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陕西省 > 安康市 > 石泉县人物

石泉县名人录

  朱满瑞(1888~1913) 石泉县南区慰斗坝吕贡三之妻,清代刑部副郎朱元勋的二女,中书朱自芳、拔贡朱自芬的胞妹。年幼好学。宣统元年(1909),县令钦佩其品行学问,聘请为女校教师。任教两年,教学有方。宣统三年(1911)出嫁。民国二年(1913)十月中旬,去娘家探亲,返回慰斗坝,途中夜宿梅湖,遇凤翔变兵数百人经洋县顺江而下,大肆-掳掠。朱满瑞急忙换上农民衣服,逃避在山沟里,不料,士兵跟踪追来。她……[详细]
  李翰章(1976~1954)又名李云青,俗称李和尚。石泉县曾溪乡人。父亲除务农外,兼营“跳鱼船”、守鱼棚子。母亲耳聋,李翰章常随母亲上街卖鱼,维持生计。卖鱼时,经常遭受毒打,受尽权贵的欺辱。长大成人后,投入县衙门,在壮班当差,经常往返西安,向省城送鸡毛文书。在西安,认识了张凤翙。张见他身强人壮,有军人风度,便收为亲信,跟随保镖。宣统三年(1911)十月,革命军在武昌起义成功。消息传到陕西,李翰章跟……[详细]
  何新三(1853~1909)又名何铭,石泉县人。幼时,家境贫寒,生性聪慧。从小对诗、书、易、礼、乐、春秋都学得精透,在石泉和全兴安州,很有名气。20岁时考上了秀才。光绪十三年(1887),学使前来石泉县考试,何新三名列第一,补了廪生。次年乡试以后,赴热河赤峰县探望他的么叔何东阁(希逊)。东阁看他才华出众,就留他在县署里办理文案。因为他工作出色,其它州、县的官员都争着要他去协助工作,但都被东阁一一回……[详细]
  刘春波(1914~1951) 石泉县长阳乡人,国民党员。民国年间,曾任张飞生部军需副官、石泉县常备队长、石泉县保警队中队长、县自卫团中队长、副团长、国民党石泉县党部副书记长。三十五年(1946),刘春波任石泉县常备队长,强拉民伕,毒打群众,-军饷,任意砍伐农民树木,0民财。跟随县长任向午和参议长杨云峰等,镇压凤凰山农民抗丁抗捐-。1949年11月,率部阻击解放军,煽惑士兵入山为匪。后来,在中国人民……[详细]
   赵新贵(1952~1984) 石泉县城关镇人。高中毕业后,石泉县油漆化工厂招工录取为工人。进厂后,于同年8月,由厂派往邯郸市油化厂学习3个月。他在学习中,十分刻苦,不分昼夜,深钻油化业务,特别是对其配方原料、工艺流程抄记入册,反复琢磨。结业回厂后,带病上班,立即投入产品实验。1976年,终于试产出20吨油漆。1977年,这个厂生产油漆100吨,成为全县工业企业中产值最高、贡献最大的企业。1982……[详细]
  袁胜录(1916~1986) 石泉县人,原名袁辅兴,人称“腊娃子”。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安康县政协委员。民国十九年(1930),袁胜录拜师吴玉燕,在杨安荣戏班学艺。二十九年(1940),随安泰戏班在川北、陕南登台演出。次年,在罗正洪戏班当领班。三十三年(1944),返回石泉在抗建剧团(业余)任教师。解放后,他一直在安康县汉剧团当演员。初学戏时,演娃娃生,后专学武生,中年时代改演须生。他口齿……[详细]
  许麟阁(1882~1966) 原名许振声。石泉县城关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康中学毕业后,在陕西省警官学校学习,后派任石泉县警佐。宣统元年(1909)担任陕西陆军学校测量员、陕西军队炮兵团军需、兴平县杂税局局长、陕西赈务处委员、陕军第三师副官。民国十六至二十四年(1927~1935)任石泉县建设局局长,浙江地政局、中央陆测局技士。曾两次赴蒙古测量工作。二十五年(1936)后,出任朝邑、大……[详细]
  李佩雄(?~1950) 又名李弦皋,石泉县梧桐寺人。民国年间,在中央政治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出任江苏省民政厅视察员,江苏方岩民政厅视察员,实验县民政科长。回陕后,曾任陕西省区县训练所指导处(后改为社会处)处长、社会处主任秘书,留坝县、旬阳县的县长。在留坝县长任内,曾作过一些抗日救亡工作。弟兄3人。二弟李铁伦(原名李佩文),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化工部部长助理,已离休在北京;三弟李佩金,抗日战争中牲牺。……[详细]
  张学成(1900~1972)石泉县喜河水家寨人。农民出身,小学文化程度。幼年,拜周登魁为师,学唱皮影戏。技艺娴熟、嗓音清亮,可以唱大嗓黑头,也可唱小嗓旦角,文武场面耍签子,门门精通。是石泉县有名气的皮影戏艺人。建国前,他一直以唱皮影戏为业。解放后在家务农,有时也唱皮影戏。1956年,被选拔参加安康代表团赴省会演,荣获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戏木偶戏会演二等奖。……[详细]
