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武士,以勇力闻于……[详细] |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先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虽曾被齐宣王尊之为客卿,但终不见用。晚年退居讲学……[详细] |
文成公主(625-680年11月1日),别名汉女氏、甲木萨,唐朝宗室女,多猜测其父为江夏郡王李道宗。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将其加冕、封作王后,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200多年间,吐蕃和唐朝之间使臣和商人依然往来频繁。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详细] |
墨子(约公元前476—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国人,曾为宋之大夫。墨子出身于社会下层,生活接近“农与工肆之人”。他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0”。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据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详细] |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东汉末年开创“‘以气为主’写文章”(鲁迅:《而已集》)风气的重要文学家。孔融是孔子二十代裔孙。然而,他在汉末受到尊崇,却并非因为他是“圣裔”,主要还是他自幼的聪悟及过人的胆识,形成了他逐日增高的声誉。孔融10岁,随父孔宙来到洛阳。孔融很想一睹当时名士派领袖李膺的风采;李膺苦于应酬,规定非当今名人及世代通家概不接见。孔融迫不得已,……[详细] |
王弼(226—249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三国著名玄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王弼出生于世代儒业之家,祖父王凯为著名文学家王粲的族兄,父亲王业为刘表的外孙,官至尚书郎。王弼聪颖过人,少年即享高名。据载“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当时已颇有名望的玄学家何晏发现王弼的奇才后,甚为赞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详细] |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详细] |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楚汉战争时汉军著名将领。在辅佐汉高祖刘邦灭楚建汉中,功勋卓著,被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彭越出身渔家,以在巨野的湖泽中捕鱼为生。他为人机智果敢,重信守义,很受当地青少年们的尊崇。秦朝末年,秦始皇、秦二世兴土木、行苛政,残酷压榨劳动人民,举国上下,矛盾纷起;四海之内,民怨沸腾。陈胜、吴广以及项梁等相继起事反秦。这时……[详细] |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北宋初期教育家、学者、文学家,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因他曾在家乡的徂徕山下从事著述讲学,故人们称他为徂徕先生。石介的父亲石丙曾做过太常博士。他自幼勤奋好学。长大后外出游学,在应天府学学习期间,生活非常艰苦,吃不上菜,有时连口粮也不宽裕,但他仍安之若素,是当时府学中最用功的学生。府官王渎见他生活太苦,就派人送给他一顿酒饭。但几天过去了,饭……[详细] |
伯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但因周公旦在镐京辅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其受封鲁国。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去世,死后其子鲁考公继位。伯禽在位时期,平定徐戎叛乱,坚持以周礼治国,使鲁国政治经济出现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详细] |
安国,字子国,鲁国人,孔丘十世孙,孔滕字子襄之孙,孔忠字子贞之子。著有《古文尚书》《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等作品。经典序录误作十二世孙。约自汉景帝元年,至昭帝末年间在世,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府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及《孝经》,皆蝌蚪文字,当时人都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传,定为五十八篇,谓之《……[详细] |
满宠(?—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三国政治家。其嫉恶如仇、不避权贵、执法不阿的高贵品质及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世人所推重。满宠18岁时,在本郡任督邮一职,督邮是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此时正值汉末大乱时期,军阀混战,豪强相争,各地的中小地主也纷纷建立乡垒坞壁,为害一方。满宠所在郡也有李朔等人“各拥部曲,害于平民”。(《三国志……[详细] |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 ),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父祖辈,在汉位至三公,世为名门望族,自幼得力于家学,而以博学多识著称。14岁抵洛阳,即为当时一代大儒蔡邕所赏识,以致听到王粲来访,蔡邕即倒屣相迎。在座诸宾客,见王粲“年既幼小,容状短小”,无不十分惊讶。而蔡邕这时,则从容向大家介绍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详细] |
玄嚣,又称青阳,姬姓,黄帝之长子,黄帝娶嫘祖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其二是昌意。 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玄嚣即少昊 。《路史卷十四》:(黄帝)子二十五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苟、、结、儇、依及二纪也,馀循姬姓。元妃西陵氏,曰儽祖(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详细] |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随主征战檀道济,高平金乡人,左将军……[详细] |
王彦章(863—923),五代时期后梁名将。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字贤明,一作子明。骁勇有力。王彦章祖籍郓州寿张县,祖父王秀及父亲王庆宗皆未曾担任官职。王彦章获重用后,两人分别被追封为左散骑常侍及右武卫将军。彦章年轻时加入朱全忠的军队,由于战功卓著,王彦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后梁政权重用。最初王彦章任开封府押牙(押衙),公元908年(开平二年)十月迁任左龙骧军使,次年兼任左监门卫上……[详细] |
郝吉明(1946.8.25- )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经过30年的系统研究,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针对我国大气污……[详细] |
张致一(1914.11.17-1990.10.8),生理学家。山东泗水人。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47-1952年留学美国,获依阿华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首次通过激素使南非蟾蜍由雄性转变为雌性,产生单性(全部为雄性)后代,同时又用生殖腺移植技术获得了由雌性转变为雄性的动物首次提出了遗传基因与性变的关系,及生殖腺分化受体细胞所支配的理论首先发现了……[详细] |
靳云鹏(1877—1951)字翼青。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邹县(今邹城市)苗庄人。他出身农民家庭。父早亡,靠其母邱氏卖煎饼、当奶妈为生(靳母作过潘复的乳母)。8岁始入私塾,不久辍学。1894年(光绪二十年) 18岁时,被招募到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督练的“新建陆军” 。4年后,被选入附设炮队随营武备学堂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任教习,深得该学堂监督段祺瑞的赏识和器重,后列为段手下“四大金刚”之首。1……[详细] |
郝明金,男,汉族,1956年12月生,山东嘉祥人,民建成员,1971年12月参加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教授。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1971-1974年山东省菏泽地区邮电局报务员1974-1975年山东省梁山县邮电局报务员1975-1978年山东省菏泽地区邮电局报务员1978-1982年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82……[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