等无所避,迁吏部尚书,右仆射加侍中。公元557年,梁朝灭亡,江陵陷落,朝中大臣被俘入关,独张绾因病获免,后卒于江陵。……[详细] |
张缵(499~549),宇伯绪,张缅三弟。以梁武帝第四女富阳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封利亭侯。为秘书郎时固求不徙,遍览阁内图书。数年后迁为太子舍人。23岁迁太尉谘议、参军尚书吏部郎,出任吴兴太守。其治理政务省烦琐,求清静,民吏皆得其便。梁武帝手诏称其为“外氏英华,朝中领袖,张华以后名冠范阳(含今固安)之人”。迁湘州刺史,途中作《南征赋》。后授领军,改平北将军,雍州刺史。为岳阳王萧登所害。谥号简宪。著……[详细] |
张缅,字元长,张弘策之子。天监元年(502)袭洮阳县侯。18岁出任淮南太守。梁武帝因其年少,恐对政事不熟,取其文书审阅,见审断处理十分恰当,甚为赞赏。徐勉推荐为殿中郎,出任武陵太守,拜太子洗马中舍人,迁豫章内史。张缅施行德政,官民称善。梁武帝令人画张缅像悬挂于台省,以鞭策激励官员。后迁侍中未任逝世,诏赠侍中加贞威将军。……[详细] |
张弘策,字真简,方城(今固安)人。随梁武帝西征,为辅国将军,迁卫尉卿。天监初加洮阳县侯。尽忠奉上,所能为者无不为。重友情,惜人才,尽力提拔举荐。东昏余党孙文明作乱,张弘策于卫尉府被杀害,年47岁,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追谥为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