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乃羹(1885—1959),字梅先,别号富春山樵,富阳长春乡大章村(今属常绿镇)人。父定瑜,清光绪举人,宦游江西,历任泸溪、新淦知县。乃羹幼从外祖父刘眉峰读,后随父至江西任所,亲承庭训。宣统元年(1909),就读于宁波法政学堂。不久,以父病辍学。此后,潜心于古文辞钻研,由桐城而溯唐宋,文笔日臻犀利,时人称其文,“有骏马追风,一日千里之概”。平日严以律己,作《客座约》:“不谈-,不谈讼词,不谈-,不谈无稽之说。”1916年后,历任绍兴越……[详细] |
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又名尹耕,以字行,富阳新关乡(今大源镇)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府中学堂。毕业后,先后在阆苑小学、美新小学任教。1920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在钱玄同、胡适、鲁迅诸名师熏陶下,学业日进。“五四”-中,积极参加-、-,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毕业后,先后任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教员、校长以及第一中学、第一师范、女子中学等校教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讲授基本知识,诱导学生阅……[详细] |
戴瑞浩(1923—1951),一名瑞镐,富阳春明乡鸡笼山(今属富阳镇)人。小学毕业后,以做伞骨为业。1937年12月,富阳县城及邻近各乡沦于日本侵略军。1939年2月,戴由日伪富阳农工会会长朱关星带领,进城放牛。因其生性狡猾,善于逢迎,博得日本侵略军头目小早川宠爱,认为义子,并命从日本侵略军翻译徐仲辉(台湾人)学习日语。旋被派入部队服役,先后在日本侵略军22师团85联队第一中队及“枪部队”充当翻译,并兼任密探队队长。戴背叛祖国,为虎作伥……[详细] |
俞慕耕(1917—1946),原名祖奇,富阳新建乡(今属大源镇)大兆坞村人。1932年,毕业于萧山县立第二高等小学,考入金华塘雅省立实验农业学校,改名慕耕。在校联络师生,揭露校方弊端、举行-,被校长指控为“共党”嫌疑分子,开除学籍,流居杭州。抗日战争爆发,慕耕向往革命,积极参加进步刊物《战时生活》组稿、发行工作。旋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转赴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慕耕奉命回浙江,入浙西前线“战地服……[详细] |
孙京良(1913—1946),又名文达,化名程远,富阳龙门乡龙一村人。出身贫苦。1929年,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即回乡在环山诸佳坞村小学教书。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织、发动富阳农民“五一”武装-。-失败,遭国民党政府通缉,-离乡,隐蔽于萧山县。抗日战争前夕回乡,在龙门小学任教。1937年12月,杭州、富阳相继沦陷。京良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次年3月,参加富阳县战时政治工作队,先后担任纠察长、干事长等职。同年12月,中共金衢特委派李乐山……[详细] |
章烈(1889—1945),字定一,乳名小庆,新登麻车里(今富阳洞桥镇枫瑞村)人。家贫,由其姐夫资助,高小毕业后就读于杭州安定中学。当时,目睹国势阽危,乃愤而习武,考取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南下广州,充大元帅府侍从武官。后调任黄埔军校教官,曾率学生军东征陈炯明,初具战绩。1926年7月,章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团团长,随北伐军挺进浙江,于龙游大破孙传芳军。次年正月,进军桐庐。张宗昌援军号称十万,疯狂反扑,章烈率部坚守白峰岭,奋战三昼……[详细] |
张恒(1897—1934),字子常,富阳常安乡人。少年时代爱好体育运动,以善跑闻名乡里。1921年,张恒考入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科。在校期间,获八所大学联合运动会中400码(364米)、880码(800.8米)锦标赛第一名。1923年,于上海参加国内预选赛,以2分7秒2刷新880码全国纪录,被选为国手。同年5月,代表国家赴日本大阪,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其所参与的中国队获880码接力赛第三名。次年5月代表江苏队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详细] |
