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战役(上高战役、锦江作战、鄱阳扫荡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上高会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详细] |
园部和一郎,男,1883年3月29日出生于熊本县,日本陆军中将,驻武汉的第二任11军司令。园部和一郎,熊本县出身。旧姓森林。园部交风雅的继子。熊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1904年10月毕业陆军军官学校16期。在同期里有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等后来的陆军大将。同11月步兵少尉,步兵第23联队付。1913年11月,陆军大学25期-组。历任步兵第23联队中队长,教育总监部课……[详细] |
王陵基(1883-1967),字方舟,雅号“王灵官”,但一般相熟的人都叫他“王老方”。属羊,因其为人岸然自高,与道家寺观里面的“灵官”同姓,取其同声通假,所以又叫他“王灵官”。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中区)人。四川武备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毕业于士官学校。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0集团军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四川省保安司令,四川省军管区司令,第7绥靖区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衔,……[详细] |
傅翼(1888—1952)字西屏,重庆酉阳人,土家族。陆军中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88年3月8日。曾任彭县教育局局长,1931年任第21军3师参谋长,1935年夏任中央军校成都分校教官,1938年6月任第78军新编15师少将副师长,出川参加抗战,1939年3月代理师长,7月任新编15师师长,11月13日叙任陆军少将。1942年3月任第72军副军长,1943年2月任第72军军长……[详细] |
余程万(1902年-1955年)号坚石,广东台山白沙镇涨村宁兴村人,国军高级将领。早年毕业于番禺师范学校、广东铁路专门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陆军大学研究院。早年长期从事政工工作,1940年任74军57师师长,1943年11月至12月率部8000守卫抵挡日军116师团30000精兵常德12天之久,部下仅剩五六十人人弹尽粮绝他率部突围。次日即带增援部队32团-常德,……[详细] |
廖龄奇(1905—1941),湖南省祁阳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排长、连长。1938年廖龄奇调升第74军第58师副师长,不久升任师长。1941年9月17日,第二次湘北会战开始。此时,廖龄奇正请假去吉安结婚,乘便转回老家祁阳省亲。10月被蒋介石以“临阵脱逃”而枪杀(张灵甫得以继任师长)。事后,蒋介石经调查,发现此乃一起冤案,随即指示按抗日阵亡将官给予抚恤,……[详细] |
王耀武将军: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详细] |
李天霞(1907——1967),字耀宗,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陆军中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4军(整编74师前身)旅长、师长、副军长,与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军长、余程万师长,廖龄奇师长,张灵甫副师长等均为该军代表人物。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00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整编第83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兵团第一纵队司令官、国民政府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官、国民革命军第73军军长等职。1949年9月因福建平潭失守,蒋介石……[详细] |
李翰卿(1895—1941),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师少将步兵指挥官,追晋陆军中将。字墨林。山东濮县人。少时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民国初年在天津马厂参军,不久进入福建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在闽军第二师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始任第五十七师营长、该师三四二团团长。1932年,参与对红军的围剿。1934年,参加蒋介石在庐山举办的军官训练团,结束后仍回原职。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李……[详细] |
刘多荃 (1897—1985),字芳波,辽宁凤城人,国民党陆军上将。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1925年,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由于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的卫队扩编成卫队旅后,刘多荃任第一团团长。1929年被提升为师长。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刘多荃参与了此次事变,担任捉蒋行动的总指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东北军被整编成6个军,刘多荃任第四十九军军长……[详细] |
李觉(1900—1987),1900年生,湖南长沙人。1924年毕业于保定军校第9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党政府第25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重庆中央训练团主任、-侍从武官。1934年11月率部在湘江岸边阻击长征红军,给红1军团造成惨重伤亡,几乎活捉林彪、聂荣臻。1949年参加湖南起义。同年8月与黄绍竑等人在香港联名通电起义。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中南军区……[详细] |
张灵甫(1903~1947)原名钟灵,亦作宗灵、钟麟,字灵甫。陕西长安人。11岁入小学,1921年进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与同学赴河南,进国民军第二军军官训练团。不久南下广东,持于右任介绍信函,进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部,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3月黄埔军校正式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张被编入步科第二团第二连。同年10月结业后到刘峙第二师的第一团第二营任见习官,旋任排长,随军北伐,……[详细] |
丘成清(1903—1977),字应西,号安圻,文福镇羊岃头人。出身于书香之家,年幼时得先贤丘逢甲资助读完小学。中学毕业后任觉新学校校长,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投入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日军入侵上海,丘成清任连长,上海江湾战场,与入侵日军浴血奋战3个月。上海停战后,随十九路军到福建。1933年10月21日,十九路军领导人蔡廷锴、李济深等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详细] |
罗为雄(1894~1985),讳淦琼,字显洲,号朋石,又号鸣白,出生于化州,祖籍湖寮镇龙岗村河头。为雄幼失父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随四叔玉坡居苏州。光绪三十四年赴马来亚槟榔屿就读于槟城中学,为该校首届高材生。民国2年(1913),返国考进黄埔陆军学校,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民国7年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被编入北洋参战军。直皖战后转任上海惠灵英文专修学校监学3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大……[详细] |
周志道(1900-1984),江西永新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二师二团一营上尉党代表,补充第六团二营八连连长,第二十二师参谋处参谋,第一军教导团一营一连连长,独立第十四旅一营副营长,独立第三十二旅一九四团三营少校营长,第一九六团中校副团长,上校代团长。1933年起任补充第一旅军官大队上校大队长、第二团上校团长,第五十一师三0三团上校团长,新编第十一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