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镇茅山村)人,一说华亭(今上海青浦)人 ,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南宋景定三年生。幼习书画,笃信佛法。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赠名山寺。嫁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妻,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延祐四年(1317),封魏国夫人。人物生平管道升,景定三年(1262年),一说1271年(咸淳七年),出生于……[详细] |
董建华(1918.12.17-2001.01.26)中医内科学专家。上海市青浦县人。1935年至1942年随上海名医严二陵学医。1955-1956年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进修。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在数十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脾胃病的辩证论治提出了“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的学术观点,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学脾胃病论治理论,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其它系统疾病的辩证和治疗具有重要……[详细] |
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朱家角镇人,清代著名学者。高祖王懋忠是几社成员,祟尚气节。幼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博学善文,家境清寒,写《固穷赋》以自励。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二十二年皇帝南巡,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后来又擢刑部郎中。三十三年,因两淮盐使提引案的牵连而免职。后去云贵总督军营参赞事务,奏檄多出其手,以功复职。四十一年平金川有功,擢鸿胪寺卿赏戴花翎,仍依前军机行走。旋……[详细] |
张以诚(1568~1615)字君一,号瀛海,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四岁能读书,日诵千言。八岁能属文,经史百家,朝章典故无不精通。他为官淡于声色货利,注重名节,为士论所推重。每在翰林,专心编校,不轻易与人交往,后官至谕德。其父病故,他因哀伤过度而亡年仅四八岁。张以诚工书法,亦能文。其文宗苏东坡,诗学孟东野。著有《酌春堂集》、《须友堂集》等。……[详细] |
周立春(1814-1853),白鹤塘湾人,女儿周秀英,为清代农民起义领袖。周立春世代务农,为人急公好义,曾是青浦县第四十五保八十九图地保,天地会成员。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知县余龙光于岁歉之后,限期追征已豁免的漕尾,激起众怒。农历五月十九日(7月6日),周立春率领塘湾、黄渡一带农民二三百人,进城报荒,被余诬为“乱民入城滋事”。农民忍无可忍,遂将知县拽下堂来,啮其左耳。余在混乱中潜逃至松江。次……[详细] |
顾复生同志生平(1900-1995)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央农业领导小组成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府顾问,江苏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顾复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2月20日20时1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顾复生同志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贞不渝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了毕生精力。我们为失去一位功勋卓著、……[详细] |
杜昌丁,字松风,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副贡生出身,任浦城县知县,有政声,考勤成绩优异。雍正十二年(1734),出任首任永春直隶州知州。时刚改县为州,政务纷繁。到任之始,以护城壕先前为水冲蚀,桃溪迳流北移,迫逼城基,前人曾议筑坝,因工费颇巨而未成。他仿照长江一些省份惯例,按粮赋底额加捐,动工兴筑卫城坝(即现西坝),以保城基坚固无虞。乾隆四年(1739),他以清初以来,永春每年科举考试二次,只……[详细] |
方强(1901—1941) 盐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方强,原名袁文彬,曾用袁持中、袁志远等名,练塘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幼年家境困苦,曾寄居本镇高家,读了几年书,再去上海求学,因经济窘迫辍学。在宝隆医院当勤杂,不久升为看护。他勤奋好学,待人谦和,得病家器重。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学习。“五卅”惨案发生,方强毅然投笔从戎,赴广州进黄埔军官学校。翌年北伐军兴,方强在总政治部工作,随北伐军到达武……[详细] |
顾凤翔(?~?),字振羽,青浦(今上海)漕泾人,一说三十六保人。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武举第一人,一说万历十年(1582)武举第一人。此科武举考试官为左庶子冯琦,右谕德俞继登。顾凤翔从小就健壮有力,好习武。因家境贫寒,放浪不羁。后由上海游历到京城,为了糊口,不得不受雇为人抄写邸报。邸报是一种文书抄本,各地方长官为了准确及时地了解朝廷情况,都在京师设有专人负责传抄皇帝的旨谕、大臣的奏折以及其他……[详细] |
高尔柏,字咏薇,笔名郭真,练塘镇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系高尔松之弟,昆仲齐名。青年时就读于南洋公学中院,“五四”时经侯绍裘、杨贤江、施存统等的指引,走上了革命道路。民国11年(1922年)与侯绍裘等组织青年问题讨论会,在松江搞社会调查。12年10月,由杨贤江、施存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夫人唐纯茵一起参加新南社。次年在上海大学学习,同时在该校附中任教兼训育主任,还任上海学联主要负责人,并担任党……[详细] |
