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男,汉族,1966年生,毕业于南华大学。现为“蛟龙”号副总设计师。“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继把“深海勇士”号送至4500米的深海,如今,胡震又有新任务——研制能直抵大洋最深处的11000米级载人潜水器。他透露,11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已经到了安装调试阶段,2020年即将下潜试验,直探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
胡震研究员长期从事潜水器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担任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副主办、副总设计师,承担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海试项目副主办。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了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设计和检测试验工作,在海上试验期间组织海上试验队伍出色完成了技术保障、下潜试验和故障处理等任务,在试验期间一直担任下潜试验甲板指挥,出色应对各种状况,为顺利完成海上试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项目主办和潜航员培训专家,胡震研究员建立了一套潜航员培训机制和办法,完成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潜航员的招聘、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设备操作培训和潜水器驾驶技术培训等工作,组织编制了五本潜水器专业培训教材,组织潜航员进行了实艇实习、潜水训练、心理训练、水面支持培训等外培,组织潜航员的海上试验下潜实习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对我国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就,通过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很好的社会效益,载人深潜海试团队获得了2011年度无锡市腾飞奖,并被评为2010年度十大海洋人物、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该项成就还入选了“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蛟龙号海试团队还获得了2011年度感动中国奖。
5000米的成功“只是画了一个逗号”,后面的考验将更为严峻。2012年6月,“蛟龙号”将再次踏上新的海试征程,实现下潜7000米的终极目标。
1991年,我大学(中南工学院,今南华大学)毕业分配到702所。刚参加工作,只想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那时,国家对海洋的投入相对要少,搞海洋科研的条件还是非常艰苦,要想落实一个科研项目都难。
我做梦都想着,能不能参加一个像蛟龙号这样的大项目,国字号的大项目。等到2002年,这个项目终于了。从1991年到2002年,这十年多的时间里,一些人选择离开,离开海洋科研岗位,另一些人选择耐住寂寞。我庆幸自己等到了。
蛟龙号的研制不容易。像我们船舶行业,设计的时候都需要一个参照,一个母型。而启动蛟龙号项目时,手头没有任何资料,只能看到国外的一些潜水器的外形而已。你看一个飞机,看到了外形是一回事;你要设计一个飞机,那是另一回事。很多设备,即便本身都是通常的设备,但是要把它们集成在一起,形成深海抗压能力或者实现载人深潜器的性能,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比如蛟龙号有一套浮力调整系统,可以随海水的密度变化,增加或减少潜水器的浮力。这套东西是以前国内没有做过的。我们也是参照了一些国外的资料,自主设计的,阀门什么部件都是我们自己在攻关。光这个阀和这个系统就调试了三年多时间。
大家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潜水器技术,至少要实现一个目标,就是下得去,上得来。
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应该可以上来。我们为此做了特别严格的设计。首先是设计舱体参照了1.5倍的安全系数,也就是抗压能力必须达到一万米的深度。它所配备的设备,密封结构都是万米级的。第二个是在下潜过程中的监测手段,必须保持时刻监测状态,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就立马返航。最糟糕的意外肯定是动力丧失。如果供电全部失灵的话,深潜器的通讯位置都不知道,跟母船失去联系,那就可能意味着它永远沉在海底。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
在马里亚纳海沟,我们超过7000米的深潜就有三次,还沿着海沟走了一个区域,发现了很多比较特别的海底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我们正在策划,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之内要重返7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