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贵(1962-1995)沅陵县大合坪乡人。1980年11月入伍,1983年8月入党,在湖南省武警总队服役期间任班长,先后4次受到部队嘉奖。1985年10月退伍回乡。1986年12月,李明贵被招聘到大合坪乡任青年干部。1995年6月21日,落坪乡发生山体大滑坡。在抢险中,李明贵英勇献身。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做出决定,追认李明贵为“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并授予“模范专职武装干部”荣誉称号。……[详细] |
黄忠浩(?-1911)清末将领。湖南黔阳(今湖南省黔阳县,位怀化市东南)人,字泽生,为清末将领。早年以优贡生捐资为内阁中书,主讲沅州(今芷江县,位怀化市西南)教席,因协助地方当局创建官办工矿企业,而深受信赖。1895年(德宗光绪二十一年)招募乡勇五百人,入鄂守田家镇(今鄂东广济县境)炮台,又为张之洞赏识。1902年(德宗光绪二十八年)升任湖南营务处总办,1903年广西柳州(今柳州市)爆发农民起义,他曾率军前往残酷镇压,升任总兵。1910……[详细] |
李春森,生于1881年,卒于1960年,艺名大和尚,祖籍湖南沅陵。他幼年随名丑汪天中学戏,以演《偷鸡》、《盗甲》等武戏见长。生平喜演《扫秦》、《跑楼》、《双下山》、《游赤壁》等和尚戏,孤以“和尚”作艺名。他功底深厚,戏路极宽。早年在乡间演戏时,常在稻茬田中练矮子步,后演《跑城》、《打花鼓》等戏,皆得力于腿功。与董瑶阶(牡丹花)合演《活捉三郎》,有身轻如纸的“提影子”表演。他擅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形体动作,表现角色的内心活动,如他扮演《白罗衫……[详细] |
杨枝光 侗族芦笙传承人 杨枝光(侗族芦笙)“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我叫杨枝光,男,侗族,出生于1954年4月,1974年开始学制作芦笙。最初我是跟叔叔杨保贵学习,芦笙制作是一项十分繁琐的手工技艺。芦笙为侗族竹制吹管乐器,(侗语称Lenc伦)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屯、箍等部件组成。笙斗由木制呈葫芦瓜状,上接一段小竹管供含吹,竹制笙管分两排呈60—80度角插入笙斗,竹管在笙斗内安装铜质簧片,每根竹管均在按近笙斗处开1个音孔,再以篾片或麻线捆束。……[详细] |
吴永春 侗族琵琶歌传承人 吴永春 侗族琵琶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吴永春12岁开始跟爷爷吴仕余和父亲吴友怀学习弹唱琵琶歌,在前辈的熏陶和培养下,认真学习琵琶的弹唱艺术,潜心钻研琵琶歌词的创作规律和技巧,成了乡里小有名气的小琵琶歌手。20岁开始随父亲走村串寨到全县各乡镇以及广西龙胜县、三江县、贵州黎平县等邻近的侗族地区演唱琵琶歌,25岁后我就开始单独外出演唱,并创作了大量的琵琶歌曲。几十年来,编写琵琶歌,弹唱琵琶是我的最大爱好,从未间断过。2……[详细] |
石志运 侗族琵琶歌传承人 石志运 侗族琵琶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石志运(原名石志应),男,侗族,是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下都天村3组人,历任下都天村文艺队长,现任县侗歌协会副会长、总编导。石志运对侗族琵琶歌情有独钟,结缘极深。1979年,19岁在黄土乡五七学校读书的时就爱上了侗族琵琶歌,先后向上都天村琵琶歌师吴庭光、石光耀、吴永龙学习琵琶歌弹唱、学习侗歌。1981年2月,为了进一步学好琵琶歌,还到广西三江县林溪乡新寨村向著名侗族歌师吴贵元学……[详细] |
石喜富 侗族芦笙传承人 石喜富 侗族芦笙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石喜富艺术简历 1953年9月—1958年7月在陇城小学读书;1969年—1974年在通道县文工团学习民族器乐吹奏;1974年至今在家务农。第一代:独坡乡杨枝光的父亲(佚名,已故)第二代:石喜富 陇城镇陇城村四组 60岁第三代:石光献 陇城镇陇城村三组 已故杨秀林 陇城镇竹塘村 48岁石仁姐 陇城镇陇城村七组 50岁吴团爱 陇城镇陇城村七组 ……[详细] |
刘运凡 沅陵山歌传承人 刘运凡(沅陵山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运凡,男,苗族,中共党员,家住沅陵县凉水井镇洞溪村,现任洞溪村党支部书记。刘运凡,1953年10月出生在沅陵洞溪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未毕业就参加生产劳动,加入到了大集体生产队伍中,从此开始了几十年的农耕生活。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山里人在生产劳动休闲之余最喜爱唱的山歌。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喜欢上山歌,从此也开始跟大人学唱。我……[详细] |
