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杰(1898-1968),名宗沛,修武县顺城关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分会成员,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刘汉杰幼时家贫,但勤奋好学。常带些煮熟的黑豆,边吃边站在教室外听教师讲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来中国招募华工,刘汉杰应招在欧洲战场上当国际红十字会抬担架的苦工,受尽了艰辛和-。回国后,以冒着生命危
险换来的少许积蓄和岳父的资助,就读于山东齐鲁大学。毕业后,先在国民党河南省建没厅任道路水利视察员;后到国民党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1931年加入国民党。先后担任过河南省河务局南二分局局长,河南修防处南二总段段长及黄委会视察,督察,国民党区党部书记等职务。在20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治理黄河的经验。
刘汉杰对工作严肃负责,作风正派,清廉俭朴。旧社会,黄河修防是一个-发财的肥缺,而刘汉杰却仅靠自己的薪金维持一家的生计。蒋介石不积极抵抗日军侵略,派军队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妄图以黄河水阻挡日军南下,使千百万劳动人民遭受空前浩劫。1941年秋、冬,刘汉杰作为豫皖黄泛查勘团主任,率代表团到黄泛区进行了两个半月的实地查勘。在他起草的《报告书》中,对黄泛区民众遭受的惨绝人寰的苦难,作了如实的描述;对乘机发灾难财的-污吏、河防驻军,作了无情的揭露,表达了他对受难人民的深叨同情。①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原淮阳县水寨镇(现项城县城址)参加新堤第三段办的黄河训练班,每讲及日军侵略中国时,声泪俱下,表现了他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正义感。
1948年开封解放,黄委会迁南京,刘汉杰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混乱,谢绝同僚劝阻,毅然绕道武汉,返回开封,开办酱菜园,自食其力。
1952年,刘汉杰参加革命工作,任河南省工路局技师,负责工程预算工作。1956年调南阳地区公路总段任技师。在参加革命工作之初,他就向组织详细如实地交待了自己的历史问题,经过组织审查,1956年已作过实事求是的结论,并参加了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名成员,积极地发挥着自己的技术特长,为河南省的公路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刘汉杰敢于如实反映情况,认真履行自己职责,就是在1957年被错划为 分子后,仍竭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尽管当时他巳年逾花甲,仍经常骑自行车沿路进行勘查,解决技术问题,指导公路大,中修工程及公路养护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入实际,踏实肯干,不怕劳累。在恢复方(城)一唐(县)公路时,他亲临工地指导施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工程预算和施工中,注意节约资金和建筑材料,如修建社旗县李洛庄桥梁,他就地取材,用姜石混凝土将桥建成,收到了花钱少、质量好的效果。
刘汉杰刻苦钻研科学技术,勇于实践,对技术精益求精。他为建立南阳地区公路总段科研试验室做了大量工作,他经常到各条线路勘查沙、石、土材料,采样作试验,为奠定该段科研事业的基础,发挥了一定作用,对改善沙石路面和土路面,提供了科学数据。如在南坪路沿线,多次进行土壤化验分析,为养护好公路提供了科学资料。
"文革"期间,刘汉杰遭受残酷破孩,含冤逝世。
1981年4月21日,南阳地区公路总段举行隆重追悼大会,为刘汉杰彻底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附注:
①见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第91号卷:《豫皖黄泛查勘团查勘报告书》。