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1911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尚处幼年时,父母便在贫病交加中离他而去。苦难的煎熬和磨,促使了他的早熟。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风起云涌,红军在他的家乡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看到平日作威作福的土豪劣绅威风扫地,受苦受难的庄稼人吐气扬眉,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1928年,年方17岁的陈焕怀着为穷人打天下的远大抱负投奔红军,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1934年11月,他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历尽艰险到达陕北,后又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他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请缨杀敌。1939年,他南下到中共鄂豫边区,入鄂东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1942年4月调鄂中军分区独立第五团担任政治委员。
1942年秋,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最困难时期。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加紧了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进攻。在此严峻形势下,陈焕奉命率领独立第五团一部,活动于安陆的桑树店一带。该地区四面临敌,环境极其恶劣,南有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许佑祥、赵安文部;北有地方顽固势力武装晏永宽部;东有日军巡店据点;西有国民党顽固派川军一个师。面对险恶处境,陈焕常对干部战士们讲,处境越是险恶越要保持清醒,既不能麻痹轻敌又不能谈虎色变。对待困难,要有决心有信心想办法去战胜它。敌人貌似强大,其实外强中干,因为他们是不义之师,不得人心,失道寡助。他们是雇佣性质的乌合之众,其中大部分是被强迫拉去当炮灰的,所以没有战斗力。而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我们是为真理和正义而战,为民族解放而战,为劳苦大众翻身作主人而战。我们来自工农,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难分,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就无往而不胜。他还多次对大家说,我们是久经锻炼拖不垮打不烂的威武之师,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整套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有工农红军的光荣传统。有了这些,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再凶残的敌人也奈何不了我们。这些话鼓舞了士气,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大家克敌制胜的信心,保证了部队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战斗。
一天,队伍准备在一个叫下刘家湾的村庄宿营。刚刚住下,忽见中共大山头区的区委书记陈彬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向陈焕报告:“国民党军一个连正向刘家湾方向前进,估计是来抢粮食的,离这儿还有两里地。”陈焕立即和随部队行动的中共京安县委书记胡山根据敌情商议对策,决定打一场伏击战,命令陈彬带区中队与敌交火,且战且退,诱其入“瓮”。布置停当后,陈焕便率部进入设伏地带隐蔽,严阵以待。约过半小时后,一心想吃掉区中队的国民党军一路跟进,被“领”进了伏击圈。“同志们冲啊!”陈焕一跃而起,带领战士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过去,犹如神兵天降。国民党军猝不及防,被打得丢盔弃甲,四散奔逃。陈焕和战士们一鼓作气穷追猛打,不到半小时便解决了战斗。刘家湾一战,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志气,打消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气焰,也震慑了日伪军和地方顽固势力,为当地抗日斗争的开展打开了局面。