  许发礼(1878~1927)石泉县凤阳乡杨子明沟人,一贯以农为生。他家原有3亩土地、3间瓦房,全家4口人相依为命。当时,苛捐杂税繁重,打下的粮食不够糊口,生活无赖,他-卖掉2亩土地。民国十年(1921),许发礼当选为当地第一届乡约;两年后,他又连任第二届乡约。在任乡约期间,每遇民事纠纷,总是主持公道,深受民众信任。十三年(1924),地方绅士陈立成当承办员,在乡下收缴酒税、屠宰税。对于交不起税的农……[详细]
  朱自芳, 又名朱树庭。清末石泉县城关镇人。他勤读善文,知识渊博。清时,为优廪贡生,中书科中专;民国期间,连任陕西第二、三届省议会的议员。民国十八年(1929)十二月,国民党政府曾“通令各省、县、市,均应立馆纂修方志”。他“代议任满”从西安返回石泉,应县长陈光斗之聘,“设局主任其事”,组织当地知名人士,成立了由24人组成的修志班子,自任主修兼采编。他说,石泉“迄今八十余载,世态变更,志成凋谢,如不急……[详细]
  郑克斗(1888~1927)石泉县后柳乡人。家靠租种油房坎渡船会几亩薄地过日子,当时,地方上苛捐杂税重,百姓生活困难。民国十五年(1926)六月二日,郑克斗和几个庄稼汉子商议,要拉团练、打款子,进行抗捐斗争,大家都赞成。六月三日,庄稼人“游水”到仙鱼洞。郑克斗带头,用土枪打死了仙鱼洞无恶不作的恶棍张协林,为地方除了害。农民纷纷而起,自愿要参加郑克斗的队伍。郑克斗拉起团练,自任团长。县知事陈光斗派6……[详细]
   黄大顺, 清代石泉县署职员,掌管户房(专管户口田地粮赋税)时,有农民完不起纳粮任务,合计有一二十两银子,黄大顺就替他们垫付了,不再发催粮公文交衙役下去催缴,免得衙役们下去骚扰苛索,闹得民众不安。对于怜恤孤寡,救济急难,修桥补路一类善事,他总是尽力去做。光绪三年(1877)大荒,黄大顺主办粥场,因为钱不够,妻子陈氏将娘家陪嫁的瓦房卖了500多串制钱,买了稻谷40多石,为煮粥舍饭之用。……[详细]
  王万全 清代石泉双嶂人。同治年间,石泉有生员去州、府考试时,常有贫苦的生员,没有赴考的盘缠费用。王万全就把他在杨家坝的40石租课(水田约20亩)的田地,全部捐献出来,作为生员的经费开支。石泉读书的生员,大都受过他的恩惠。后来,废除科举,那份田产即作为石泉县教育经费来源之一。……[详细]
  朱启园清代人。为人庄重正直,处事谨慎。道光末年,他助捐钱财修筑石泉城墙。同治末年,努力办团练保卫地方。城内缺水,他日夜督工开凿李子园水井。石泉地方官保举,上级奖给他六品职衔。后来,藩台赠他“急公好义”匾额。……[详细]
   彭懋谦清代石泉县人。广东督粮道道台。任内,廉洁清白,称颂于世。民众称为“彭青天”。在管理全省厘金税时,他将应该得到称余银(交足承包的税收金额后,其余归己的部分)35万两,全部捐给甘肃作军饷。当时,陕西总督左宗棠奏请给彭加官晋爵。彭懋谦印制经、史、诗文方面的书刊30多种(印版存关中书院尊经阁)。光绪十三年(1887),告老还乡,在石泉成立山蚕局,教育和发动民众植桑养蚕。他写的《山蚕易简序》,收载在……[详细]
  张俊迹(1608—?) 石泉县人。明末庠生。当时天下大乱,他避居到山里读书,清初,同石泉县令涂之尧结为文字之交,常常作诗互相唱和。康熙十三年(1674),应石泉县知县潘瑞奇之聘《石泉县志》。他主编的县志,木刻印刷,传入后世。志文记事粗略。他还著有诗文,取名为《悲愤集》,没有刻版印刷。……[详细]
   陈雨皋(1901~1978)原名陈传霖,又名陈策。陕西石泉人。先后就读于私塾、县立高小、省立第三中学。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哲学系。在北京大学上学期间加入陕西旅京学生组织的进步社团共进社。1926年秋因家贫辍学回乡。1927年秋任石泉县教育局局长,和共产党员易厚庵主编《石泉政闻》,揭露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人民的罪行。1928年夏,国民党当局两次密电缉捕中共陕南特支负责人易厚庵……[详细]
  李袭誉(生卒年不详),字茂实。隋朝大臣。祖籍陇西狄道,五世祖时迁居安康,后代即为金州安康(今陕西石泉)人。大业末年,他任冠军府司兵。当时炀帝南下,阴世师守卫京城长安。关中各地乡勇土兵蜂起,百姓生活困苦。他向阴世师建议派兵守护永丰仓,发放仓粮赈济穷苦百姓,拿出库存物资奖赏战士,命令各郡县联合守土。阴世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要求去南方招募兵卒,行至汉中时,李渊已攻占长安。唐王朝建立,李渊召他返回京城,……[详细]
  李迁哲(511~574年),字孝彦,北周将领。安康郡(故治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人。他家世代为本地部族首领,祖父和父亲先后仕南朝齐、梁。李迁哲依靠门第入仕南朝梁。初为文德主帅,转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他20岁时,父亲李元真由东梁州刺史调任衡州刺史,委托他在家乡统领本部族事务。梁武帝大同二年(536),李迁哲任安康郡守。三年,加超武将军。太清二年(548),调任魏兴郡守(治所在今……[详细]



全部石泉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