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详细] |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永昌年间(689……[详细] |
杜如晦(585年-630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只补个滏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回家。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已不利,就以朝廷名义把许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从秦王府中调去外地任……[详细] |
屈突通(公元557~628年待考),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数民族,屈突氏,隋末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屈突通的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徙居昌黎(今辽宁朝阳),后家长安。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治临邛,今四川邛崃)刺史。屈突通“性刚毅,志尚忠悫,检身清正,好武略,善骑射。”(《旧唐书·屈突通列传》) 屈突通之父屈突长卿,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自幼性格刚直、坚……[详细] |
殷开山,名崤,以字行,京兆鄂 (今陕西 鄂县)人。为隋太谷长。六一八至六二六(唐高祖年间)召补大将军掾,历迁吏部尚书。谥日节。涉书,工为尺牍。在四大名著《西游记》中,他是当朝宰相,因看重了陈光蕊的才学,将自己的女儿殷温娇许其为妻,殷温娇后来生了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唐僧。殷开山世居江南,后徙京兆鄠县(陕西户县北),李渊旧部。攻长安破魏文升有功,赐爵陈郡公。平薛举浅水原之战兵败削职,……[详细] |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 ,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713年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的政权宣告稳定,开启了开元之治,也结束了从626年玄武门……[详细] |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详细] |
安乐公主(684年-710年)为中国唐朝唐中宗李显最小女,母亲为韦后,本名李裹儿。生于684年,其时正值武则天贬黜李显至房陵。她出生时,中宗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包住小婴儿,故命其名为裹儿。公主聪明貌美,母亲韦皇后相当喜欢她。成年后嫁于武崇训;崇训死后,公主又与武延秀私通,后来就再嫁给延秀。曾自请封为皇太女,此事被魏元忠进谏阻止。传说中,安乐公主比杨贵妃更美,比武则天更狠毒。她谱写了唐朝历史……[详细] |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南岳第钦赐的隐士。天宝中,自嵩山-论施政方略,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言。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唐肃宗即位灵武,召其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详细] |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详细] |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唐代女诗人,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作诗500多首,流传至今仅存90余首,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832年,薛涛逝世,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人物生平堪比卓文君的才女薛涛的父亲薛郧在朝廷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详细] |
升平公主(752年—810年),别名虢国昭懿公主,唐代宗与结发妻崔贵妃之女,下嫁郭子仪之子郭暧。升平公主以嫡长出身,一生得到父亲唐代宗、异母兄长唐德宗的恩宠,为诸位公主之首。元和五年(810年)十月,升平公主去世,唐宪宗追赠虢国大长公主,赐谥号懿;唐穆宗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赐谥号昭懿。人物生平家世升平公主,又称齐国昭懿公主。其父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是唐肃宗李亨长子。其母崔贵妃是李豫元妻……[详细] |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太康元年(280),因灭吴有功,被封为当阳县侯。军事上长于谋略,博学多识,特别喜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据《晋书·杜预传》引《上律令注解奏》,杜预认为法律是断案定谳的准绳,而不是穷理尽性的工具,反对繁琐的法律条文和晦涩的辞意。他还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和……[详细] |
常衮(729~783年),京兆(治今西安市)人,中唐大臣。他学识广博,以善写文章闻名。天宝末年应举登第,初为太子正字,后历任补阙、起居郎。宝应二年(763),选为翰林学士,以考功员外郎知制诰。永泰元年(765)迁为中书舍人。大宦官鱼朝恩得宠,兼判国子监事。常衮不畏权势,上疏认为不可。他说,国子监应以名儒领职,不可任用内侍臣。他还对朝政边防等事上章陈述政见,代宗喜悦,加授他集贤院学士。……[详细] |
韦孝宽(509--580.12.17),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韦孝宽少以字行,所以皆称其为韦孝宽,而很少称韦叔裕。韦孝宽的祖父韦直善,为北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亲韦旭,曾为武威郡守,建义初,后为大行台右丞、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拜右将军、南幽州刺史。韦孝宽(509~580) 中国西魏、北周名将。本名叔裕,京兆杜陵……[详细] |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详细] |
韦睿(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著名将领。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东北)人。他出身于关中著名的官宦世家,其伯父韦祖征在宋末为光禄勋,父韦祖归仕梁为宁远长史。南朝宋永光初年(465),雍州刺史(侨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袁将韦睿引为本州主簿,曾出任义成郡守(故治在今湖北光化县西北)。仕齐历任齐兴太守、长水校尉、右军将军、上庸太守等。齐和帝中兴元年(501),萧衍在襄阳发动兵变,派……[详细] |
(628~683) 唐朝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 (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 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太宗……[详细] |
(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 684年,武则天废中宗帝位,立其为帝,改元文明。不过由于是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690年,武则天自己登皇帝位,于是废除睿宗。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于是睿宗再次即位。与其子李隆基(后任皇帝唐玄宗)一起铲除了……[详细] |
阎立本:(?—公元673年),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出身绘画世家与父亲毗,兄长立德均擅绘画、工艺和建筑。当过右相、封博陵县男、中书令。他工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他能“变古象今”,笔力圆劲雄浑;尤精肖像,长于刻画性格。画作有公元六二六年作《秦府十八学士》、公元0三年作《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等,入《历代名画记》;《魏徵进谏图》、《十二真君像》、《王右军真图》等四十二件,入《宣和画谱……[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