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若虚(1918—1983)原名史宝玺,字尊一。阳信县洋湖街人。1936年考入济南师范学校。 1938年夏,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次年1月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6月入抗日军政大学文艺工作团,随抗大总校活动于晋察冀边区与晋东南地区。 1941年8月出任文艺工作团旧剧指导。1942年11月任八路军前线剧团宣传股长,从事戏剧、曲艺创作和演出,并工程派青衣,戏曲艺术造诣颇深。在为庆祝抗战胜利演出全本《法门寺》中,成功地饰演贾桂。他演唱的京韵大鼓《大西厢》与吕班的白圈大鼓、苗培时的西河大鼓齐名。抗日战争期间,他还创作了京剧现代戏《荡家恨》、京剧历史剧《亡宋鉴》、歌剧《参军曲》、快板剧《放哨》、鼓词《三勇士推船渡江》《飞夺泸定桥》《南京狗打架》等。在纪念抗日军政大学建校5周年活动中, 《亡宋鉴》获优秀奖,他被评为“模范干事”。1946年任晋冀鲁豫边区邯郸剧院剧务主任, 翌年到邯郸民众教育馆任股长、副馆长。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任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旧剧处干事,负责接管四维戏剧学校和筹建中国戏曲学校。 1950年1月,任中国戏曲学校教务长,10月任支部书记,1953年任副校长。在校长田汉支持下,着手建立新的戏曲艺术教育体制和教学体系,废除封建师徒制、包身制和打骂体罚制度。先后聘请刘喜奎、侯喜瑞、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名角到戏校任教,对老一辈艺术家谦虚尊重,事师礼,委重任,对各流派的教师,一视同仁,无门户之见,新老教师称他“既是领导又是同志,还是朋友”。经他与戏校干部、教师共同努力,戏校培养出了杨秋玲、刘长瑜、李维康、耿其昌、-等大批优秀毕业生。此间,还和他人合作改编了京剧《碧波潭》《四川白毛女》《卖水》等剧本,并参与《新白兔记》《白蛇传》《卖水》等剧目的唱腔设计,发表了一系列论述戏曲教育的文章。“文革” 时期遭到破孩,去解放军天津警备区农场劳动。1978年1月恢复工作,出任戏校中共领导小组组长。 198 0年戏校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史若虚被任命为党委书记兼院长。1982年《史若虚戏曲教育论文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获中国戏曲学院著作一等奖。1983年7月22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