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西省 > 吉安市 > 吉安县人物

杨志一


[公元1905年-1966年]

杨志一(1905~1966年),吉安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业学校。1937年以前,在上海开设杨志一中医诊所,1937年回到吉安城开业。50年代初期,参加江西省中医实验院筹建工作。曾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是吉安县一代名医,在江西省中医界也有较高的声望。

杨志一幼年时,因家道中落,生活清苦,至13岁才启蒙读书。16岁时,得外祖母培养,就读于吉水李茂斋门下。翌年,至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由于他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努力向中医学高峰攀登,加上天资聪颖,虚心好学,成为当时经方大学曹颖甫老中医的得意门生之一。据他自己回忆:“问世以前,服膺师训,悉心体验,深知功效宏而应用广者,固舍经方莫属。”因而他在经方领域的造诣是较深的。

对于发扬中医药学,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杨志一可谓积极有余。在上海开业行医时,西风盛行,中医备受排斥、打击,险遭国民党政府取缔。他有见及此,联合同演张赞臣、朱振声等,组织“医界春秋社”,自任该社部主任,出版《医界春秋》。除介绍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知识外,还大声疾呼:要发扬祖国医药,沟通中西医学,非大力宣传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祖国医药学遗产的光华不可,并抨击了当时攻击歧视中医的论调,匡扶了中医药的社会地位。1930年他与朱振声等医界名流,创办《幸福报》,继而主编《大众医报》,竭力阐扬和普及中医药知识。时人称他为“医界曙光”。

杨志一特别注重医德。他常以孙思邈的“行欲方而智欲园,心欲小而胆欲大”的学说教诲医药界后辈,并精确地阐明这一学说的含义。他提出:“检医典而精求,对疾病而悲悯,谓之行方;知常知变,能神能明,谓之智园;望、闻、问、切宜祥,补、泻、寒、温宜辩,谓之心小;析理详细,勿持两可,谓之胆大。四者似分而实合也。”他的医疗作风,朴实无华,严肃认真,不故弄玄虚,不吹牛许愿。他处方用药,力求简便廉验,不开怪药偏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不乱开贵药、补药以取宠于患者,力求用药价廉,疗效显著。当治疗某些疑难重症,效果不显时,总是归咎于自身学习不够,水平有限,坚信在中医学这个宝库中,迟早会发掘出治疗的好方法。在吉安开业期间,遇有危急病人,他总是在患者家中施治、守护,等病情好转,才返回家中。

杨志一一生治学严谨。他认为“博而不精则杂、精而不博则陋”,并提出在博的基础上求精,在精的基础上求博。对前人的经验和成果极为重视,认为前人流传下来的常用方剂,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验证,行之有效的。

他一生的医学经验可概括为四:

一、广泛运用张仲景六经辩证施治法则,治疗血吸虫病及其他杂症,极力推崇柯韵伯“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目上寻权叶”的见解。

二、强调经方等传统方剂的临床运用,其临床医案往往现祖国医学的大方0,有一定特点。

三、重视后天之本,强调对脾胃的调理,对黄芪建中汤等方剂的应用,颇有体会,疗效亦佳。

四、善于守方,常以“坚持就是胜利”自勉。往往辩证一经确定,便不因某些微末细节而轻易改方,故他在临床上以一方到底而收到病愈症除效果的病案并不少见。他著述的《医论医案集》(198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方面的经验总结。

他自1953年参加人民卫生工作以来,即献身于“血防”工作。十多年来,他上玉山,转丰城,赴波阳,下彭泽,踏湖口,深入疫区,为消灭血吸虫病,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做出了一定的成绩。1966年,在“血防”工作中,身染重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61岁。

(来源<<吉安县志>>)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罗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