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人物

刘如曾


[公元1918年-1999年]

刘如曾 (1918—1999) 男,作曲。江苏省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戏曲音乐协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少年时代爱好音乐和戏剧。1942年改名刘今考入国立音乐院,课余为话剧配乐。1945年9月经乔奇介绍到雪声剧团,为《月光曲》一剧写了两首主题歌,在剧中贯串使用;在乐队中还增加了钢琴,由他弹琴伴奏。1946年8月再次到雪声剧团担任作曲,从此投身于越剧改革事业。在《乐园思凡》中尝试运用了中西混合乐队,接着为《凄凉辽宫月》、《凤箫相思》、《 》、《女贼》等剧作曲。1947年1月雪声剧团暂告解散后,转入东山越艺社。1948年,为越剧影片《祥林嫂》作曲,伴奏全部用管弦乐队。同年为已恢复的雪声剧团作曲,在《珊瑚引》(田汉编剧)演出时,对乐队进行了重大改革,全部使用民乐,乐器用了4只琵琶,还用了三弦、凤凰箫、笛子等,增强了表现力,受到各越剧团及其他剧种的重视。同时还教乐队识简谱。1949年7月至9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地方戏剧研究班,与老艺人结合,挖掘、收集、整理、介绍越剧早期老调。1950年初为越剧影片《相思树》作曲,与袁雪芬合作创造出[男调]新腔。以后为合作、东山、芳华等越剧团和沪剧作曲。1951年8月到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歌舞剧科任教。1952年,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编曲,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音乐创作奖,个人获文化部颁发的奖状。1953年,负责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翌年该片获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举行的第8届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为越剧《西厢记》编曲,与袁雪芬合作在音乐语言的创新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同年参加“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访问演出。1959年为袁雪芬主演的《秋瑾》编曲,1962年为袁雪芬主演的《祥林嫂》编曲,1978年负责彩色宽银幕越剧影片《祥林嫂》的音乐。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除越剧外,他还为话剧和十几个戏曲剧种作曲、编曲。在1992年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戏曲音乐评奖中,获得唯一的特别奖。1992年10月,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刘如曾戏曲音乐作品专场”,演唱了他新创作的清唱剧《祥林嫂》和一些代表作的片断。1994年2月,获上海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剧协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兼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和戏曲音乐组组长、艺委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上海市第五、六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9年)去世的名人:
王杏花 (19171999) 我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浙江省绍兴新昌
张贻祥 (19081999)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下一名人:张祥元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妤冨垝閺冨牊鍊婚柤鎭掑劚閸撶懓鈹戞幊閸婃捇鎳楅崼鏇熷仧闁割偅娲橀悡鐔镐繆閵堝倸浜鹃梺缁橆殔閿曨亪鏁愰悙鐑樻櫢闁跨噦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鎲搁悧鍫濈瑲闁稿鍠愰妵鍕冀椤愵澀绮堕柣鐔哥懕缁犳捇寮诲☉銏╂晝闁挎繂娲ㄩ悡鍌滅磽娴e壊鍎滈柟鍑ゆ嫹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