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759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759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1、景阳 (17591840)
  景阳(1759~1840) 号心葵,字以通,塘前乡莒口村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乡试中式举人,三试春官不第,捧缴大挑,为云南候补知县,先后代理临安分府剑州、昆阳、新兴、陆凉等州知州,出任宜良知县。所到州县,政声很好。昆阳诸生激变,县官袒护下属人员。他到任后,分别审理,开释无辜诸生。剑州田园苦旱,为疏通沟渠引水,他捐献薪俸,招集民工,筑堤坝,种柳堤上,老百姓赖以灌溉,名此堤为“江公堤”。宜良……[详细]
2、威廉·温德姆·格伦维尔 第16位英国首相(17591834)
  • 威廉·温德姆·格伦维尔
  威廉·温德汉姆·格伦维尔,第一代格伦维尔男爵(英语:WilliamWyndhamGrenville,1stBaronGrenville,1759年10月25日-1834年1月12日)出身于辉格党世家,是乔治三世时期的英国首相。他是前首相乔治·格伦维尔的儿子,同时是另一位首相老威廉·皮特的外甥。他从小在政治温床中长大,并在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克莱斯特切奇学院接受据认为是担任一个国家高级领导职务的人所应……[详细]
  李本忠(1759~1841年),字凌汉,号尽已,汉口大智坊(今武汉江岸)人。生于商贸之家。祖父武贸易于川楚之间,一次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城下的泄滩覆舟,货毁人亡,尸骨无还。 未久,其父之义亦在泄滩翻船,其母朱氏乍闻噩耗,悲痛欲绝,悬梁自尽。后遇救生还的之 义终在一次峡江货船翻沉事故中遇难。此时,家道中落,室如悬罄,李本忠暗自立下“凿险 滩,永杜后患”的志愿。 李成年后承继祖业祥兴商号,数十年苦心经……[详细]
4、邢澍 (1759~?)
  邢澍,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1759年7月22日)。他少时聪慧,学习刻苦,读了很多书。21岁时,他到西安参加乡试,中了举人。32岁,中了进士。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被派往浙江省永康县任知县。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邢澍调任浙江长兴县知县。他在长兴的时间很长,有十年之久。任职期间,他捐出自己的薪水,办了许多好事,如补修城垣……[详细]
5、吴光悦 清朝政治人物(17591832)
  吴光悦,1759年出生,,原名廷燮,字星乙,又字星一,号见楼,室名瑞芝堂。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1832年逝世。经历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第二甲第十七名进士出身。以内阁中书用。二年(1797年):补官内阁中书。三年(1798年):内阁中书。八月六日,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四年(1799年):内阁中书,二月十一日入直军机章京。六年(1801年):内阁中书、军机章京。七月六……[详细]
6、小威廉·皮特 英国第14位首相(17591806)
  • 小威廉·皮特
  小威廉·皮特,(WilliamPitttheYounger,1759年5月28日-1806年1月23日),活跃在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的英国政治家。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岁,时至今日,仍然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801年,他辞去首相一职,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却在1806年任内去世。担任首相期间,他同时兼任财政大臣。民间为了把他和他的父亲,老威廉·皮特区分开来,通常会在……[详细]
7、张腾蛟 (1759~?)