吴志喜(1911—1928年) 吴志喜,名之轩,号治平,练塘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七岁入颜安小学,曾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而获得学校银牌奖。民国13年(1924年)在松江读初中,受到老师侯绍裘的引导教育,开始阅读革命书籍,接受革命思想。后来随学校迁往上海,“五卅”运动时,上街宣传,被反动军车撞倒受伤,仍坚持斗争。曾在《松江学生》上发表了《告青年同学》,痛斥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与帝……[详细] |
高尔松,字继郇,笔名高希圣,练塘镇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幼年在颜安小学读书,民国7年(1918年)春,入上海青年会中学,秋,考进南洋公学中院,11年毕业。“五·四”运动时,参加侯绍裘组织的宣讲团,创办义务夜校和九人书报贩卖处等活动。12年上半年,经侯绍裘、朱季恂介绍参加中国国民党。同年10月经杨贤江、沈雁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夫人史冰鉴一起参加新南社,以诗文抨击时政。13年4月入东亚同文书院……[详细] |
吴韫珍,号振声,朱家角镇人。童年在家乡就学,稍长肄业于松江中学,复转入上海南洋中学,民国7年(1918年)中学毕业。当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科,对植物分类产生浓厚兴趣。民国11年大学毕业后,在安庆安徽省农业学校执教1年。12年考取清华公费生园艺门,当年被派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以园艺为主科,植物分类学为辅科。学习期间,兴趣仍侧重于植物分类学,曾经几次提出请求改辅科为主科未果,遂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或到……[详细] |
陆铨生(1906—1979年) 陆铨生,亦名陆铨,曾化名吴英士,小蒸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时随父陆少泉习医,兼攻文学,练得一手好字。民国13年(1924年),由黄麟书介绍秘密加入国民党,为第五区党部监察委员。组织《晨光墨社》,团结进步青年,传播革命思想。16年1月,在嘉善县迎接北伐军时,经黄麟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遂在小蒸地区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动。3月,北伐军到达青浦,带领农……[详细] |
徐勖(1906—1927年) 徐勖,原名润原,字树人,又字勉之,莲盛乡田山庄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革命烈士。2岁丧母,4岁丧父,家境清贫,赖祖母与继母抚养。8岁就读于本村务本小学,继入城厢读高小,毕业后考入苏州工专,学土木工程。民国13年(1924年)进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学日文。其间与-、吴志喜等接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5年4月,与-、高尔松等组织成立“……[详细] |
王东明(1912—1942年) 王东明,原名苍鹤,乳名福寿,莲盛乡钱盛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幼年时因父王瑞和在上海《时报》馆当工友,全家迁居上海,在商务印书馆职工子弟小学读书。毕业后进馆当排字工人,参加党的外围活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在上海参加工人义勇军,与十九路军并肩抗日。秋天,经倪兆渔介绍在黄渡小学任教,与顾达珍交善,代其保管党内文件和革命书籍。因向学生进行反帝反封……[详细] |
张维城(1894-1941),又名维仁,字廷珍,上海青浦七宝(今上海县七宝镇)人。中华民国外交官。南社社员。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早年入上海龙门师范,后入吴淞中国公学商科,兼攻新闻学;继进北京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在北京、青岛等地从事新闻工作;又赴日本考察政治经济,归国后任北京华北大学教导长。民国十一年(1922)9月,王宠惠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时,被任为副秘书长。1923年南返,先后在中国公学……[详细] |
顾学裘同志生平(1911-2011)中国药学界泰斗,著名的药剂学家和药学教育家,辽宁省政协四、五、六届副主席,沈阳药科大学终身教授顾学裘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2日11时25分在沈阳逝世,享年100岁。顾学裘教授,男,1911年12月26日出生于江苏青浦,1951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辽宁省委副主任委员。1932年至1936年在上海中法大学药科学习;1936年至1945年任南京……[详细] |
庄前鼎(1902—1962年) 庄前鼎,字开一,青浦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创始人之一。未满周岁丧母,赖祖母抚养。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公学附中,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任交通部技术员1年。14年夏,以第一名考取清华大学官费留学美国。在美国凡7年,先取得康乃尔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被选为美国科学研究学会会员,继得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详细] |
王师龙(1914—1940年) 王师龙,又名世龙,徐泾乡泗安桥人,革命烈士。幼年聪慧好学,毕业于家乡初小,民国15年(1926年),入青浦乙种商业学校读高小,18年考入昆、嘉、青三县乡村师范,以品学兼优,深得师长器重。毕业后委任为风溪徐家港小学校长,后调赵巷刘夏小学校长。该校校舍狭小,慨然腾出住屋两间改为教室。执教奋勉,不辞劳瘁,课余兼办社会教育,附近青年,咸列门墙。多次得到上级嘉奖,……[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