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基田(1728—1813)字仲耕,号茂园,山西兴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授江苏新阳知县,调昭文。为令几十年,迁广东潮州通判。以获盗功,晋秩同知。累迁河南河北道,调江南淮徐道,治河有声。五十二年,擢江苏按察使。命每年大汛赴淮、徐襄河务。六月,河南睢州河溢,基田奉檄驰往堵筑。次年,迁江宁布政使,兼河务如故。五十四年,署江南河道总督,寻回任。六月,基田防汛睢南,值周家楼河溢,上游魏家庄大埽翻陷,基田压焉,援救得生。诏嘉其奋勉,特加恩赉。五十五年,护理安徽巡抚。以高邮粮胥伪造印串,巡抚闵鹗元被严谴,褫基田顶戴。复以陈奏不实,革职逮问,遣戍伊犁。寻许赎罪,以南河同知用。五十六年,仍授淮徐道。五十九年,力守丰汛曲家庄堤,特诏褒奖。擢江苏按察使,调山东,仍兼黄、运两河事。
嘉庆元年,南河丰汛河溢,基田赴工襄治,迁布政使。命回山东,疏消漫水,抚恤灾民,基田遂往来其间。次年春,丰工竣,赐花翎。擢江苏巡抚。秋,河溢砀山杨家坝,命驰视。山东曹县河亦溢,复命往襄同堵筑。授河东河道总督,寻调南河。三年,曹工合而复蛰,部议革职,诏宽免。疏言:“口门深逾十丈,拟就二坝前河势湾处开引河,别筑一坝,即以旧西坝改作挑水坝,俟秋后兴工。”诏责其延玩,褫翎顶。寻命专任下游挑河事。九月,河南睢州河复溢,水入涡、濉诸河,正河断流。大工旋合。次年春,睢工亦竣,河归故道,引河通畅,复翎顶。时有条奏治海口及复旧制混江龙者,基田疏言:“治河之法,首在束水攻沙。自曹工漫溢,溜或旁趋,遂致正河淤垫。因上决而下淤,非先淤而后决。今睢工、曹工既竣,连年黄水漫衍,所在停沙,比至清江会淮,已成清水。海口刷涤宽三百数十丈,毋庸疏浚。混江龙助水之力甚微,不若束水攻沙、以水治水之力大而功倍。”仁宗嘉纳之。
秋,河溢邵家坝。十二月,堵合未旬日,坝复蛰,渗水,责基田赔帑。五年正月,坝工失火,积料尽焚,革职,留工效力。基田驭下素严,督率将卒守堤,动以军法从事,稽延者杖枷不贷,人多怨之。又官吏积弊惧揭,阴纵火以掩其迹。帝亦知基田性刚守洁,惟责其苛细,仍命随办要工,欲复用之。及邵家坝工竣,以知州用,补江苏太仓直隶州。逾年,擢广东布政使,调江西,又调江宁。十一年,因贵州铅船迟滞,降调,授户部郎中。
十三年,从协办大学士长麟、戴衢亨察视南河,基田请修复天然闸迤东十八里屯二石闸,靳辅所建也,足以减黄济运,且山石夹峙,无夺溜冲决之患,据以入告。帝嘉其留心河务,加道衔,赐花翎。寻予太仆寺少卿职衔,稽核南河要工钱粮。十六年,以年逾八旬,乞休,允之,命来京就养,以示优恤。后议改建山盱五坝,特命与议。基田疏陈:“旧制尽善,不宜轻改。今仁、义、礼三坝石底损坏,跌成深塘,不得已为变通之计。请将仁、义二坝先改其一,俟大汛果见顺利,再议添所建。拟礼坝先筑草坝,非湖水大涨,不可轻放。”奏入,报闻。十八年,乡举重逢,赐三品卿衔,与鹿鸣宴。寻卒。
家贫志坚
康基田一生做过诸多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贡献,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治水。被广大民众誉为“从黄土地走出的治水官”。1728年(雍正6年)他出生于黄土高原的兴县。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汉为西河郡地,北齐置县称蔚汾县。1639年即明洪武二年,始称兴县,后沿用至今。这里山势连绵,主要山峰有黑茶山、石楼山、白龙山、紫金山等,其中以白龙山为最高,海拔2000米左右,山麓翠柏森森,遮天蔽日。主要河流有岚漪河、蔚汾河、南川河等,均为常流河,属黄河水系。北方的黄土地出产小米。康家以农为生,在山坡种庄稼,日子非常艰难。更不幸的是康基田很小,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使得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家境更加拮据。
