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平潭人物

周贞英


 藻类科学家

 

 周贞英,平潭县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生于渔民家庭。

 1925年,周贞英毕业于福州华南女子大学生物系,到福清毓贞女子中学任教并兼教务长。1927年,转到平潭毓贤女子中学执教并兼教务长。1928年至1929年,任平潭县农村小学督学。1929年夏,赴美国密执安大学深造,1930年获硕士学位。1931年回国,任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讲师,后升为教授。1939年,周贞英再度赴美留学,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巴氏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泰勒教授把密执安大学历年收存的太平洋乳节藻标本交给她分类。她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工作,终于完成研究工作,写成论文《太平洋乳节藻》,得到老师赞赏。1944年获理科博士学位。1944年至1945年,周贞英留在美国密执安大学植物系工作。1945年到华盛顿施密史逊研究所工作。1946年,她看到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急需人才,为报效祖国,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乘一艘货船,历尽艰险,取道大西洋,经香港回到福州。她回国后任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51年以后,她历任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周贞英对教育工作一丝不苟,她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她年逾古稀时,还指导硕士研究生,亲自为研究生上课,认真准备讲稿,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学教研室在她指导下,开展藻类学方面的研究,培养出新一代的藻类科学工作者。她一生从事教育事业,60多年来培养许多人才,桃李满天下。

 周贞英多年以来从事藻类研究,先后发表20余篇论文。1964年,她参加福建省“紫菜养殖歼灭战”小组,深入试验点工作,为福建省紫菜养殖事业作出了贡献。她发表的论文《平潭岛的东洋水一束毛藻》,为福建省海水养殖业防治病害,农业生产上解决肥料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她的论文《平潭岛的海藻调查报告》和《福建海藻名录》,分别综合介绍历年来在平潭岛及福建沿岸调查海藻的结果,为开发利用福建省海藻资源以及研究中国海藻的分类与区系,提供了基础资料。她的论文《福建三种黑顶藻繁殖体的形态观察》,为藻类学教学提供了典型的营养繁殖例子。长期以来,世界各地已报道的网球藻属的种类不多,她的《福建网球藻属的一新种》,为世界网球藻属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

 1981年,周贞英在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论文《中国乳节藻特点的研究》,总结了产于中国的13种乳节藻,向世界藻类学家提供中国方面唯一的文献资料,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她在淡水藻方面的研究中,发表《福建切孢藻属的一新种》、《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藻类资源初报》以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藻类资源X双星藻科》等论文,均为中国淡水藻类志的编写增加了新资料。她对科研工作一丝不苟,对种类的鉴定极其认真,常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微的形态结构。她一贯重视野外采集工作,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常常不畏艰难,爬山涉水。1973年,她已是古稀之龄,仍与同组教师到东山岛海边,翻越岩礁采集标本。她在79岁高龄时,还参加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在野外工作中和年轻教师同甘共苦。周贞英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983年,应邀参加在青岛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周贞英是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中国藻类学会理事、福建省植物学会理事长、福建省海洋学会与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她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建省委委员,福建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福建省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委员,福建省妇女联合会委员。

 周贞英曾获1978年福建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197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1982年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周士第 (19001979)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海南省琼海

下一名人:刘瑜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