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真(1918.3.20~1994.3.29),女,原名王佩玉,曾用名王若瑜,祖籍陕西省富平县。生父王秉璋。养父陈玉亭,开封县袁坊乡南北店村人,而陈素真自幼在开封城内生活,家住北道门街、西后街,后住吹古台街。1926年中秋,拜豫剧名旦孙延德为师学戏,学戏的地点在曹门里王清云家。1928年2月22日,王佩玉改名陈素真,与张玉真、王守真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首次登台演出,成为豫剧早期做出过开创性贡献,成名最早的一位女艺人。1930年春末夏初,陈素真演《反长安》,扮演杨贵妃,因唱腔变调,观众喊倒好,被轰下舞台。
开封演戏失败,1930年10月7日,陈素真到杞县农村搭台演戏。为了练好腔,她每天早晨坚持喊腔,经过一年多的苦练,她的小细腔,练成了金钟玉磐般洪亮、悦耳、耐唱的好腔。她不满足老唱腔的老唱法,结合演出《三上轿》,苦练到痴迷的地步,走着唱、去厕所唱,甚至梦里也哼哼,终于创出一句一个彩,整场戏满堂彩的新唱腔。《三上轿》的新唱腔,到处被戏迷传唱,传遍了开封和豫东,有的地方两天就请她重唱一次,这是那时豫剧界破天荒的事。创新唱腔救活了《三上轿》,陈素真亦成为红极一时的大主演。她同时又对豫剧旦行的化装,诸如贴鬓、画眉、画眼及运用胭脂、粉、口红、干油、眉笔等,都进行了改革创新。
陈素真在杞县整整4年,后应同乐舞台单经理之邀,1934年9月24日又回到开封。首演《反长安》,因唱法新奇、化妆新颖,而一鸣惊人。接着上演旦角门的《樊梨花征西》、《穆桂英征东》、《姚刚征西》、《燕王征北》及《双阳公主》、《对松关》(《秦英征西》)、《大祭桩》等戏,连演一个月没重戏,海报上只要有陈素真三个字,总是爆满。同年阴历十月间,她回到开封仅两个月,就被观众赞誉为"河南的梅兰芳"。同年陈素真结识了豫剧改革家樊粹庭。樊当时任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部主任。他接管经营同乐舞台后,将30年代的旧式舞台设计改建成现代化的舞台,并将同乐舞台改名为豫声剧院。同时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剧院、戏装、制度、演员的精神面貌都发生根本变化。同乐舞台时的观众,大多为劳动民众,而豫声剧院的池座里坐的全是衣冠楚楚的上层人士,每天晚上都有官员来看陈素真的戏。一天相国寺从西角门起忽然黄沙铺地,警卫森严,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带着妻子儿女来看陈素真主演的《凌云志》。1935年初,陈素真创造独特的水袖功。她又在樊粹庭指导下,吸取京剧的艺术精华,在豫剧的唱、念、做、打、化装、水袖、扇子、辫子、台步、身段、眼神、笑靥等方面,有许多独创。1935年6月,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来开封,在人民会场演出《青霜剑》。陈素真看了这场戏,学一个动作,她还专为程砚秋演出《义烈风》。程砚秋回北平后,给她写一条幅,上句是"清萍白璧原无价",下句是"海马云龙自不群",落款是"素真女士指正,御霜程砚秋"。1936年春,上海百代公司来开封为陈素真灌制10张唱片,其中《三上轿》4张,《霄壤恨》2张,《义烈风》1张,《柳绿云》1张,《涤耻血》1张,《三上关》和《春秋配》共1张。这是豫剧首次灌制唱片,她因疲劳过度而嘶哑失声。1936年5月,另一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来开封演戏,提出想看《涤耻血》,陈素真因嗓坏无法演出,回北平后尚小云将该剧情提纲改编成《绿衣女侠》演出,并与梅兰芳各给陈素真写一 ,裱好寄来。
1937年4月,陈素真随樊粹庭去北平学戏。她看了程砚秋、荀慧生、毛世来等京剧名家的演出,又向范富喜、赵绮侠等著名京剧艺人学习武功,眼界大开。"七七"事变后,她仓促回河南商丘,同年七八月份在商丘朱集车站成立狮吼剧团,同年冬随狮吼剧团回到开封。首演《涤耻血》,演出中她展示北平学来的武功,同时又将京剧的锣鼓经移植到豫剧中来,一班青年演员表演的全是京剧的武打,引起轰动,天天演出场场爆满。她与当时走红的司凤英、常香玉,被观众评为三鼎甲,陈素真名列榜首,荣称"状元"。
