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焘(1795—1860)字涵万,号笠午,清代纳西族诗人兼音乐家。是个“任情舒卷,绝去依傍”的特立独行诗人。
出生在丽江古城四方街北侧卖鸡巷一个纳西族人家,清道光丁酉拔贡,历官镇沅、安宁、罗平、邓川等县教谕。
沉醉于吟诗弹琴的牛焘,在丽江古城时而弹琴,时而吟哦诗句,悠闲自在。他对友人谈诗说:“劝君休苦吟,语言忘缪葛;会到悦心处,天空海自阔。”他常将自己写的诗词谱上曲子,自弹自唱,恍入神仙境界。时称牛(焘)琴马(子云)笛。那音乐般婉转的诗词,含而不露的哲思,那出神入化的深远意境,领尽了清代丽江诗坛的- 。
“麦垅青青稚子娇,含风袅袅柳枝条;柳条盘作青丝笠,麦管吹成碧玉箫。”“金江春暖浪淘沙,日日江头数浪花。人比黄金淘易尽,沙随浪去似年华。”他的诗朗朗上口,娓娓道来,如一幅幅纳西风情画卷,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富有哲理而家喻户晓。
牛焘晚年境况十分凄凉。他自镇源卸事回家时,次女早死,老妻新故,儿辈散居。面对此情,他写道:“倦鸟归林窠,林中失旧柯。绕树频三匝,巢倾可奈何!”“回首万里路,路长日西暮。翼短不能飞,栖栖向何处?”后来,传说他避兵祸于文笔峰下的一个山洞中,抱琴而卒。
民国年间丽江纳西族中的诗、联、文均出众的家在科贡坊的晚清进士和庚吉,有首《题马子云、牛焘两前辈》诗:“铁笛声高望雪楼,瑶琴曲罢江天秋。清才此地宜数马,伯仲其间复有牛。”前两句主要说的是两位诗人的诗集,后两句说的是(在丽江诗人中)清高而有才华的应当算是马子云了,却又有一个不分上下的牛焘。这是拔地而起的玉龙雪山造就的双壁,无论后人愿意怎么说。
同年(公元1795年)出生的名人: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