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荣(1958.7.14~1979.2.15),祖籍福建省晋江县。1971年,随父调动工作在崇安县入籍。
1975年6月,王建荣高中毕业后到五夫公社果林场落户插队。他性格内向,忠诚老实,在校勤奋学习,成绩好,集体劳动中表现突出,深得插队伙伴们的好评。
1978年1月,王建荣参加人民解放军,开赴泉州市深泸,在福州军区二十九军守备师十一团三营十连四○火箭筒二班任战士。
1978年下半年,中越边境局势急剧恶化,战火燃烧及云南、广西边寨。1979年1月16日,他和同连队的16名战友一道,汇入南下广西大部队。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南下部队到达广西的贵县。王建荣编入临时集结部队——广西军区补训一团二营十连二排。1月27日,正是1979年农历除夕,王建荣和战友们离开集结地——广西贵县,向边境出发。28日凌晨5时20分,正当后方人民开门纳福的大年初一清晨,军队到达崇左车站,一片临战气氛笼罩着这个边境小镇。伪装网覆盖着汽车和重要器械,他被分配在广州军区陆军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三六五团一营一连十一班,又经过10个小时500多公里的长途奔波,在大年初一的黄昏,抵达德保县的部队驻地,立即投入紧张的应急训练。
1979年2月15日晨,王建荣所在的部队秘密进入作战区域,即广西那坡县平孟公社中越边境的中方一线。17日凌晨4时,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他所在的365团任务是对越军实行惩罚性反击,掩护41军主力穿插夺取越南高平省会。团队担负正面夺取朔江天险的任务,为主力部队撕开口子。一营作为三六五团的侧翼,正面佯攻越军,以掩护主攻方向的二营从侧面攻打长白山。王建荣所在的一连作为一营的预备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从平孟关口正面伴随坦克兵向正面越军多次发起猛烈攻击,有效地掩护了主攻的二营。战斗非常激烈,一连受伤较多。王建荣从所在的十一班调到六班担任战斗小组长。他携带一具四○火箭筒,在副射手的配合下英勇顽强地冲锋陷阵,以准确的火力摧毁了越军的两个火力点,大力支援步兵六班的战斗,并有效地保护了我军坦克的安全,对步坦协同作战起了很好的保障作用。激烈的战斗进行了6个小时,王建荣和战友们完成了前阶段的佯攻任务之后,奉命回隐蔽地域,待命出击,不幸隐蔽点被越军观察哨发现,招来了一二二 炮的轮番轰击,王建荣壮烈牺牲。
为了表彰王建荣烈士的功绩,王建荣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三等功臣。遗骨安葬在广西那坡县对越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烈士陵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