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苏省人物

张君秋


[公元1920年-1997年]

张君秋,1920年10月23日出生于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 他自幼家贫,父滕联芳,随母张秀琴在各地客串演出,后经李多奎介绍,14岁拜李凌枫为师,专攻青衣。

1935年,与雷喜福合作在北京吉祥戏院首次登台,以优越的嗓音条件和娴熟的演唱 技巧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以一出《女起解》唱红。

1936年,北京《立言报》举行公开投票选举,推选“四大童伶”,张君秋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被选中(后世称“四小名旦”)。报界评价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之中。

后拜王瑶卿为师,并得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阎岚秋、朱桂芳等指导。早期演出剧目主要是《祭江》、《雷峰塔》、《玉堂春》、《春秋配》等青衣唱工戏。

1942年自组谦和社挑班。张君秋常与合作的演员有孟小冬、王又宸、谭富英马连良

1947年与马连良俞振飞香港演出数年。

1951年返京,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组成北京京剧团,曾合作演出了《龙凤呈祥》、《秦香莲》、《赵氏孤儿》、《状元媒》、《望江亭》、《西厢记》等。

1956年张君秋的北京市京剧三团和马连良京剧团及谭富英、裘盛戎的北京京剧二团合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北京京剧团。

文革中,张君秋备受破孩。文革后复出,把主要精力放在京剧教学方面,广收海内外弟子。

1986年,应天津市政府领导之邀主持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后接受全国政协主席-委托,担任《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艺术总顾问,到他逝世为止,共完成京剧音配像120部,为京剧艺术的留传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

1997年5月27日,京剧大师张君秋逝世。

亲传弟子

张君秋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有近百名之多,主要有:

王蓉蓉--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首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是张君秋先生的亲传弟子,梅花奖得主。

赵秀君--天津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张 萍--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董翠娜--烟台市京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蔡英莲--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学术带头人、国家级传承人

张学敏--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薛亚萍--山东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名列当代"中国京剧八大名旦"之一

杨春霞--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杨淑蕊--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雷 英--天津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第68位弟子

王婉华--武汉京剧团

关静兰--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93年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孙淑珍--上海

刘明珠--天津京剧院

张晓虹--贵阳市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彭泽林--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王丽华--唐山市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人物关系:
同学:
师侄:
华慧麟 (19131964) 京剧表演艺术家
师侄:
老师:
师爷:
同学:
宋德珠 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
梅兰芳 (18941961) 京剧“四大名旦”
师侄:
言慧珠 (19191966)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 (19041958) 京剧“四大名旦”
尚小云 (18991976) 京剧“四大名旦”
师侄:
程砚秋 (19041958) 京剧“四大名旦”
师侄:
宋德珠 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
荀慧生 (19001968) 京剧“四大名旦”
师侄:
宋德珠 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
师侄:
师侄:
师侄:
学生: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颜德馨 (19202017) 黄巨擘国医大师
上官云珠 (19201968)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江苏省无锡江阴


  同年(公元1997年)去世的名人:
金善宝 (18951997)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绍兴诸暨
萧娴 (19021997) 中国现代负有盛名的女书法家 贵州省贵阳
邓小平 (19041997) 共和国36位军事家,政治家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

下一名人:张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