金达如(1901—1932),原名俊德,以字行,富阳三山镇陆家村人。禀性聪慧。9岁进驯稚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杭州简易师范学校。1920年毕业以后,先后受聘在金家桥临湖小学、西邮村惠民完小、汤家埠桥头崇德小学及灵桥罗江小学等校教书。1927年,大革命浪潮波及富阳,达如积极投入农-动。次年2月,中共富阳临时县委成立,以达如所在之惠民完小为工作联络点。4月,达如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4月,中共富阳县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达如当选为县委委员。……[详细] |
蔡九华(1902—1930),富阳小源乡山基村(今属灵桥镇)人。家境贫寒,自幼失学。稍长,拜师习武,遇见不平,敢于挺身仗义。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富阳独立支部党员方宝儒以小学教师身份,在小源一带隐蔽活动。九华因受宝儒启发,逐渐向往革命。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村民中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同年10月,组建富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富阳赤贫支部,任支部书记。不久,升任小源区委副书记。次年春节前夕,为配合“年关斗争”,组织……[详细] |
夏震武(1854—1930),原名震川,字伯定,号涤庵,富阳灵峰十庄(今里山镇)人。父范金,贡生出身,讲求程朱理学。震武自幼刻苦向学。清同治十二年(1873),考中举人;次年成进士。光绪六年(1880)朝考二等,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当时,沙俄侵占新疆伊犁地区。清廷派吏部侍郎崇厚出使俄国,交涉收回伊犁地区。崇厚媚外,与沙俄签订丧权辱国的《里瓦基亚条约》。消息传来,举国震惊。震武激于义愤,上 书清廷,反对议和,竭力主战。其后,张之洞讲西学,倡……[详细] |
朱兰(1867—1927),字小东,富阳春茗里(今富阳镇)人。祖、父均业医。兰幼承家学,随父习医,10岁即识中草药百余种。及长,擅长中医外科,有声于时。清光绪十四年(1888),杭州某道台之子颈后生疽,水米不进。延杭城名医潘新字、马尚功诊治,潘、马皆谓“落头疽”,非开刀不可。道台出身行伍,闻“落头”、“开刀”之语,大怒,将潘、马逐出。后延朱兰往治。道台问:“是何症?宜以何法治疗?”兰答:“此谓‘金龙(脓)疮’,治法甚便。”即以藏于指间之……[详细] |
蒋敬时(1854—1926),字耐溪,富阳新关村人。出身书香门第。7岁丧父,更因战乱频仍,至11岁始人塾读书。天资聪颖,学习勤奋,不数年读完“四书”、“五经”。18岁考中秀才后,师从同邑儒夏寿嵩。夏深为器重,以女妻之。时瞿鸿机(字子久,湖南善化人,同治进士)任浙江学政,为培养科举人才,特选拔蒋敬时等20人,送人由著名学者俞樾主讲之杭州诂经精舍,因得与章太炎等知名之士同窗攻读,互相切磋,学业日进。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先后出任永嘉、……[详细] |
盛鸿(1818—1898),字蕉亭,清富阳上官乡人。咸丰二年(1852)中举。光绪初,考取景山宗学教习,教授清室八旗子弟。后历任直隶(今河北)肥乡、西宁、灵寿、完县、广昌、曲州、青县等县知县,保安州知州。公明廉洁,时人誉为“直隶第一清官”。盛鸿在官常轻装简从,微服出行,遍走城乡,访问民间疾苦。衙署中不用门丁,亲自受理讼案。凡批示、判牍均不假手于幕僚。每值荒歉之年,则为民请命,减免赋役,并筹拨银米,以工代赈。秉性刚直,不肯趋奉权贵。时直隶……[详细] |
朱彭年(1837—1896),字莘潜,又字仲铿,清富阳灵峰十庄(今里山镇)人。父楷,秀才出身。彭年自幼聪慧,勤奋好学,12岁已读毕《尚书》、《诗经》、《左传》。18岁以县试第二名中秀才。后又入杭州崇文书院深造。每逢岁、科试均名列前茅,补廪膳生。清同治六年(1867),朱彭年中浙江乡试第一名解元。旋即先后应聘任嵊县县志纂修、奉天学政幕僚。光绪二年(1876)成进士,授职知县,分发江西,历任兴国、新淦、贵溪知县,其间又两度调省任江西乡试同考……[详细] |
王銮(1817—1890),一作鸾,字子和,清富阳人。出身书香门第。祖父义祖,能书善画,颇有文名。王銮从小受富春山水熏陶,又经其祖父指授,初解画理。少年时期,随其舅父周凯游金、厦,涉台、澎,饱览江山丘壑之美,画艺大进。归故里后,闭户习画,不问世事,“松花砚边落,闲来枫书眠”,以书画自娱,其亲朋大多跻身仕途,“而銮不慕荣利,足迹未尝人公门”,被人誉为“品致高洁”。王銮画学周凯,追踪元、明诸大家。早期作品工细秀丽,后转写意。山水大多取材本地……[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