  张腾蛟,字孟词,宁化县店上山张家亨(今湖村乡店上村)人,清隆二十四年(1759年)生。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出众,14岁时,便为家乡戏台撰联:“褒贬中千秋青史;点醒外一枕黄粱。”横额是“善戏谑兮”。后来精研经史,文章沉博绝丽,几千字能一气呵成。乾隆四十六年,太傅朱珪视学福建,岁试汀州学士,无意中发现落选的腾胶试卷,惊叹此为一篇很有才气的好文章,改取为第一名,并收录腾蛟为门生。乾隆四十八年,腾蛟考中第……[详细]
  威廉·威尔伯福斯,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1780年至1825年)、慈善家、废奴主义者。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赫尔河畔京斯顿。他在1780年开始他的政治生涯,并成为代表约克郡的国会议员(1784年至1812年),是一位支持托利党的独立议员。他是首相小威廉·皮特的密友。1785年,他经过了一次“重生”的经验并成为一位福音派基督徒。1787年,他结交了托玛斯·克拉克森(ThomasClarkson)和一群反对……[详细]
  陈若霖(1759~1832年),字宗觐,号望坡,闽县(今福州市区)螺洲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文渊阁参与校勘《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奉天、山西、直隶、广西、四川等司主事、员外郎,累迁郎中。曾奉派总办秋审,充律例馆纂修,往各省复查案件,申理冤屈,明正典刑,受仁宗数次嘉奖。嘉庆十三年(1808年),外放四川盐茶道,提为山东按察使。后……[详细]
  方维甸(1759——1815),字南藕,号葆岩,观承子,今义津镇人。维甸19岁时,乾隆帝追念其父方观承功劳,恩赐内阁中书,值军机处。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维甸中进士,以吏部主事的身份,随大学士福康安出征台湾。累迁御史,赏戴花翎。乾隆五十四年,典试广西,晋级光禄寺少卿;随征西藏廊东噶,升为正卿;随同尚书苏凌阿到山东勘定案件,转为太常卿,充顺天副考官。次年,主办长芦盐政,因事撤职,发往军台效力。……[详细]
11、王昙 江左三君(17591816)
  王昙(1760—1817),又名良士,字仲瞿,秀水(今嘉兴)人。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为学博通经史百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尤工诗与骈体文,其所作《西楚霸王庙碑》被时人誉为“二千年来无此手笔”。王昙身处封建社会末期,独立特行,好游侠,习兵法,能骑射,人目为狂放。少时曾从喇嘛学法术,半涉游戏,传说能作“掌心雷”。嘉庆元年(1796),长江流域白莲教起事,左都御史吴省钦向和珅举荐王昙,谓王昙……[详细]
  郑光策(1759~1804年)初名天策,字宪光、琼河、苏年。闽县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名列第二。次年,成进士。归闽,主讲泉州。喜读“经世有用之书”,除《通鉴》、《通考》外,对唐宋名臣陆贽、李纲、真德秀以及明清间著名学者顾炎武等人著作,皆熟读精思,“靡不贯串,如数家珍”。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陕甘总督福康安奉命前往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途经泉州,召光策入其幕府。光策条陈十二议,均……[详细]
13、张乃孚 合州四子(17591825)
  张乃孚(1758~1825),字西村,号闲宾,又号南津,别署小白华山人,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三次赴京考取进士不中,后以母老多病,决意不求仕进。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例授六品职衔,不仕。嘉庆三年(1798)部檄铨次县令,以亲老改教职。道光三年(1823)选授蓬州学正,不久告归终养。道光五年(1825)卒于家,年六十七岁。礼部侍郎王炳瀛为纪传略。张乃孚能文……[详细]
14、晋昌 (17591828)
  晋昌(1759—1828),字戬斋,号红梨主人,宗室,正蓝旗满洲人。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十七日生,道光八年八月初二日卒。嘉庆五年出任盛京将军,八年八月因事革职。后以宗人府主事调乌什办事大臣,历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乌鲁木齐都统、盛京将军等。……[详细]
  朱材哲(1759~1869),字梓良,号丹园,荆州市监利县人,道光八年(1828年)渡海至台湾任噶玛兰厅通判。任职期间,大兴教育,改造水利,辟荒造田,从家乡将辣椒、棉花引种到当地。又任台湾淡水县同知,后升任台湾府知府。化解当地闽、粤两地移民的大规模械斗,万民安居。清咸丰九年(1859年),因老母病逝,去官还乡。台湾父老以他在当地给百姓造福30余年,特为其“立生祠”以致旌表。……[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