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魁三同志生平(1912-2008)
张魁三,男,汉族,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大王庄人,1912年12月出生,1933年3月参加革命。1969年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1972年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82年离职休养。2008年4月6日9时9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张魁三同志1931年考入泰安县第三小学学习。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高小毕业后,考入泰安师范。1935年冬由党组织派往宋王庄小学任教员。1937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8月参加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任政治部政治战士。1938年1月历任山东六支队二团事务长、指导员。1939年9月任肥城大队特派员。1940年2月任泰安大队独立营总支书记。1940年7月任长清大队特派员。1941年3月任冀鲁豫一团特派员。1942年8月任泰安大队政委。1945年10月任冀鲁豫军区特务营政委。1948年8月任冀鲁豫军区特务团政治主任。1949年4月历任河南妇大五分校二大队队长、一大队队长。1950年5月任贵州省贵阳市警备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52年5月任西南军区政治部管训处科长。1952年12月任西南军区炮兵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55年1月任西康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56年3月任空军第六军政治部保卫处处长。1960年任空军复杂气象训练班副政委。1961年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1963年任北京军区空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966年12月转业科学院地球物理局副局长。1969年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1972年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1982年离职休养。
张魁三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过反扫荡游击战、淮海战役、冀鲁豫战役、邯郸战役、渡江战役等著名战役。其中他曾活捉国民党中将马发五,作战英勇、不怕牺牲,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无论是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地下工作,还是在战斗前线,他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的命运与共产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1948年淮海战役中,张魁三同志时任团政委,他带领一千多人的部队,拖住国民党新五军一个整编师,保证我大部队过黄河,并将机关和老百姓护送到黄河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战争年代冲锋在前、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我国地震事业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正式起步。张魁三同志在这个特殊时期离开他深爱的军营,由北京军区空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调入科学院地球物理局任副局长。他深感地震工作科技含量很高,责任重大,要完成好新任务,必须懂业务。于是,从脱下军装进入地震战线的那天起,他就给自己制定了不搞特殊、拜知识分子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计划。他亲身参加了邢台地震现场考察和唐山地震现场的抢险救灾。在唐山机场临时指挥部,他全然不顾频频发生余震的危险,有条不紊地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坚守在震区2个月,直至唐山地震总结大会结束。
张魁三同志十分关心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追求先进,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他鼓励大家为地震预报贡献聪明才智,解除顾虑,坚定攻克地震预报难关的信心和决心,多出科研成果。在18年的防震减灾领导岗位上,他恪守当年在部队养成的好作风,把每一次到地震现场当作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实践机会。无论是去邢台、唐山等地震工作现场,还是出野外收集资料,他都与科研工作者同甘共苦,与职工群众情感相通、心心相印。
1982年70岁高龄的张魁三同志离开领导岗位,他给自己制定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计划。2005年张魁三同志因病住进医院,正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启动,他在身患多种疾病仍需住院治疗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不仅坚持参加集体学习讨论和先进性教育测试活动,还坚持要求听党课。张魁三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一名老共产党员无论在台上还是在台下、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都本色不改的革命情怀。
张魁三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工作历程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拥护改革开放,服从组织需要,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不同的岗位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不尚空谈,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他为人正直,豁达大度,团结同志,率先垂范,始终保持了人民公仆的本色,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是深受大家尊敬和爱戴的好干部、好领导。他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一生。
张魁三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好师长,我们深感悲痛。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张魁三同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好作风、好品质,发扬张魁三同志忠诚党的事业、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全面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