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之诚(1887.11.15-1960.1.6)
字文如,号明斋、五石斋,祖籍江苏江宁,生于四川成都。著名历史学家。
邓之诚的叔曾祖是清道光年间闽浙总督邓廷桢。幼时读私塾,稍长随父亲至云南,受父亲教诲,略习六代历史。后考入云南两级师范学堂,专攻文史,以优异成绩毕业,获举人出身。毕业后任《滇报》。23岁任教于昆明第一中学,积极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和反袁护国运动。1917年应北京大学之聘,担任国史编纂处民国史纂辑,后任《新晨报》总。1927年起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和燕京大学史学教授。1931年起,专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中国通史及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各断代史。其间曾兼任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史学课程。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被日军封闭。邓之诚与洪煨莲同时被捕,出狱后虽生活清苦,拒绝为日伪工作。1945年燕京大学复校,仍回燕京大学任教。他不满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积极支持学生-。1952年院系调整,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身份全薪退休。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专门委员。
邓之诚善于从前人别集、笔记中辑录整理历史资料,所纂辑《骨董琐记》、《骨董续记》、《骨董三记》涉及金石、书画、陶瓷、雕绣,其中记明清两代朝章国故、遗闻轶事尤为详备。在多年讲授中国通史的基础上,邓之诚着手编写《中国通史讲义》,从秦以后划分若干时代,选录原文,分类拟题,排比材料,着重每个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1924年作为《大学丛书》之一,改名为《中华二千年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上、中册。1955年将明清史部分补齐,完成全书,共200多万字。精熟古籍版本,曾为燕京大学图书馆和哈佛燕京学社审定古籍善本。此外还著有《桑园读书记》、《东京梦华录注》、《清诗纪事初编》等。其中《清诗纪事初编》填补了唐以下清代没有诗纪事的空白,所集诗注重能记史外之事。除大小十余种专著外,尚有文章近百篇。
邓之诚工诗词,在居住燕京大学东门外槐树街期间,与邻居张孟劬、洪煨莲诗词唱和,印有《槐居唱和集》;1942年被日本拘捕出狱后,录成囚居所咏各体诗105首,题为《闭关吟》。
邓之诚从事教育五十年,仅在燕京大学就执教二十年之久,对中国历史有精深的研究,培养了一大批文史工作者,不少已成为海内外知名学者。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