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瑞祥,字微垣,名树,1905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市保丰。祖父余益模,在清光绪年间当过知县,但为官清廉。他从小即跟祖父课读,善诗能文,写得一手好字,课余还随父种田,学会扶犁掌耙,抛谷下种等田事,乡亲们称他“泥秀才”。他16岁时,父母不幸相继病故。为帮助哥哥赡养祖父,他改学缝纫,并以此谋生。
1926年秋,农民运动在平江蓬勃兴起,余瑞祥是三市乡农民自卫队队长,曾带领队员同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进行过坚决斗争。长沙马日事变后,他又去白花尖参加涂正坤领导的游击队。为了夺取百花台团防局的0,他随曾经是缝工的涂正坤化名先到百花台附近为人缝衣,因做工精细而被团防主任夫人闻名请去,为女儿缝嫁衣。这真是天赐良机!余瑞祥处处留心,伺机行动。第二天夜里,他和涂正坤暗地将烤熨斗的灰火倒进堆放棉花、布匹的仓库引起大火,然后趁院内一片混乱之机,会同前来接应的游击队员将局内十多支步枪和弹药取走,再撤回白花尖驻地。
1928年春,余瑞祥在参加“二月(农历)扑城”后,经涂正坤、许有金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余瑞祥调任中共三市区委书记兼赤卫队长,并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赤卫武装,参加了消灭高、汤、芦头“挨户团”的战斗。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胜利后,他奉命将三市赤卫队编入红五军第一纵队,而自己仍回三市坚持地下斗争。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支有50多人的游击队又建立起来。这时,他又奉命带领游击队去补充黄公略的湘赣边界支队,并被留在部队工作。
余瑞祥在部队的几年间,曾跟随红五军、红三军团转战湘鄂赣闽一带,多次负伤。1932年2月,他在黄陂负伤后,医师要动手术为他取出胸部的弹片。当医师刚做好手术准备时,东觅西寻,却找不到他这个人了。原来他打听前线吃紧,已不顾体内留存着弹片的危险悄悄回到部队,投入草台冈的战斗。直到医院来信查问他的下落,他才奉命回到医院动了手术。
1933年夏,红三军团在江西大湖坪整编,余瑞祥调任红六师十七团政治委员。他与团长王松青既做战士的政治思想工作,又抓部队的军事训练,因此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在第二次入闽攻打沙县的战斗中,他们指挥全团用地道炸开城墙东门,取得全歼守敌并活捉县长的胜利,被军团誉为“艰苦奋斗”的模范团。在1934年1月,红十七团回师江西永丰,在坚守沙村、老营盘、高兴圩一线的阵地战中,大大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仅老营盘一处,就歼敌800余人,缴枪700多支,而自己伤亡不到200人,曾受到陈毅司令员的表扬,成为“兴国模范师”(红六师)中的模范团。
1934年10月,余瑞祥率红十七团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突破敌军第四道-线时,团长王松青牺牲,由他兼任团长。在长征途中,他除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战士外,还非常注意如何解决部队战备的需要。有一次,他在离乌江不远的村庄,曾要部队将剪断的敌军电话线集中收拣起来,随部队带来。不久,红三军团抢渡乌江时,需要大量扎木排竹筏的绳子,而红十七团携带的电话线派上了大用场,受到了彭德怀军团长的高度赞扬。在渡江时,红十七团机枪连一位16岁的通讯员不幸落水,他毫不犹豫,迎着滚滚波涛跳入江中将小通讯员救起,使全团战士深受感动,大家从心里爱戴着他这位指挥员。1935年2月,部队在贵州赖板凳经过整训改编后,他被任命为红三军团卫生部政委兼军团野战医院政治委员。
在长期的艰苦战斗中,余瑞祥虽多次负伤,腰部和右手指均已致残,但仍带病坚持工作。他要领导医院千余伤病员的行军和治疗,又要随处为伤病员找粮食、找食物。他的心里装着许许多多的伤病员,惟独没有他自己。
这年7月,医院在经过毛儿盖进入人迹罕至的松潘大草地后,他的病情越来越重,但仍把马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却拉着马尾巴艰难地挪步赶路,终因体力不支,心血耗尽,于8月的一天牺牲在离班佑不远的草地上,时年30岁。
来源:中国军网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