此后,陈焕配合独立五团军事指挥员率领部队,在新四军五师主力援助下,屡出奇兵,-皆捷。1943年5月,在安陆的三陂港和应城的杨家河一带三次击溃国民党顽固派第二十二集团军一二七师三九九团,毙、伤、俘100余人,缴获轻机枪八挺,其他武器100余支(件);同年12月1日,打垮了楔入安陆城南殷家山坡,扼守府河要道的国民党顽固派一二五师三七九团的一个加强营,扫除了关卡障碍。除了痛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外,独立第五团还多次重创日伪军队。1944年2月,独立第五团先后拔掉了安陆同兴店、双路口、席棚等日伪军据点,打得日伪军缩进安陆县城一时不敢出头;同年5月,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挫败日伪军1000余人,取得了大小鹤山反“扫荡”的胜利。同年夏,陈焕和团长赵名义带领四个连的兵力,在安(陆)云(梦)交界的陈家沟,分两路设伏,对从郭家棚子据点来抢粮劫物的60余名日伪军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打死日伪军11人,俘获伪军十余人。
1945年,日军在豫西鄂北向抗日军民发动进攻,兵临南阳、老河口一线。-率新四军五师主力从大悟山出发,进入白兆山牵制日军,而占驻白兆山岭花屋湾一带的国民党军别动队和两个游击队约3000人却乘机对新四军发起攻击。此时,陈焕等带领已由独立第五团改编为新军第十五旅四十五团的全体指战员,0完成阻击任务后,又配合主力部队,将这股国民党军团团包围。陈焕等沉着镇定,指挥得当,并带头冲锋陷阵,为夺取整个战斗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花屋湾战斗经过两昼夜的激烈拼杀,新四军第五师大获全胜,俘获国民党别动队少将支队长孟尉民以下官兵600多人,缴得大批武器装备,击毙参与行动的国民党安陆县党部书记郝义轩,国民党安陆县县长贺理华也狼狈逃走,白兆山根据地得以恢复。
身为部队政委的陈焕,在带兵打仗的同时,时刻不忘做好干部战士的政治工作,除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之外,更注重以身作则,率先重范。在独立第五团时,部分京(山)安(陆)应(城)籍的战士平时很少出远门,不习惯离开家乡到外地作战。陈焕就和他们促膝谈心,情真意切地对他们说,乡土之情人皆有之,完全可以理解。我的老家光山县也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素有豫南鱼米之乡之称,那里的一草一木,亲友邻里都令我牵肠挂肚。正是为了让家乡和亲人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才从 走到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战斗。如果大家都守着自己的妻儿老小,在自家的房前屋后转悠,那么谁来惩恶除害,保家卫国呢?我们现在背井离乡,流血流汗,是为了让山河不再破碎,亲人不再惨别,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做难道不值吗?陈焕的一席话,使那些战士茅塞顿开,解除了思想包袱。1944年,中共鄂豫边区军民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起初,有些战士想不通,认为“咱们是扛枪的,只管打仗的事,要扛锄头种地不如回家当老百姓。”对帮助群众开荒种地,部队发展生产劲头不足。陈焕就对他们讲,生产自救的重大意义是为了克服困难,建设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的破坏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还讲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与国民党军队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讲了军民团结是胜利之本等等。帮助他们提高了认识,纠正了错误想法,调动了他们参加生产自救运动热情和积极性。在生产劳动中,陈焕以带病之躯坚持同大家一起挖塘泥、养猪、养牛、打木梓油、种菜,与战士同甘共苦,起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促进了全团生产自救运动的开展。这一年,他们团除了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外,还做到了蔬菜自给,他们在山坡上种的萝卜,一个就有一二斤重。
在具体实践中,陈焕能够做到既不失原则,又灵活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依靠群众,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注意团结各方面的抗日力量。在1945年初的一次战斗中,陈焕和团长赵名义率独立五团配合新四军十三旅三十七团三营挫败了来犯的国民党川军一个营,击毙了营长,俘获了部分官兵。陈焕向战俘宣讲共产党新四军的政策,开展政治攻势,并郑重表示:“愿参加我军投入抗战者留,不愿的可以走”。陈焕还请示中共鄂中军分区,获得批准后,将被俘川军及其营长尸体一起送还,并送给200块银元安葬费和一付好棺材。这一举动,令这支国民党川军颇感意外,感激涕零,深刻体会到“新四军是真正的抗日队伍”。从此,该部不仅不再骚扰滋事,还经常为新四军提供弹药和情报。
1945年6月28日,已担任中共京安县抗日指挥部指挥长的陈焕,奉命率部打击在京安罗庙、田店一带捣乱的国民党顽固派许佑祥部。次日拂晓,当陈焕带领战士在安陆西南的翟家庙附近与许部激战时,不料巡检司的一股日军突然从背后袭来。战斗中,陈焕中弹牺牲,时年34岁。
全国解放后,中共湖北省安陆县人民政府在陈焕长眠的地方竖立了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