1938年5月开封沦陷前(6月6日开封沦陷),她随樊粹庭西迁,经许昌、南阳到内乡县马山口。1939年底又由邓县到洛阳。在洛阳演七八个月的戏,大多是义演。当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卫立煌驻守洛阳,卫是她的观众,每星期六必接陈素真唱堂会。常看陈戏的还有何应钦、白崇禧、陈诚、汤恩伯、孙连仲、孙桐萱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及华侨领袖陈嘉庚。时为抗战国共合作时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曾数次看她演出《涤耻血》、《克敌荣归》、《伉俪箭》。
1940年8月,陈素真随狮吼剧团赴西安,在南苑门三山戏院演出《涤耻血》、《克敌荣归》、《女贞花》、《霄壤恨》、《凌云志》、《义烈风》、《伉俪箭》、《柳绿云》、《三拂袖》、《桃花庵》十出大戏,被西安观众称为"豫剧大王"。1941年夏,当时颇有社会地位的虞洽卿乘飞机经过西安,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招待他看陈素真演出的《涤耻血》。他喜欢陈素真的戏,又见其穿着朴素,欲认为义女,并打算用飞机接她去上海演戏,陈素真没有领情。虞到重庆后,书写"艺术超群" ,装裱后寄给陈素真。
1940年10月,陈素真去重庆,在重庆结识著名画家关山月,关山月给她画一幅月季花,又结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老舍给她书写一件长条幅。1943年四五月间,曾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的河南人张钫在重庆找到陈素真,说河南闹旱灾,要她回河南为灾民义演。同年5月,她离开重庆到洛阳义演,一直演到1944年初,始去西安。1946年春,陈素真回到离别8年的开封,在人民会场连续15天进行义演,河南省政府主席刘茂恩赠"义举可风"匾。后又到杞县为赈灾义演半个月。回到开封,因没满足伤兵看《三上轿》的要求,家被砸,她出逃北平。1947年秋返回开封。1948年七八月份又在和平剧院(原豫声剧院)继续演出。
1949年初,陈素真首次到郑州群星舞台演出。舞台位于德化街一条又深又窄的小胡同里。当时正值寒冬,她就在这个八面透风,能容纳2000千人的席棚里连演一个月,不仅场场瀑满,甚至连人行道也加了凳子。这是舞台从未有过的兴旺景象。1949年夏,陈素真再赴郑州群星舞台,演出《女贞花》。适逢雨天,舞台露雨,观众将联椅上的大红色棉垫顶在头上继续看演出,两边站立的观众一动也不动。郑州观众雨中看戏使她十分感动,散戏时谢了个圆圈躬,这是平时绝没有的事。1950年陈素真应邀两次赴汉口演出。1953年调河北省邯郸东风戏校任教。1954年带团回河南演出,先在郑州大石桥北一个为她专修的场地演出,连演一个月,引起轰动,同年又在开封人民会场演出二十多天。1957年3月赴北京演出《宇宙锋》等剧,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的接见。同年6月去北京治疗喉病,居田汉家将近一个月,田汉赋诗《赠陈素真同志》。同年夏在北京与梅兰芳合影。1957年被错划为 。"文革"中又遭破孩,下放农村劳动改造,住天津远郊军粮城小站,3间民房,低矮简陋,但她学习不懈,床头上放着《诗经》、《楚辞》等书。1979年平反,安排在天津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后被选为河南省政协五届常委、中国剧协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应开封市委宣传部邀请,1979年3~10月,到开封戏校任教。除教学外,还指导学生排演《宇宙锋》、《洛阳桥》、《拾玉镯》等剧目。同年9月赴郑州,为河南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代表演出3场。很多代表看过陈戏后赞不绝口,称"豫剧皇后,名不虚传"。后又在郑州百花剧场演出二十多场,场场爆满。以后又在开封人民会场、开封剧场演出二十多场。1980年3月,陈素真赴郑州参加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同年赴兰州演出《反长安》等剧目。
1991年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以《情系舞台》为名出版了她的长篇回忆录。1994年3月25日,应"全国豫剧名丑大赛"组委会邀请,陈素真从天津抵郑州,作为特邀评委,参加豫剧名丑的评选工作。3月29日下午1时15分在郑州病逝。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