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46、王溥 革命烈士(19081940)
  • 王溥
  王溥(1908—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日游击队司令员。原名叫王彦东,又名王英亚。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县曹庄乡的一户富裕家庭。1923年考入兴城县立中学。1924年,考入东北军郭松龄部的军官教导班,后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少校教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保定伪警防队三纵队第六区队上校区队长。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王溥在思想上产生很大的触动。此后,八……[详细]
47、肖次瞻
  肖次瞻,原名炳煌,又名次旃、汉吉,思南塘头镇尧民肖家院人。3岁随兄炳辉读私塾,善学好思,博闻强记,成绩优异。13岁与兄考入镇远中学,因兄夭折,遂返家随父行医至铜仁、常德等地。后考入常德教会学校,专习英语、数学。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随父去武汉,就读于共进中学。学校为共产党人陈潭秋、进步青年钱介磐等创办,为学生提供《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向导》等书刊学习。在进步思想影响下,次瞻开始……[详细]
  陈文甫(1894~1940),濉溪县宋庙乡士营村人。少年时读完初中,即考入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到百善小学教书,历任教师、校长等职。民国10 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陈文甫阅读了《湘江评论》、《新青年》等大量的进步书刊,研究马列主义,遂确立献身革命、改革现实社会的宏愿。民国14 年,经赵西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临涣、百善、铁佛一带组织农运工作。民国16 年,根据中共宿县县委指……[详细]
49、陈琴 (19111940)
  陈 琴(1911~1940) 原名陈继猷,又名陈奋,1911年生于昌洒乡(今昌洒镇)抱才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过早弃世,寡母抚养,小时他只读过几年书,辍学后,在家务农,母亲为他娶个童养媳,生有两个男孩(陈业汇、陈业合)。 1928年,到新加坡谋生,1929年参加马共领导的马来亚赤色工会组织,多次参加与领导过星洲洋务工人为改善生活的-斗争。1930年2月,参加马共组织,不久,任星洲洋务加东区……[详细]
50、徐庚 (19171940)
  徐庚(1917-1940),原名徐寿庚,字孝刘,号旻天,曾用名吴则持。原籍江苏南京人,后定居扬州。1917年6月21日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先后就读于南-庙小学、南京安徽中学、扬州县立中学和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书时,他和一些同学组织了“读书报社”,并加入“七君子”组织的“人民救国会”,他经常阅读马列经典著作,思想进步很快,尤其是对国内外政治形势,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七七”事变后,徐……[详细]
  李策安,1911年出生于襄陵县安李村,原名治安,世以务农为业。幼年丧父,家境艰困。七岁入学,刻苦自励,力求上进,学业优良。高小毕业后,于1928年考入省立运城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接触和阅读了不少马恩列的著作,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礼,并积极参加-,在斗争中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日寇占领东三省后,他于1932年1月加入山西学生-团,与十多名进步青年赴河南洛阳向蒋介石-,要求抗日,抵御外敌。同年10加入中国共……[详细]
  胡竺冰(1894~1940),名可之,字铸侬,出生于无为县白茆洲冒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就读于乡村私塾,民国4 年(1915 年),他以突出的成绩考入当时安徽省安庆法政专门学校。民国7 年,胡竺冰在法政专门学校毕业,投身于“六·二”-和反对军阀的贿选斗争,并创办了《清议报》,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坚决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民国12 年返回家乡创办了“青年读书会”,传播革命真理。民……[详细]
53、张锡元 清末民初军事将领(18701940)
  • 张锡元
  张锡元(1863-1940),字嘏民,直隶省顺天府(今属北京市)密云县河西村人。清末民初军事将领,北洋政府、直系人物。清同治二年(1863)生。家庭条件不佳。光绪五年(1879),17岁时到古北口投在正定军叶志超部下当兵。光绪七年(1881),被选派进入正定军榆关随营武备学堂深造,与鲍贵卿、田中玉等为同班同学。光绪十七年(1891),转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因成绩优秀,毕业后被分配到直隶提督聂士……[详细]
   陈英才(1894~1940年) 三亚早期党领导人之一。1894年生于崖城遵道村一个农民家庭。读书较晚,十几岁就读于崖县县立一高小学。民国初年,响应民军讨伐龙济光的斗争,宣传“五四”运动。192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西沙群岛(原属崖县管辖)设立“实业公司”,陈英才与一批爱国青年学生一起,发动崖县各阶层人民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成立“崖县测勘西沙群岛委员会”,派委员前往西沙实地测勘,……[详细]
  高万章,别名高陵平,1909年出生于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呼斯梁乡霍沙图沟一个农民家庭,幼时读私塾。1926年,考入设在包头的绥远省立第二中学。1933年,高万章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受当时-的影响,开始接受新思想和革命理论,并逐步成长为学运工作的骨干分子。1935年12月,高万章组织北平大学农学院学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共地下党员李昌的引导和教育下,高万章于1936年6月加入……[详细]
  姜墨林是宁安县红土墙村人,192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2年,姜墨林刚满11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姜墨林参加了儿童团以后,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童团员。地下党组织经常派姜墨林到日军占领区做侦察工作,或与那里的地下党组织进行联系、传递文件和信件。不管任务多么艰巨,情况多么危险,姜墨林都能积极、热情地接受组织上交给的任何任务,历经风险从不误事,姜墨林在……[详细]
57、朱明 (19201940)
  朱明又名朱兴汉,是文昌县东郊乡文林村人。家庭侨居泰国曼谷。父亲朱修和,是一位爱国华侨、建筑承包商。养育5个男儿,朱明排行第二。父亲常对朱明说:“我们是中国人,祖先在海南岛,侨居外国是生活所迫,当前我的职业、地位都过得去,但身居异国,寄人篱下,总觉得不是滋味。希望你们青年人远走高飞,为我们的祖国争光”。父亲炽热的爱国心,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做一个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详细]
  赵达源(1911~1940),字德泉,云南省大理县人。少年就读于云南省立高级农科中学,因受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影响,遂弃学从军。民国15 年(1926 年),考入云南讲武学堂十九期步兵科,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被分派到滇军第五旅,历任排长、区队长、连长等职。民国23 年转战来皖,升任少校营长,不久升任安徽省保安第九团中校团副、宣城保安警察大队队长等职。民国26 年,抗日战争爆发,升任安徽……[详细]
59、姚纯 抗日将领(18941940)
  • 姚纯
  抗日将领姚纯(1894年—1940年)字兼一。生于江西萍乡。1912年考入南京入伍生总队,随后转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后南下投奔孙中山先生麾下。 北伐战争时期, 青年姚纯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三十七师四团团长, 他集合部队, 誓师北伐,转战江西、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次与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激战。在中原大战中,姚纯率部坚守阵地, 血战数日,终于将敌军击溃……[详细]
  • 于克恭
  于克恭(1907—1940)曾用名王志恒、李保山。牟平县南地口村(今属乳山市)人。曾任中共牟平县委书记、胶东区东海特委书记。出身于书香门第。高小毕业后,回村利用教书的机会向学生和村民宣传孙中山的“-”和俄国十月革命,并组织平民百姓同地方封建顽固势力进行斗争。193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创办农民夜校和妇女识字班,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曾与人夜行90余里,沿路张贴数千张标语。……[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