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年,原名蔡泽伦,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新开镇蔡家渡村。1911年入学读书,数年后,访名师,入经馆,聪敏勤奋,20岁即通经史。加之年轻仗义,为人正派,遇事敢于秉公直言。
1926年,北伐军开进了德化、黄梅,给蔡泽伦带来了新世代的春风。他联络贫苦农民陈忠坤、蔡老五,走村串户,发动穷人组织农会,建立赤卫队和土豪劣绅进行斗争。一时,团洲的革命声势如火如荼。因此引起富人的恐慌和仇恨。一些朱门大户,不敢直接踫蔡泽伦,只好对蔡泽伦父亲进行威胁,指斥他不管教儿子,让儿子走上邪路,要他制止儿子行为,否则将要找他算账。蔡泽伦父亲是老实的庄稼汉,面对豪绅的威胁,十分害怕。他责备儿子不该胡闹。蔡泽伦深知父亲为人忠厚,处境艰难,遂开导说︰“你有吃有穿,那些剥削穷人的人花天酒地,可曾知道许多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穷人是怎样过日子吗?难道他们就该冻死,饿死吗?别看那些土劣凶恶,到时候我会要他们的命”。父亲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
1927年下半年,革命转入低潮,土豪劣绅疯狂地反扑,贫苦农民蔡老五被杀害。土劣伙同-团防张榜捉拿蔡泽伦。抓不着他,就把他父亲捉去,逼他交出儿子。他父亲宁愿自己受罪,决不让儿子去送死,何况他确实也不知道儿子的下落。敌人无计可施,最后只得逼他卖掉田地屋宇赎身。
蔡家破产,敌人尚不解恨,他们千方百计追查蔡泽伦的行踪。蔡泽伦没有被敌人的屠刀吓倒,他改名蔡仁年,依然在敌人眼皮下转来转去,凭机智勇敢,伺机打击敌人。不久参加赣北游击队,任分队长。
赣北游击队在汪仲屏领导下,活动在江南的港口、赤湖和江北的套口、团洲等地,与鄂东游击队密切配合,共同战斗。
1930年8月,赣北游击队转移到鄂东南的阳新县龙港整训结束被编为红八军第五纵队,随之北渡长江与江北的第八军第四纵队并肩活动。
团洲中有个200余户的大村庄——外洲,是个白色的据点,敌人-团防驻扎在这里,它切断了江南江北两个游击区的联系,第五纵队渡江后,即决定拔掉这颗钉子,打开通道。司令员黄刚知道蔡仁年是团洲人,早就与黄梅地下党有所接触,遂派蔡仁年到黄梅联络攻打外洲事宜。蔡仁年接受任务,即赴黄梅找到黄梅下西区党的负责人胡灵桥共同定下作战方案。
8月16日,战斗打响了,蔡仁年凭着地熟人熟,带头冲锋陷阵,并在阵前策反,号召团防的团丁和许多受欺骗受胁迫武装群众弃暗投明,在敌阵中他的一些老熟人、老朋友迫于形势,纷纷倒戈相助,外洲很快被攻下,另一个敌据点邓家湾也被打下,还消灭了从黄梅孔垄赶来增援的吴尚达部反动官兵。这次战斗蔡仁年立了首功,从此,长江上起田镇、下至二套口50余公里地段,革命队伍来来往往,畅通无阻。
随后红军第四、第五纵队以黄梅山区为根据地,多次东向安徽的宿松、太湖,西向鄂东的广济、蕲春等地出击,取得了节节胜利,大大鼓舞了鄂东人民的革命斗志。第四、第五纵队大力协助当地苏维政府,鼓动青年参加红军,蔡仁年在扩红工作中成绩显著,为红十五军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0年10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在鄂东黄梅县考田山吴祥村成立,从此,蔡仁年成为红十五军一名出色指战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红十五军与红一军合编为红四军,后又整编为红四方面军,转战鄂豫皖川陕等地。蔡仁年在参加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屡立战功。
长征结束,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会师后,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向西挺进。此时蔡仁年在第三十军政治部任常务委员会书记。红军西进时,遭到敌马步青部阻击,第三十军将士英勇奋战,重创马军,占据凉州城(武威)西北四十里铺。1936年冬,敌人不甘心失败,组织重兵向四十里铺疯狂反扑,第三十军与之奋战三日,数度肉搏,敌死伤2000余人,其中700余人是被第三十军指战员用大刀砍死的。最后第三十军弹尽粮绝,前沿阵地被敌人大炮摧毁,蔡仁年不幸阵亡。
蔡仁年牺牲了,他的战斗精神鼓舞全军将士继续前进,直到最后胜利。
来源:白银市图书馆
蔡家渡村 蔡家渡村位于新开镇西南部,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421户,总人口1667人,现有耕地面积1357亩,村党支部下属6个党小组,41名党员,其中后备干部5人,入党积极分子7人,乡村人才14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