李盛国 会同竹编传承人 李盛国(会同竹编)“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盛国,男,汉族,小学文化,湖南会同县林城镇人。原县竹器厂退休工人。李盛国于1944年1月26日出生。1951年至1957年在会同林城镇一完小读书,毕业。1959年9月进会同县竹器厂,随竹编老艺人肖玉学艺前后20多年。1966年3月至6月到益阳市竹艺厂学艺3个月。1978年11月到12月到浙江省嵊州工艺竹编厂学艺2个月。 李盛国经过刻苦学习,竹编工艺技巧有了很大提高。1972年……[详细] |
张吉斌 沅陵传统龙舟赛传承人 张吉斌(沅陵传统龙舟赛)“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吉斌,男,生于1973年12月,汉族,初中文化,本县沅陵镇凤凰山居委会高洲村人。生长在沅水河畔,听惯了沅水河边五月龙船的锣鼓声,从小在父辈们的熏陶下对龙船有着特殊的嗜好。听着前辈们讨论的龙船经就着迷,对神秘而又独具地方浓郁习俗的龙船十分好奇,常常缠着大人讲龙船的故事,尤其在技艺方面得到了老龙船人牛官室的真传。从成年开始,就手握划桨和乡亲们一起一次次在沅江中拼杀,有胜利的……[详细] |
曾庆国 竹编技艺·中方斗笠传承人 曾庆国(竹编技艺·中方斗笠)“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曾庆国,1937年8月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组织各大队、生产队大力发展斗笠生产,让不同姓名、不同年龄的群众都学习竹编斗笠技艺,每编制一个斗笠2分工(当时以工分来计算工作日,男劳力为10分工为一个工作日,女劳力一般为5~6分工为一个工作日)。此时,斗笠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曾庆国所编织的精制25经斗笠曾赠送国际友人。中方竹编斗笠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详细] |
谢科团 苗侗芦笙节传承人 谢科团(苗侗芦笙节)“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谢科团,男,1960年6月生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老里村3组,自幼喜爱民间工艺和民间器乐,特别是8岁开始就随祖父学习吹芦笙以及敲打民间的一些器乐,1969年—1977年在本寨读书,1972年—1975年在贵州黎平县读书,1976年—1977年在本乡读初中,初中毕业后在务农,农闲时就跟父亲及前辈学习吹芦笙,长大后成了村寨芦笙能手,在一年一度的芦笙节活动中,他既是组织者又是芦……[详细] |
吴念姬 侗锦传承人 吴念姬(侗锦)“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我是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城东村人,名叫吴念姬,出生于1962年 3 月 23日。1983年嫁到通道县双江镇城东村4组,目前在家中一边务农一边制作侗锦销售。在我们侗家有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优良民俗传统即“男耕女织”的传统。这一传统之所以能延续至今,也正是因为我们侗民族“侗锦”的织锦艺术得以保存延续下来的重要因素。以前侗家的年轻女孩都会从自己长辈那或多或少的学会这门手艺,以此来展示自我才……[详细] |
田年均 盘瓠祭传承人 田年均(盘瓠祭)“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田年均,1965年12月出生。1972年9月-1977年6月 漫水村小学就读1977年9月-1980年6月 高村镇“五七”小学就读1980年6月-至今 在家务农10岁从事“龙歌”的诵唱工作,16岁开始从事“盘瓠祭”祭祀活动的学习和研究,29岁参加漫水“龙王庙”(盘瓠庙)的恢复和盘瓠祭祀筹建工作,38岁从事“盘瓠祭”资料和设备、服饰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之后从事“首……[详细] |
米庆松 茶山号子传承人 米庆松(茶山号子)“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我是米庆松,55年风雨,生于大瑶山,长于大瑶山。扎根于大瑶山,有如瑶山的青松,系着瑶山的情与魂。国家在发展,民族在兴旺,部门在重视,瑶民在期待,我将责无旁贷、义不反顾,传承发扬,使这古老民间艺术“瑰宝”——茶山号子,更加璀璨夺目。五十五年前,崇山竣岭,沟壑连绵,林海茫茫的大瑶山深处——苏木溪瑶族乡白羊坡村,一个幼小的生命,一个健康的男孩,诞生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农家,那就是我,米贤……[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