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阳(1874-1945),字春曦,号暄初,浙江省新昌县诚爱乡(今梅渚镇)张家店村人。民国浙江省长、陆军上将。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生,出身农家,幼年随父业农。及长,仪容修伟,臂力过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考入浙江武备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正科第二名毕业,历任浙江常备军及新军步队哨官、旗官、队官,浙江新军第三营管带,八十四标标统等职。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杭州光复时,张载阳驻守镇海,率军响应。
民国元年(1912)9月,任浙军第二十五师五十旅旅长兼杭州警备司令,授陆军少将。
民国二年(1913),任台州镇守使兼禁烟督办,严禁台州、温州地区的鸦片烟毒,获得浙江都督府嘉奖。“二次革命”爆发后,以旅长兼浙江省城卫戍司令。
1914年7月,任浙江台州镇守使,后升中将。
1916年,任浙军第25师师长、嘉湖卫戍司令。
1918年,任浙军第二师师长。
1922年11月,任浙江省省长。任内注重发展地方公益及慈善事业,建设杭临公路以及绍兴、曹娥、嵊县公路,成立杭州大学校董会,筹建浙江艺术专科学校,募款重修杭州岳坟、钱王祠、绍兴禹陵。在家乡兴修水利,建桥,筑路,兴建先贤祠、大佛寺新社,帮助编纂《新昌县志》,并以在杭新昌同乡会会长的名义,筹银元五千元重建大市聚镇。
1923年,授陆军上将衔。
1924年9月,江浙战争时,任浙沪联军第三军司令,兵败去职,居杭州井亭桥“暄庐”寓所,不问政治,研习书法。杭州西湖、灵隐寺、天竺寺、岳坟、九溪等处均有张载阳的题额、对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畏日寇威逼,拒绝出任伪职。为摆脱亲日派的纠缠,张载阳率全家星夜渡江返回原籍,住在新昌县城下市街老宅,后又迁居家乡张家店。当时,张载阳家老幼共30多口,生活拮据,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钦佩张载阳的为人,欲聘其出任浙江省议员,给予经济援助,被张载阳谢绝。
1944年夏,日军突然来到张载阳家,威逼利诱张载阳加入维持会,张载阳斥责道:“岂能为汉奸,唯有死耳!”日军方退。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张载阳返回杭州居住,时屋宇毁坏不堪,平生积聚之金石书画及珍玩荡然无存,加之国民党接收部队盘踞其宅,滋扰不已,愤极致病。
同年11月17日,在杭州病逝,享年71岁。因家无恒产,靠亲友乡绅资助办理丧事。
张载阳文武兼备,军政之余喜弄翰墨,造诣宏深,所书雍容大度,笔力圆润,字如其人,且其联句也富哲理,如:“至性至情得天者厚,实心实政感人也深。”、“壁上琴弦外奏,书中玉纸背磨。”再如题灵隐寺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题岳飞庙墓联:“皦日矢忠心,千古仰军人钜镬;栖霞新庙貌,万方拜中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