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进(?—960),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人,五代时后周禁军统帅之一,太祖郭威第四姊福庆长公主之子。另一禁军统帅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李重进起兵拒命,兵败身死。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太祖郭威即位,以外甥李重进为内殿直都知,女婿张永德为内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又升李重进为小底都指挥使,而以张永德接任内殿直都知。翌年(952年),郭威以李重进为大内都点检兼马步都军头,张永德为小底第一军都指挥使;后又以李……[详细] |
李筠,生年未详,卒于北宋太相建隆元年( 960年),初名荣,避周世宗讳,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太原市)人,五代时后周大将。 李筠自幼善骑射,能开 100斤的硬弓,-连中。后唐时应募入军伍,隶属后唐秦王李从荣麾下,后唐末帝清泰(934——936年)初年迁为控鹤指挥使。 后晋出帝开运(944——946年)末年,契丹辽太宗率兵攻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灭后晋。李筠被燕王赵延寿召为部将,但不久即出谋联合晋军诸……[详细] |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安史之乱。 唐王朝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杨贵妃养子安禄山和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诛宰相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兵15万,号称20万之众,发动兵变。一时间狼烟四起,战争的阴……[详细] |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显德七年(960年)正月,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992年七月因病辞世,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普为韩王。……[详细] |
石守信(928年-984年),北宋开国功臣,曾任天平军节度、中书令、侍中,封爵卫国公。959年,石守信与赵匡胤结为异性兄弟,追随赵匡胤参加平定潞州、扬州等战役,但却被赵匡胤杯酒释兵权。984年(太平兴国九年),石守信去世,终年57岁,追封威武郡王,谥号武烈。人物生平屡立战功石守信,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初年军事家,开国功臣。后汉时,隶枢密使郭威帐下。951年(广顺初年),升任禁军亲卫都虞侯……[详细] |
刘钧(926年-968年8月23日),原名刘承钧,沙陀族人,后来定居并州晋阳,北汉世祖刘旻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第二任君主,954年—968年在位。乾祐七年(954年),刘旻去世,刘钧为辽国册封为帝。天会十二年(968年),刘钧去世,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睿宗,刘钧的外甥同时也是养子的刘继恩继位。刘承钧性格孝顺恭谨,喜欢读书,擅长书法。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刘承钧的父亲刘旻登基称帝,建立北汉政……[详细] |
韩令坤(923年—968年),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市)人。北宋初年著名将领。自少隶后周太祖郭威帐下,为铁骑散员都虞候。周世宗即位,授殿前都虞侯,显德二年,从李榖攻南唐淮南。六年,以马军都指挥使受命疏浚汴水,东导入蔡水,以通陈颍之漕运。攻取扬州、泰州后,加检校太尉,领镇安军节度使;从征南唐、北击太原与契丹,均有功勋。宋朝建立后,移镇太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宋太祖赵匡胤亲征李筠,率兵驻……[详细] |
王审琦(925年―974年),字仲宝,北宋初年大将。其祖先是辽西人,后迁居洛阳。初在后周太祖郭威帐下,从郭威平定李守贞,因功任厅直左番副将。广顺年间,历任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后随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刘崇,南征淮南。后历任东西班都虞候、铁骑都虞候、本军右第二军都校、勤州刺史、散员都指挥使、控鹤右厢都校、铁骑右厢都校、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入宋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从宋太祖征讨李……[详细] |
李处耘(920年―966年),字正元,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名将。历任客省使、枢密承旨、右卫将军、羽林大将军、宣徽北院使、行营兵马都监、扬州知州、宣徽南院使、枢密副使等,后与慕容延钊不和,被贬为淄州刺史。乾德四年(966年),李处耘去世,终年四十七岁。朝廷追赠为宣德军节度、检校太傅,在洛阳偏桥村赐给葬地。李处耘是北宋初年一位颇有建树的将领。在宋初削除割据,平定叛乱的过程中,他……[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