吕梁山盛产高梁、玉米、谷子、糜黍、小麦、莜麦、薯类、棉花、麻、豆类等,一家人粗粮也不够吃。在困苦中,兄弟3人已经慢慢长大,到了读书年龄。虽然家境贫寒, 母亲为了让孩子通事明理,日后有出息,东借西凑,让康基田7岁入了村塾,他勤奋好学,资性颖悟,读书过目不忘,其表现让老师非常高兴。 因父早亡,他的兄长主动放弃学业,帮助母亲担负起家庭重担,耕作纺织,为康基田考取功名深造创造条件。他14岁在太原府考中了秀才,在穷山沟轰动一时。
康基田聪敏好学,赢得乡邻关爱。在老师和乡亲们的鼓励下,他准备赴太原考入晋阳书院。临走之前,母亲为基田亲手烙好他喜欢吃的“一窝丝”饼。基田临行之前,给母亲重重磕了一个头,告别兄嫂,告别家乡。
康基田能在穷苦的家庭中脱颖而出,与他在晋阳书院勤奋读书是离不开的。他 一入书院,便被这里良好的读书深造条件所吸引,听名师名家讲课,论天下之事,学天下之学问,他更加发奋图强了。
他了解到晋阳书院是一个人才辈出之地。晋阳在历史上曾一度为太原郡、并州治所。如今的晋阳古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古城营村。晋阳书院建自1530年即明嘉靖九年,山西按察副使陈讲在侯家巷西段的瓜菜地上,辟建院舍,开办了晋阳书院,召收城中学士、仕子讲读于此。万历初年,山西按察司副使利用巡抚衙门旧址,增建号舍,筑三贤堂,作为士子学习的榜样。明代万历帝朱翊钧登基不久,便采纳了执政宰相张居正之奏疏,诏毁天下书院。在1579年(万历七年),被废止停办。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魏元贞担任山西巡抚时,以建“三立祠”为名,另建了实质上的“三立书院”。
晋阳书院的又一次辉煌,崇祯初年(1627年),时任山西提学佥事的袁继咸从考生中择录优等生250人进入三立书院,并将三立祠名臣、乡贤计增至71人。崇祯十六年,时任巡抚蔡懋德又对三立书院进行整顿,其中两大措施最为著名:一为聘请知州魏权中、举人韩霖、桑拱阳及傅山来院讲学;二为每月三集,集中讲学。初集讲圣谕,由地方绅士和乡老参加;再集讲经济举凡国家大政、地方利害均在讨论之列,从政人员必须参加;三集讲制举,科举应试的士子参加。十年寒窗,良好的晋阳书院教育条件,使得大批学子,踏入仕途。公元1733年即雍正十一年(此时康基田6岁),诏令各省省会设立书院,并拨银千两作创办经费。此时三立书院遂正式复名为“晋阳书院”,书院遂由地方官办,一跃成为国家创办的晋省最高学府。1748即年乾隆十三年,山西巡抚唯泰扩建书院。晋阳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
康基田就是在晋阳书院的最鼎盛时期,步入晋阳书院学习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条件虽然不如其他富裕弟子,但他不和别人攀比,节衣缩食,喝小米粥,吃窝窝头,困苦中攻读了5年书。1753年(乾隆18年),此时康基田26岁,乡试中榜,成为举人。也在这一年新任巡抚胡宝(王泉),购得学院东面的开阔空地新盖讲堂、书舍,并新建祀祭前明殉节巡抚的殿舍。
康基田为进一步参加会试获取功名增添了信心。他更加努力勤奋,虚心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文章文风犀利,结构严谨,旁征博引,深得老师欣赏和赞誉。基田成了学院学生中的佼佼者。
1757年(乾隆22年)基田北上进京会试,中进士,实现了跃入龙门的夙愿。一家人欢欣鼓舞,众相邻相互祝贺。在大山里穷乡僻壤,康基田考取功名,一时间成了黄河岸边兴县的重大事件。
