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谊诚(1873-1960),原名善均,祖居郴州城区,与民国初年国会议员陈九韶先生系属同宗。陈谊诚中年在家,无所施展,乃赴长沙,另谋生计。无意中得财神爷青睐,以一元购彩票,获中头彩,骤得银洋一万元。陈珍惜这第一桶金,谋划以此再作活动。
清末,湖南省创办官钱局,民国元年(1912)改为湖南银行,7年后银行倒闭。值军阀混战,各争地盘。民国8年(1919),湖南为谭延凯、叶开鑫等所据,于下半年私办裕湘银行,制造大量钞票,行使市面,票面一元,可兑银元一块。时有北洋军阀吴佩孚,势力雄厚,盘据数省,称为直系。其势力侵入湖南,用其党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谭延凯等力不能敌,退入湘南一隅,其所发之裕湘银行钞票急剧贬值,长沙市面拒不使用。“城头变幻大王旗”,陈谊诚先生胆大心雄,认为各方军阀势力起伏不定,消长无常,长沙市面裕湘银行钞票难说没有起死回生之时。他看准时机,冒着风险,力搏一把,——即投入中彩获奖之全部银元,以一、二角兑一元纸币,大量收购了裕湘银行发行的钞票。陈谊诚料事如神,到民国九年(1920),直系为皖系所败,张敬尧退出湘境,谭延凯仍回长沙主政。裕湘银行钞票继续吃香,恢复原值,不折不扣,足额使用,再次畅通市面。财运如潮不可挡,当初陈先生兑得之数这时一翻数倍其值,陈谊诚遂成巨富。这下子,腰缠万贯的的陈谊诚就着资本做文章,一边在老家郴州城的北门外购买庄田两处,数逾百亩,辟为农场,聘张荟南先生董其事,一边又在长沙市区息机园购买居民住宅多栋,兴办织布工厂。几年时间,多种经营,数管齐下,利好不断,如滚雪球,陈谊诚又赚了大钱,真正发达了。由是陈谊诚声誉大振,号称百万。
陈既发家,且资产日涨,其为后人称道者在不守财,不靡费,捐款助学,兴教育人,救穷济世,成无量功德。
宣统元年(1909),正值陈谊诚先生发家之时,有湖南酃县人何炳麟先生,号迥程,自日本留学归来,倡议教育救国,与湘南人士刘光前、陈为炳等十五人在长沙集资创办了南路公学,民国三年(1914)初改名为湖南私立岳云中学。学校肇办伊始,又逢军阀混战,经费大减,学校财力日绌。时张荟南先生在岳云中学任教,于朋友交往中使何校长与陈先生相识。陈先生对何校长艰难办学至为钦佩,且深表同情,得知学校经费面临窘境,乃主动解囊相助,捐银一万八千两。两人之间,一以创办学校为事业,一以捐资助学为己任,志同道合,友谊益增,由新交遂成莫逆。嗣后,凡学校扩建校舍,添置校具,充实设备等事务中,所需经费,陈靡不慷慨解囊,前后捐助数目不下两万银元。且复赠柴油发电机一台,附有各种车床整套机器,其发电量足供校内使用。又提供机械,装建小型校办工厂一所,能制造金属用品。学校依靠工厂,有时自办金工科,有时租给校外工人,月得租金不少。另学校招收三个班的学生,学费均由陈谊诚先生负责担。岳云中学自获陈先生大力资助后,面貌日新月异,校务、教务蒸蒸日上,莘莘学子受惠实多,每届毕业生升学率超过60%,荣誉远播全国,奠定了后来湖南名校之基础。为纪念陈先生之功绩,学校于校园内树立麻石纪念碑一块,刻下“陈谊诚先生纪念碑”字样,一代代学子每立碑下,莫不肃然起敬。抗战兴起,日军轰炸长沙,致碑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