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鹰(1902.1.19-1979.9.7)
1902年1月19日出生于北京。1919年,由北京汇文学校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22年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美国Michigan大学研究院,获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秋回国,同年至1931年,先后受聘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东北大学。1931年,任青岛大学化学系教授。1934年,改任重庆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1939年,任厦门大学教授、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1944年,任重庆大学教授和重庆动力油脂厂实验室主任,同年底赴美从事科学研究。1950年归国,任北京大学化工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至1954年,先后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北京石油学院教授。1954年,重回北京大学任教,直至逝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1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曾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79年9月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7岁。
傅鹰主要从事胶体与表面化学的研究,是中国对国际胶体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第一人,也是我国胶体与表面化学的主要奠基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对吸附作用以及影响溶液吸附的多种因素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其研究成果成为吸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胶体与表面化学中著名的Traube规则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Traube规则可以是完全颠倒的。在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研究中,指出润湿热是总表面能的变化而不是自由表面能的变化的量度,不能完全依靠润湿热的大小作为判断固体对液体吸附程度的指标。首创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热化学方法,比著名的BET气体吸附法早八年。第二次赴美期间,开展了吸附作用的一系列基础研究,发现自溶液中的吸附和气体相中的吸附一样,吸附层也可以是多层的,并将BET公式合理地推广应用于自溶液中的吸附,通过对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的吸附层的考察,提出了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发现自溶液吸附中所特有的温度效应。1954年,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在液体表面吸附热力学、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固体表面化学以及分散体系流变学方面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工作。针对国家建设的需要,研究了盟脱土的吸附和润湿、石油钻井泥浆流变性、离子交换理论和应用、矿物浮选等课题。
傅鹰从事化学教学工作五十年,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教学中注重实践,重视基础理论,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培养化学人才付出了巨大努力,学生遍布海内外,不少已成为知名学者。
主要著作:《热力化学导论》、《大学普通化学》等;主要译著:《乳状液——理论和实践》;主要论文:Adsorp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Silica, Heat of Wetting of Carbon by Binary Liquid Mixtures, Surface Tension of Egg-albumin Solution, Effect of Neutral Salts on the Adsorption of Alkalies by SiO2, Thermodynamics of Adsorption from Solutions I. The Molarity and Activity Coefficient of Adsorbed Layers, Thermodynamics of Adsorption from Solutions II. Free Energy Changes and Surface Pressure-Area Relationships of Adsorbed Layers, Analysis of Mixtures of Organic Acids by Extraction, Bronsted 的酸碱理论——黄仲涛先生“酸碱理论及其历史演变过程”,色谱法,混合溶液中的吸附,二元混合酸的萃取分析等。
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