为官治水
康基田,步入仕途后,历任知县、通判、按察使、巡抚等官。他一生仕宦在乾隆中后期至嘉庆年间,长达五十多年。他时常牢记“三藩”、河务、漕运”三大政事在帝王心中的地位。不仅亲理河工,而且在治河方略上面也颇有建树,在治理河道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757年康基田从黄土高原来到江南水乡,做了8年江苏新阳县令,历练了官场经验。
1765年,基田调任潮州为通判,任职十年有余,其时正值他的壮年时期,他忠于职守,忧国忧民,政绩颇佳。在潮州任上,他凭借在新阳知县的官场磨练,深知为官者,唯有造福一方百姓,才能“上不负皇恩,下不愧对百姓”。
潮州建制历史悠久。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立海阳县以来,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潮州方言、潮剧、音乐、大锣鼓、潮州菜、工夫茶、民俗风情、潮绣、木雕、工艺陶瓷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
刚上任知府时,便洞察郡中“胥隶暴横,为民蠹”,百姓备受侵害。康基田开始整治郡中暴吏,列其罪状,惩其首恶,于是民心大快,各安其业。在任时清刑简,爱民礼士,体察民情,清风惠政,人所乐道。
1787年(乾隆52年),基田擢江苏江苏太仓直隶州按察使(同知),掌管一方司法,乾隆命他每年大汛来临之际,亲赴淮、徐一带,督察河务。6月,河南睢州河水泛滥。睢县北湖,湖面阔达4500多亩的内陆淡水湖泊,水患严重。康基田奉命前去指挥抗洪,驰往堵筑决口。
1789年,暂时代理田署江南河道总督。黄河南侵夺淮后,黄、淮、运在江南清口一带相互集结,这使得江南河道总督的地位日益凸显。江南河道总督,驻节淮安府山阳县,衙署设于山阳县清江浦原总河行馆。清代,河、漕分治。 自清顺治元年起,置“总督河道部院”,长官为总督河道,官阶为正二品。6月,基田防汛安徽睢南,值周家楼河水泛滥,上游魏家庄大堤塌陷,基田被河堤压,援救得生。诏嘉其奋勉,特加恩赉。
1790年,基田任护理安徽巡抚。因高邮县地方官员粮胥,伪造印串,巡抚闵鹗元被严谴,他也受了牵连而被革去顶戴。基田又因所奏不实,被革职发配新疆,不久赎罪任用南河同知。清朝勘灾有一套严格程序,比起明朝还要完备,受灾人户要填写简明申报表。经核对后,申报表作为勘灾底册,交勘灾人员一一核查。州县官将结果汇总造册,然后上报。户部接到各地报灾题请后,要派员复勘。如果有需要赈济的人户,还要增加审户程序,把灾民划分极贫、次贫等各个等级。报灾、勘灾,是中国传统救灾体制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是朝廷救灾的前提和依据。明清两朝对此要求尤其严格,若迟报逾限或报灾不实,各级官吏都将受到处罚。严重匿灾不报,更要严惩,直至杀头。灾情发生后,灾民最需要救助。朝廷的救灾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赈济、减免赋税、调粟平粜、转移灾民、抚恤安置、社会助赈等。
1791年,基田仍授淮徐道。
1794年(乾隆59年),基田坚守曲家庄河堤有功,特诏褒奖,并提拔为江苏按察使,后调任山东按察使仍兼任黄河、运河的防汛事务。在此期间,康访郡老,亲自察看城中各水道泻泄情况,制订治理规划,并亲督施工。未几,城中下水道便告疏浚。
1796年(嘉庆元年),南河丰汛河溢,基田赴工襄治,升山东布政使。因当时各地频遭水患,奉命治理河堤,抚恤灾民往来各地之间。
1797年春,南河丰工竣,赐花翎,提拔江苏巡抚,并擢江苏按察使。提刑按察使俗称臬台,主管刑治。秋,视察安徽砀山杨家坝黄河决口。8月,山东曹县黄河北岸漫溢,又奉命前往协助堵筑决口。此后被任河东河道总督,南河河道总督,
1798年,康基田上疏治河方案,上疏到:“口门深逾十丈,拟就二坝前河势湾处开引河,别筑一坝,即以旧西坝改作挑水坝,俟秋后兴工。”但遭驳斥,诏责其延玩,又被革去翎顶。仍专任下游挑河事宜。9月,河南睢州(睢县)河复溢,水入涡、濉诸河,正河断流。
1799年春,基田又奉命,前去河南睢州治理。睢工亦竣,河归故道,引河通畅,恢复翎顶。在此提出主张,基田疏言:“治河之法,首在束水攻沙。自曹工漫溢,溜或旁趋,遂致正河淤垫。因上决而下淤,非先淤而后决。今睢工、曹工既竣,连年黄水漫衍,所在停沙,比至清江会淮,已成清水。海口刷涤宽三百数十丈,毋庸疏浚。混江龙助水之力甚微,不若束水攻沙、以水治水之力大而功倍。” 此次得到首肯。
但此年底12月,基田因工程质量遭斥责。“堵合未旬日,坝复蛰,渗水,责基田赔帑,摘去顶戴花翎”。祸不单行。1800年正月,邵家坝工地失火,积料尽被焚,康基田被革职,留工效力。基田平时对手下极严,督率将卒守堤,动辄以军法从事,动作迟缓稽延者杖枷不贷,人多怨之。又官吏积弊惧揭,暗中纵火以掩其迹。“帝亦知基田性刚守洁,惟责其苛细,仍命随办要工,欲复用之。”
1801年,基田被提拔广东布政使,后又升迁江宁布政使,成为江苏第一大员,并兼管河务。此后5年内相对平静。
但1806年又因贵州铅船迟误,降户部郎中。1808年,他跟随协办大学士长麟、戴衢亨视察南河,基田请修复天然闸迤东十八里屯二石闸,足以减黄济运,且山石夹峙,无夺溜冲决之患。被加以道员官衔,赏赐花翎,不久任为太仆寺少卿,负责稽查南河工程钱粮支出。
1811年,基田年逾八旬,-退休,得嘉庆帝恩准,到北京休养,以示优待。但仍为皇上出谋划策。
修史重教
康基田在潮州任上,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乾隆四十年(1775),重刊周硕勋修纂的《潮州府志》,他把《抄存潮州府旧志》一卷37面附于书后。他并写一篇《小序》,云:“盟密、夏五,《春秋》慎书。事阅数百年,非见闻甚确,别有援据,未许轻议裁削。新志辑于乾隆壬午(二十七年,1726),自明洪(武)永(乐)以来,节行著述,臆删甚夥,士大夫尚藏旧刻……深惧年远,佚失无以征信来兹,录存一册,使后有考。乾隆四十年(1775)闰十月,太原康基田记。”道出他录存旧志的初衷在于保存文献,发扬潜德幽光。
第二件事,在北阁建韩江楼。“北阁在全山东,有石跨城,特峙河干。……阁旧悬佛灯。江船往来,掩映如画,为郡城八景之一。……韩江楼其下为长寿庵,旁有石级回环,幽深如洞。上通杰阁,游客多登临焉。”
离开潮州之后,康基田从此踏上治理河道的为官生涯。
在山东廉州他也留下了重要政绩。为繁荣廉州集市贸易,城乡物资得到交流,康知府恢复古卫民圩(在今东圩),在该集市“筑廑二百余”,方便各地商贾往来贸易。于是,廉郡“商旅辐辏”,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康知府还在全县推广蚕桑,鼓励农民种桑养蚕,抽丝织布。还捐俸建东坡亭、文昌塔等。去任之日,吏民攀辕百余里相送。在廉郡康基田热心教育事业,培养群中民士,扩建海门书院,裁减自己薪俸“以稗膏火”,规定在书院学习者,岁有试,丹有课,还亲自到书院监督,不容书院有违聿舞弊之事,由是廉郡学风日盛。
康基田晚年还编写了《晋乘略》。《晋乘略》共32卷,是一部大型编年体山西通史长编,上起唐尧,下迄明亡,记载了4000年的山西历史。在山西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深受后人景仰。
官场险恶,基田历经两朝的为官生涯,起起落落。为官不失清廉,为文不失古人风范。1813年即嘉庆18年,基田被赏赐三品官衔,赏赐鹿鸣雁以示敬重。腊月14日,一代清朝治水官吏康基田,与世长辞。
康基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